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29 17:52:02瀏覽2064|回應0|推薦15 | |
走進青岩古鎮 去青岩那天,是入貴州以來難得的豔陽天,我和貴陽新認識的朋友蔡軍一起搭車前往,在行經貴州大學所在的花溪時,但見假日多少衣裝鮮豔的遊人在路旁穿行著,充分顯示出貴陽現代且具活力的一面。 即如座位旁的蔡軍也是,年輕的他也是一名背包客,早已走南闖北地跑過不少地方,這趟往青岩的路,他在前些時就和朋友騎腳踏車走過,從貴陽出發,堪堪有12公里的路程,其間還不少岡巒起伏,十分不易。 正當我們聊得盡興時,車窗外即看到不少穿著休閒的人們,正騎著腳踏車艱難地上坡著,他們和蔡軍一樣,一直都在顛覆著我既往存在著「地無三里平」、「貴州窮地方」的錯誤印象,他們代表著這西南急遽發展的大城市,也正開始積累一群中產階級,他們同其他城市同樣年輕的新興中堅一般,也無不充滿著活力與自信。 ※※※※※※※※※※※※※※※※※※※※※※※※※※※※※※※※※※ 這條往南馳驅的道,也是過往貴陽往廣西的古道,位於古道邊的青岩,早在明太祖洪武六年(西元1373年)即因其控扼廣西入貴陽的門戶,而在此駐軍設屯;洪武十四年(西元1381年)朱元璋派三十萬大軍遠征滇黔,青岩又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明朝派駐大量軍隊於此,由此發展成「青岩堡」;到明朝天啟年間(西元1621~1627年),控制附近八番十二司的布依族土司班麟貴也看上這地方,他在這國防要塞附近建立土城,吸引了大量民眾遷入,成為今日青岩古城的雛形。 從洪武年間設屯至今,青岩建城的歷史已逾六百年了。從初始只作為國防的要塞,到後來民居遷入,商賈駐足,成為南下定番(今惠水)、北上(貴陽)、西入平壩、東走龍里的地區交通十字路口,寖寖然更成為省會貴陽的南方門戶,青岩古鎮這六七百年的發展,無疑地也見證了黔中開發的歷史。 對於外地人而言,對「青岩」這地名留下印象,更可能在於「青岩教案」。咸豐11年(西元1861年),青岩地方人士因為不憤法國傳教士的作派,憤而殺害了四名傳教修士,並焚毀了位在青岩的修道院,一向靜默的小鎮一時震驚了世界,也讓小鎮在清末卑弱的歷史裡,留下了激亢的一頁。 青岩教案後,小鎮又走回慣有的寂寞,直至2002年陸川(《可可西里》的導演)看上了古鎮「幽閉、樸實、雅致」的民居,以及山間小城終年雲霧繚繞的感覺,來此拍了他的第一部電影《尋槍》……從此,不少人也《尋槍》尋到了黔中來,青岩古鎮,才又再次走入人們的視線中。 假日的青岩古鎮,不甚寬敞的石板路上,全是來此閒走的遊人,兩旁店肆林立,在古樸的門面前賣的是地方的吃食,以及所有的景區都依稀能見的小古玩意兒,這裡是一方帶有歷史氛圍的場域,空氣中彌漫著休閒旅遊的氣息, 但,卻少了生活的味兒。 可,房子仍是有味的。這堵灰黑的硬山石牆,見得出歲月的凋傷,牆上兩張半圓的窗,似雙半張的眼,正偷看著鎮上的人來人往,以及歷史的潮來潮去。 小巷仍是有味的。青石舖就的巷弄蜿蜿蜒蜒的,巷弄後的石頭門也依依稀稀,屋上的黑簷是沈默凝重的,只牆上紅條窗欞,稍透些靈動氣息。 古門前酣睡前的小白狗是有味的。而牠的有味,是不待言的。 門縫裡瞧人的老伯是有味的。我們瞧他,只是偷看了世界一隅;他瞧我們,卻是看著全部生活都為遊人所侵入……無怪乎十分的迷惘。 再走向前,在古城牆邊有個買蠟肉的小販,正織著毛線和其他小販話著家常,這裡,我覓著了生活。 更走向前,在人家巷弄裡,我見著了一個小孩兒在打著陀螺,見著了我們,他更打得起勁,這時,我覓著了童趣。 在一片黔中常見的石砌屋牆裡,返照著夕陽的顏色,那彷彿褪黃書頁的色,份屬於歷史的蒼涼。 在夕照中一堵蒼白的貞節牌坊,在西方殘照中寂寞向晚,那冷淡孤立的姿態,則近似人間的無情。 走過貞節牌坊,走出定廣城門,一樣的城門,一樣的小徑,千百年來,百千萬人走過, 很巧,這地方我也方來, 但,誰能說清楚這中間的緣份呢!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