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05 17:33:10瀏覽1154|回應2|推薦21 | |
湘西印象十五:都羅寨 都羅寨,位在鳳凰西南方的林峰附近,從古城南華山迤邐過來的山勢,在這裡像鳳凰的尾羽一般無邊的擴展開來,所以這裡有著無數的青翠山頭,山裡也藏著觀不盡的禽鳥猛獸,沈從文的老家黃羅寨也在這一片山嶺中,他如此寫到: 到秋收時,我便同叔父同其他年長親戚,往二十里外的鄉下去……在那裡最有趣趣是可以辨別各種禾苗,認識各種害蟲,學習捕捉蚱蜢分別蚱蜢。同時學用雞籠去罩捕水田中的肥大鯉魚鯽魚,把魚捉來即用黃泥包好塞到熱灰裡去煨熟分喫。……有時捉到一個刺蝟,有時打死一條大蛇,又有時還可以跟叔父讓佃戶帶到山中去,把雉媒拋出去,吹唿哨引野雉,鳥槍裡裝上一把散碎鐵砂同黑色土藥,獵取這華麗驕傲的禽鳥。 為了打獵,秋末冬初我們還常常去佃戶家。我最歡喜的是獵取野豬同黃麂,看他們下圍,跟著他們亂跑,有一次還被他們綑縛在一株大樹高枝上,看他們把受驚的黃麂從樹下追趕過去。我又看過獵狐,眼看著一對狡猾野獸在一株大樹根下轉,到後這東西便變成了我叔父的馬褂。 這一帶也是俗稱「漢土民」的土家族人分布的地域。「土家」族人住居於湘西據說已有二千餘年的歷史,他們的來源頗為駁雜,有可能是來自川東、鄂西一帶的巴人,也有可能是來自辰沅一帶的濮人、五溪蠻,但無論來源為何,相對於後來才遷入的漢人,他們可說才是這片土地的「原住民」。 而土家民族意識的覺醒,也的確和漢人的遷入息息相關。至遲在宋代時,他們即被籠統概稱為「土民」、「土兵」、「土丁」等稱謂。清代改土歸流,漢人大量向這裡移民後,更是激起了他們的族群意識,「土家」的族號也才確立起來。土家族人對外喜自稱為「畢茲卡」,而畢茲卡即「本地人」的意思……經歷了兩千年的定居,本來的「客人」,也成了道道地地的「本地人」了。 都羅寨,就是個土家村寨。我們在午後走進都羅寨,迎面而來的是一片翠綠的荷塘,以及無邊的寧靜,如果,這時又有一片月色洒下,那這片寧靜,可能要更邊無涯了吧! 荷塘邊,不知誰人放了一組石磨,恰好做了村寨的門面,看這石磨,應是替穀粒卸去殼子用的,輪轉歲月,也帶來豐收,石磨上深刻的刻痕,也彷彿深刻著年年曾有的豐收喜樂。 遠望村寨,烏黑的瓦依著山勢錯落有致的分布著,咚、咚、咚……彷彿帶著清亮的節奏,從山頭上輕降下來,最後休止在一片月色荷塘的水涯邊上…… 不同於書架塘,都羅寨的烏黑瓦下,不再是嚴密堆砌的石,而是土黃疏闊的牆,已位在湘西防苗的大後方,不用再擔心苗人的入侵了,所以高牆不見了,門前是各自的疏闊清朗,而且為了能更加的採光透氣,門楣與屋瓦間還故意不砌牆面,一任天光清氣隨意去來。 靜謐,常伴隨著安詳。午後的村寨,已靜極、悄極,但稍留心,突然發現村寨前坐了十餘個老鄉、村婦、孩童,就在荷塘邊上,也不知坐了多久了,只覺這樣的風景,就應該有這樣一群人……寧靜,本該有人享受,人在寧靜裡於是安詳了,而寧靜,也因多了人的安詳,也更加圓足了。 走進村寨,午後陽光淡淡,依然是青石板舖就的小路,也依然逶逶迤迤的不知要把人帶往何處,可路兩旁的風景卻變多了……我聽到了媽媽在追趕著小朋友寫功課、看到年輕農婦帶著袖套在屋前張羅著家事、看到無聊的小白狗趴在屋前只一個勁兒的瞅人看……生活,在路旁緩緩流動著。 林老師帶著我往村寨後走,村寨後另有天地。我們初始走在黃土地間的小田埂上,梯田、老牛、鋤犁是開始初有的風景;後來,田埂換成了迂迴的山徑,梯田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土饅頭似的小土崗子,而路,就在小土崗上起起落落著…… 離村後不久,爬上一個土丘後,眼前頓時開闊起來,下面是白泥溪的一段曲流河谷,由上往下看,河水清亮而碧綠,而溪兩旁也一樣的碧綠的山,夾峙著溪水,向遠方無盡地開展去,山好、水好,看來又是片好天地。 林老師說,下面的山腹裡藏有條美麗的瀑布,瀑布上還有幾個土匪洞,都是天然、極好的景色…… 小山徑蜿蜒下去,依舊是在許多小土崗上高高低低著,在其中的一個土崗上新蓋了一座簡陋的觀景涼亭,亭內有一對父子在賣些瓶裝水,我向他們買了瓶「哇哈哈」礦泉水,他們要價一瓶兩塊,這實在有些出乎我意料的便宜,因為同樣的瓶裝水在故宮可以賣到五塊呢!而這裡也可算是風景區了,又而且,他們一天能賣多少瓶水呢?!(一路上實在不見什麼客人) 「你們可以賣貴一些啊!從村裡這麼遠背來,賣貴一些很合理的。」我有些不忍的建議著…… 步出涼亭不久,小山路上有人在修整路面,為即將開展的觀光大業效力著(似乎不久後,都羅寨也要收門票了),在這樣的大太陽下,他們全身裹得嚴實,只半張露出的臉上閃著汗水的油光,但令我訝異的是這兩三個「修路工人」竟然都是年輕的婦女,「男人都跑到哪裡去了?!」但我猜想,可能負擔沈重的勞務,一直都是這裡婦女的習慣,尤其是在過去長久的歲月裡,這裡的男人都習於出外從軍吃糧,這裡的女人,怎能不自強呢! 漸完善的小山路,再加上剛才的簡陋涼亭,這一切不都是為觀光做準備嗎?可預見的將來,這裡應該會不少遊客的蹤跡吧,到時,那位父親是否還會認為「我覺得這樣就夠了」呢?……我搖了搖頭。 小路走到底,到了清碧水邊,原來,觀光在這裡早就開始了…… 岸邊幾架木棚,河上一座水亭,水上幾艘載客木筏,早已有商家在此做起水上買賣了,溪上那新弄起來的「跳岩」,也和鳳凰古城北門外,那兩條為遊客訂做的跳岩型制差相彷彿,走過河對岸,山隙間果然一長白飛練翩然躍下,並且在下方沖積成一泓深碧的清潭,不少學生模樣的大孩子在裡面玩著水,大聲喧鬧著…… 沿著瀑布邊上的小路往上走,可以走到上方的「土匪洞」,這裡的土匪洞很發達,和這裡的山是石灰岩層有關係,但除此外,也和這裡的土匪特多有關,誰叫這裡的土民一向「強悍猛鷙」,且生來一付天生的「浪漫任性」,「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魚就下河」,官若逼得「老子」不爽,老子就做土匪和官放對放對…… 瀑布上的洞,叫崗水洞,聽說是著名的土匪「三五八」(他的洞應該叫八八坑道吧)和「田笑杆」的老窩,一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時,還有土匪「鑽山豹」以此為巢……人世間所有的不自由,彷彿來此落草,就全自由了。 再走回都羅寨,寨子似乎仍午睡未醒,依然是一片的靜謐,只是多了幾縷裊裊的炊煙,像幾首清淡悠揚的短歌,正輕悄悠然地翻過山頭,颺飛去。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