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壇這地方一:齋宮
2006/04/10 08:38:27瀏覽1008|回應0|推薦5

天壇這地方

「天壇這地方,很好很好」半世紀前,張恨水逛了天壇後,留下了這句讚歎!

半世紀後,這讚歎,也依舊在我心頭迴響著……

從前門,順著前門大街信步走去,也忘了路的遠近,不覺就到了天橋一帶,天橋口的東側,就見著了天壇的西門,整個天壇,占地273萬平方公尺,是故宮的三倍大,園區作「回」字形,分內外兩垣,內垣一圈約3.5公里長,外垣長5.5公里,光繞垣走一圈,就挺累人的。過去,這裡僅供皇帝老爺一年祭天一次用,但如今,這麼一片大地方,卻是所有市民,365天儘可遊憩的大公園了!

進了西門,前行約500公尺,就進了內垣的第二道門,門裡,到處是高大的古柏,據說都是明代即種下的,古柏的枝幹,虯曲中見姿態;古柏的針葉,暗綠中顯蒼涼,行走其下,若是不見不聞三兩婆婆媽媽絮絮叨叨,真有一些莽蒼的幽幽古意。

齋宮

齋宮在二門的右側邊,四周建有兩重方形朱色牆垣,兩道御河又圍繞在外。這裡又叫「小皇宮」,是皇帝來祭天時齋戒沐浴的地方,既類屬「皇宮」,就不能不有皇宮特有的防衛機制,兩重高牆,兩道深池,依舊體現了皇帝老子缺乏安全感脆弱的一面。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重時命皇四子胤禛代行祭天,就在齋宮齋戒期間,傳來康熙的死訊,雍正急急的從齋宮趕往暢春園,惟恐政敵奪了位……當時的驚恐,一定十分刻骨銘心,從那之後,雍正幾乎不再在天壇齋宮裡齋戒了,他在皇宮內苑另整了一個齋戒的地方。甚至,終其在位期間,他連北京城都不敢輕易邁出,九龍奪嫡後,那個以剛毅著稱的雍親王,竟然害怕政敵到只能困居紫禁城,去祭個天,也只敢當日匆匆來回,連在天壇待三天的膽都沒有……無怪乎這座皇帝一年只住三天的齋宮,要如此高牆深池了,更別說齋宮內還有大片駐軍留宿的地方……最可笑的還是乾隆,無視於齋宮深深的禁衛,還在齋宮內裝模作樣的寫下“守德由來勝守險,當年何事塹房門”,五十步笑百步的嘲笑明朝皇帝的重牆防守。

「小皇宮」除了禁衛重重的特質外,另一個特質即在於它的「靜」,這裡終究是皇帝齋戒的地方,為了讓皇帝能保持心平氣和,這裡的布置顯得單簡,院外柏樹森森,更顯得一派靜謐祥和,一樣是乾隆,在齋宮裡也留下“篆煙微裊心如水,寂靜階墀盡太清”的對子,誠如這對子所形容,在天壇一角的齋宮,平日真的是極其安靜的,若再點上獸香,加上些熏熏然……就更如太虛幻境般,何似在人間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jung&aid=23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