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1/17 09:36:32瀏覽1750|回應0|推薦30 | |
沙溪印象---寺登街 和麗江大研古鎮一樣,沙溪也有個四方街,也是個開展的廣場,鎮裡的街道同樣以此為中心,向四方輻射出去。而四方街的周邊,也是古鎮的精華處,興教寺、魁閣帶戲台、馬店,及眾多明清時期遺留下的店肆、民居,都圍繞著它聚集,在四方街邊、展現各自的精采和風華。 沙溪又名「寺登街」,這個「寺」,即因「興教寺」而來。這寺建於明永樂13年(1415年),已逾600年的歷史。建寺百年後,嘉靖9年(1530年)、寺裡迎來大詩人楊升庵,他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就昰三國演義裡起首的那闋《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興教寺,他也藉海棠自歎遭遇留下了《興教寺海棠》,「兩樹繁花占上春,多情誰是借芳人?京華一朵千金價,肯信空山委路塵!」但詩裡的「空山」,其實不空,沙溪其實大有看頭。 且不說興教寺裡聞名的佛像、壁畫(實話說,因為要收門票,我沒進去看),寺對過的魁閣帶戲台就很精采,戲台的木構件令人歎為觀止,十足展現了劍川木匠驚人的手藝功力。斗栱雕砌,層層疊疊,華麗繁複,亂中有序,無論從何角度看,都能見幾何空間之美。飛簷翅展,整座戲樓,就像是座騰在空中的天上闕閣,不似人間之物。 四方街邊的店舖,也大多維持古意。茶馬的歷史雖已不再,但店肆仍常見茶馬。有時老鄉會在茶肆裡閒聊暫歇,他們穿著傳統的白族服飾,顯得特別的醒目。劍川人近9成都是白族,漢人僅占5%左右,是白族人很集中的縣份。沙溪亦然,這裡的百姓也多是白族,體現在你在沙溪遇到的所有事物,包含行人、民居、店舖、寺院、風俗、節慶等,幾乎都是白族範。要看純粹的白族,這裡或比大理市街要好。 最後再談一下地名。寺登,原名四登,後因興教寺而改。四登的登,就是個白族的痕跡,在白族用語裡「登」代表地方,「四登」就是一個和「四有」關的地方。明末崇禎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也曾造訪過沙溪,他寫道,「乃別僧東南行塍間,三里至四屯,村廬甚盛」(《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七》),文中的「四屯」就是白族語的四登,也就是今日的沙溪寺登街。你看,就連一個地名,也滿是白族的味道。 行者工作室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tonejung012501/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