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壇這地方二:人民的遊樂場
2006/04/12 11:42:07瀏覽790|回應0|推薦4

人民的遊戲場

出了齋宮,又走入古柏的幽深裡。聽說,過往這裡還幽深些……

民國時期,齋宮曾移作軍火庫,齋宮旁,為了建機場,砍了不少古柏樹,而且為了保護軍火庫及機場,這裡又駐紮了不少軍隊,這些丘八日常所需的薪材,免不了也是就地取材……就這樣,許多五六百年的老柏樹,就這麼炊煙裊裊了……

但即便是劫後,現有的草樹仍大有可觀。也或許是地大,就更顯得人稀,稀稀落落五彩的衣,在綠蔭斑駁裡稍透點色,人聲隱隱約約,像夜半裡的私語。偶而對著人了,經常也頷首微笑著,彷彿低低的打了聲招呼「啊~你也在這裡!」

往林深處走去,忽然聽到嘈嘈的拉弦聲,轉過道,在暗的亮的錯雜一片的蔭深處,有位大叔在拉二胡呢!而且,是我最喜歡的二泉印月。忍不住稍移近前去,在有點近,又不太近的一張公園椅上坐下來,裝作一派全不關心的樣子,閒閒的看著天,看著葉隙間漏下來的閃閃陽光……但耳朵卻是全然的諦聽著,啊!大叔是新手,他的曲調總是落了、掉了、斷了,一首二泉印月,拉得是月也羞,泉也枯,連我這個路人都怪不好意思的……但卻都無礙於他的認真,一個人靜靜的拉著,彷彿這世界全崩塌了,就剩這一角,這一人一琴……。

在耳朵的勸告下,靜靜的離了位,踩著一路荇菜參差般的林蔭走到底。咦!前方一整片紅綵帶翩飛。嘿!有群娘子軍在扭秧歌哩!這裡已是林的最深處,這批娘子軍像埋伏在這裡,遇見有些突然,一時間我像似撞見人什麼祕密似的,趕緊的拐個彎離去,其實也沒什麼關係吧!回頭瞧瞧,林蔭裡綵帶翻飛依然,幾個站得較近的大媽臉上,都綻放著飽滿自信的笑。

已忘了方向,信步往前,前方突然人聲嘈雜。原來又回到了往丹陛橋的幹道上,幹道旁一小片隙地上,一大堆悠閒的人,正自顧自的活動著:近前兩老人,手拿著小拍子,上半身有節奏的畫著8字形,一顆小球就在兩個8及兩隻拍間上下的飛著……側旁,五六人圍著個圈,一隻鍵子在圈子裡,拋物線似的起起落落……幾個大石,坐著剛流完汗的人,興味著看著球,看著鍵,或嘻笑的打鬧著……

小隙地再過去些,林蔭裡已可望見高起的丹墀橋,但在橋與隙地的小樹林裡,有六七個人拿著歌譜在歌唱著……漸漸的,好事者,包含我,漸攏上,圍成個圈,這圈開始有人跟著唱,也有人索性離圈投入看歌譜的人群裡……看譜的人越聚越多,看看已近二十個人了,唱的是激昂的歌,大約和國家民族有關的,嘿,聲音越來越高亢了……有個瘦小的中年漢子,突然站出來手舞足蹈,本來都看譜的歌者,全都專注的看著他的指揮,更加激亢了,人群還在不斷的加入,大約只剩那幾個踢鍵子的,和那一對玩小球的老頭兒沒靠過來,可可有四五十人了吧……這四五十人,看著指揮,忘我的唱著,歌聲直上樹梢,衝上凌霄……

怪怪,已十點多的天壇樹林裡,還這麼的有朝氣。呵呵,北京人的活力,我在這天壇的一隅,算領受到了。而且,還不只是活力而已,用力嗅嗅,嗯!還有濃厚的文化的氣息,以及以及……怡然自得的自信氛圍。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jung&aid=2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