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16 20:22:18瀏覽320|回應0|推薦5 | |
報社編輯來電邀我寫社論,構思良久,針對教育問題抒發己見,將內容公佈之,大家一起思考我們的下一代該何去何從吧! 最近在媒體上出現兩個與教育相關的統計數據,內容均有關出國留學,含意卻是大相庭逕,其所顯示的現象值得深思。 第一個數據是美國賓州天普大學與我國台師大、成大、中山、台科大、東海及中原等六所大學簽署雙聯學制協議,這六個學校學生在台灣修滿三年大學課程,再以兩年時間至天普大學修學合格,就可以同時取得國內學士學位及天普大學碩士學位。而國內各大學和國外簽署這種雙聯學制的學校已經六十七所,比例高達四分之一。另一項統計數據是,台灣大學畢輔組針對去年六月畢業的學生,在畢業後半年進行問卷調查,回收問卷1748份,出國留學的只有86人,約只占畢業人數5%。 這兩件事突顯出一個弔詭的現象,一方面,學校的師長們積極盼望莘莘學子完成大學基礎教育後,能夠到國外去看看,與其他國家的優秀學生相互切磋,甚至設法為學子們縮短時程,以便更快速取得學位;而另一方面,身為當事人的學子們,卻因各種因素考量,出國留學的動力不若以往。 台灣的教育,近幾年來飽受批評,從攸關中小學的教改,一直到高等教育的大學設立與評比,似乎是千瘡百孔,問題叢生。家有孩子面臨入學競爭的家長,三不五時就被教改的新聞牽動情緒,直接受衝擊的學子們,更是感到無奈;而各大專院校的主事者們,為了五年五百億的補助款,對於評比排名非得斤斤計較不可。 這麼多光怪陸離的現象,不得不讓我們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究竟何在?教育工作者當然會說,要培養學生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而學生和學生家長心中所想的則可能是:畢業之後有好的出路,可以賺更多的錢。因此,教育的內涵可能就得因應「市場機制」而有所調整,因此原本應該溫火慢墩的「人格教育」,被大火快炒的「職業訓練」給取代了。 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這本書中指出:「世界既然是平的,知識的疆界一定會擴張再擴張,愈來愈快。企業需要的腦力,不只要能觸到新疆界,還要再往外推。」 顯然,以台灣這樣一個地窄人籌,資源不足的小島,我們面臨一個扁平的世界,以及「全球化」的競爭,台灣的腦力不只要能觸到新疆界,還要再往外推。我們必須不斷強化我們的柔性國力——人才素質,才能在這個快速變遷的國際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 對於這個問題,勢必會有許多人說,台灣的腦力資源從來不曾缺乏,台灣的學生頻頻在多項國際比賽中拿到大獎就是明證。然而,我們必須強調的是,腦力資源與人才素質沒有必然的對等關係,絕頂聰明的人,可能成為危害最大的智慧罪犯。 台灣需要培養的下一代菁英,應該更多著力於「國際觀」與「品格」兩方面。若我們的下一代的學習經驗只有入學考試、明星簽唱會,渾然不知杜拜在何處?高爾是誰?實在很難在這個扁平的世界中嶄露頭角。 天下雜誌曾經出版一本專刊,封面標題就是「品格決勝負」,許多大型企業主也直言,個人操守和能否團隊合作將是其篩選人才的重要考量。另一方面,當國際間的大企業可以輕易打破地理上的疆界,在世界各地尋找所需的人才時。台灣的下一代是否具有國際觀,並且讓人信任,將直接影響其在國際間的曝光度。 於是乎,若我們仍然將我麼教育目標著眼於迅速拿到「學位」,而忽視了「學問」;教導我們的學子們儘速超越別人,搶得先機,而不是攜手並進,那麼我們的下一代就只能侷限在此一貧乏的小島,終將被國際浪潮排除於外,豈不哀哉!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