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22 17:07:27瀏覽1101|回應0|推薦10 | |
從鹽源盆地的盆緣翻進木里,天地有些不同,不再是展望不盡的四野平疇,取而代之的是山高月小、水落谷深的縱谷地形,而這才是川西的本色。 在教科書的中國地理還沒那麼簡略時,我們許多人都曾學過四川西部有個叫「西康」的省,那裡有岷江、邛崍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礱江、沙魯里山、金沙江、……,是一山一河間隔構成的縱谷地形。而川西和木里,就在這昔日的西康省境內。 從南邊進入木里,首先見到的是臥落河谷,它是理塘河最大的支流,由於大部分流在鹽源境內,所以也稱「鹽源河」。鹽源河進了木里後也變了脾氣,它不再只是靜默平淌在黃土地上,在這裡它撕開了大地,像條矯健的遊龍,迂廻飛走在群山萬壑裡,遠望不知所蹤。 但這條又稱臥龍河的飛龍,其實飛不了多遠,在不遠處它就要匯入「理塘河」。而這條吃了它的理塘河,從理塘高原趕了700公里路來此,不久也要匯入雅礱江。雅礱江在東、理塘河居中,西部還有條水洛江,這三條河分別由北向南貫穿木里,它們全和臥落河長得一樣,都是山高谷深的緃谷地形。不讓雲南已列入「世界遺產」的「三江併流」(金沙、瀾滄、怒江)專美於前, 其實木里也有自己的三江併流。而它的美,也只是「養在深閨人未識」而已。 在臥落河谷深處,時見高低深藏的人家,我很好奇這些人和古時的「笮」人是否有關?鹽源、木里一帶,戰國、西漢時是笮人的地盤。所謂的「笮」(也寫作「筰」),是「橋梁」或「溜索」的意思,這個族群以擅長造橋、架溜索著名,並以此自稱。 在臥落河谷裡,你會明白造橋、架溜索在此是件多麼重要的事,沒這本事,根本哪裡都去不了。而笮人有這本事,所以他們從西北甘青一帶老家出發,足跡北至雅礱江上游川西北深處、東到漢源、成都一帶、南達鹽源及其南方的鹽邊,西邊則到雲南的維西,甚至怒江州的僳僳、怒族、獨龍族,都有他們的影子。而這些區域,正好也是縱谷地形最典型的地區。所以只要縱谷還依然,我相信笮人不會全然消失,他們的某些部分,應該還深藏在這裡吧。 在臥落河谷,你還可以看出一點不對勁,那就是這樣的山高谷深,只能是水落石出的激流湍水,怎可能如此「澄江靜如練」地波瀾不興呢?沒錯,在前方「棉埡口」的險路下就有處水電站,就是這處水電站造就了這裡「高峽出平湖」的景像。而它還不是唯一,僅理塘河就規劃了六座,整個大西部的水電計畫正如火如荼地上馬中,原本狂野的河流,也將全被馴化成階梯狀的平湖。在這看似靜謐的深谷裡,其實隱藏者不少風險及擔憂,即便在如此邊遠的木里,也不能倖免。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