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12 14:49:25瀏覽1530|回應0|推薦17 | |
昆明街景三:老街片區即景
從昆百廣場往南走,穿過忠愛坊,不久,即可見到金碧路上兩座巍峨的牌坊──金馬碧雞坊。 兩座牌坊,一寫金馬,一書碧雞,遙遙相對,據說開始在這裡建築牌坊,始於明代宣德年間(西元1426~1435),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而牌坊所紀念的「金馬」、「碧雞」傳說,更可上溯至漢武帝時,近兩千年之久。 根據漢書王褒傳的記傳,漢武帝曾派大臣王褒至益州(現在的雲南一帶)尋訪傳說中的神物金馬、碧雞,王褒從四川出發,未至雲南即去世,臨死前他寫了一篇〈移金馬碧雞賦〉的辭賦,篇章至今猶存。 據說當時昆明滇池邊的東山上,住居著一匹金光閃閃的神馬,當他與其他一般的馬交配後,生出來的後代被稱為「滇池駒」,這種滇池駒據說可以日行五百里,傳說中那匹全身發著金光的神馬,就被稱為「金馬」。 同時,在昆明的西山上,住著一隻碧玉般的鳳凰,他的鳴叫聲悅耳動聽,而且當他展翅飛翔時,那美麗的身影更是悅目賞心。當地人並不如中原人將之稱為鳳凰,而將他稱為「碧雞」。 金馬和碧雞,一出現在昆明的東山上,一棲身於昆明的西山中,當地人將他們奉為神物,於是在東山、西山的山腳下,建了「金馬寺」以及「碧雞祠」來祭祀他們,一直到明代,遂有了東西相對的金馬碧雞牌坊。 現在的這兩座金馬碧雞坊,是1997年重建的,也是昆明人為了覓回古意所增添的新擺飾,它們除了象徵昆明有悠久的歷史外,也反映了昆明人除了追求發展外,也渴望能保留些歷史底蘊的心。 如今,在牌樓下寬廣的廣場裡,除了有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外,當地人也將這裡當作遊憩休閒的場所。某天,路過廣場,見到幾個閒人在放風箏,風箏飛得老高,只在金馬牌坊最高的飛簷翹角邊上,留下三兩點甚小甚小的箏影,而地上圍觀的人,有人讚歎,也有人批評(尤其是在風箏打旋子時),全自得於這片昔日金馬曾馳騁、碧雞曾遨翔的地面上。
金馬碧雞坊再往南走,有一截子路,在書林街附近,有一座高三十餘公尺的塔樓,這即是東寺塔了。 有東寺塔,顧名思義,即有另一座西寺塔。明代史謹寫的一首描寫昆明景色的詩,其中兩句寫到:「城南雙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湧波。」詩裡的「城南雙塔」,如今都還聳立在昆明城南一片現代建築中(另一座西寺塔在附近不遠),也由於和現代建築的巨大反差,這兩座塔更顯得古樸凝重。 這兩座塔據說都建於南韶國時期,建成的年代據考證約在西元840年左右,已有千餘年的歷史了,歷代隨壞隨修,眼前的這座東寺塔,則是光緒年間重新建築的。兩寺塔除了是昆明的地標外,也標記了昆明悠久的歷史。 在黃昏時走近東寺塔,夕陽殘照映射在有十三層的塔身上,還依稀可以看到層層塔樓間雕鏤細緻的塔磚,以及券洞裡趺坐莊嚴的佛菩薩塑像。 寺塔頂端四角,分立在四隻高逾二公尺的「金雞」,聽說在冬春之際昆明起風的時候,這四隻金雞還會「喔喔」啼叫,且聲聞遠近,這鳴叫聲全肇因於工匠的設計巧思。 原來四隻金雞都是銅板所製,雞頭、脖子、腹部全都是空心的,工匠們在金雞的口角處布置一枚兩頭有孔的銅管,銅管裡還有金屬簧片……起風時,上空強勁的風先由口角處的銅管進入,經由簧片發出聲響,再吹入空心的雞頭、膀子、腹部,這由銅片構成的空心共鳴腔室,又加大了聲響,於是全昆明的人,都可以聽到塔上金雞的引吭「高唱」。 只是不知這幾隻「不捨晝夜」的金雞,擾不擾人清夢。
從青年旅館去南屏街的路上,往左邊的巷弄轉去,有些較古舊的老房子,路兩旁有些濃綠如油畫重彩的行道樹,這就是景星、甬道街一帶的花鳥市場了。 所謂的花鳥市場,現在毋寧更像是個觀光市場。就以最熱鬧的景星街一帶而言,不寬的路面,濃蔭如蓋,兩旁一小單位一小單位的棚架,多是些販賣蠟染、紮染、古玩、木雕,各種民族飾件的小商販,這樣民族風情的小東西,雲南當地人可能並不稀罕吧,想來,只能留住些觀光客的腳步及目光。有些賣巴烏(彝、苗、哈尼等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的商家,門口多有個人嗚嗚嗚地吹著巴烏攬客,使得不大的街,全籠罩在巴烏的樂音中。 在景星街邊上,或左近的一些巷弄,房子依然顯得老氣,可漸漸也較多本地人的生活氣息,一些賣燒豆腐、滷餌塊的小吃攤,食客常坐滿、站滿不大的路面,而一些較外圍的商家,雖然也在這片綠葉成蔭的街面上開舖面,可賣得卻是年輕人特愛流連的成衣、運動商品,門口大喇叭,叭啦叭啦的,鬧得人耳朵嗡嗡然,似也在警醒你,即便是老資格的花鳥市場,也終究擋不住現代文明的猛烈攻勢。 我在花鳥市場的邊緣地帶,看到一片剛被拆除,尚等待改建的小區,已拆除了的斷垣殘壁,背後是現代嶄新的大廈高樓,揭示了城市變遷中的面貌。我拿起相機,拍下這灰撲撲的天空下,新舊對比的都市景觀,原小區的門口,幾個人惡狠狠地趕著我,喊說,「拍什麼拍!快走快走!」 我不清楚原來的小區是否有產權的糾紛,但我知道花鳥市場附近仍在上演著開發與保留角力的戲碼,究竟,這裡是昆明市中心的高房價地段,維持它的原樣,是許多人不樂見的,而呵斥我的人,也可能是在為開發大業而發聲吧! 有人說,昆明是個缺乏記憶的城市。我不完全認同這樣的說法,尤其是我坐車往官渡、或往民族村去時,郊區那一大片一大片低矮的房子,以及三三兩兩在路上閒走自為的人們,都讓我感受到濃重的舊時生活況味。只是,即便是這些地方,時代的巨輪也開始輾過來了。 怎樣的昆明,對生活在這裡的昆明人最好,我祝願昆明人能早日想清楚,開發也好,多留原樣也好,我期盼,昆明永遠是那麼的可愛明朗,就像它那始終宜人的天氣一樣。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