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16 02:21:03瀏覽2621|回應7|推薦62 | |
很多政治人物短視近利,只在乎眼前權位,卻忘了還有歷史評價,史家之筆豈容唬弄,民間也自有公議制約。 中國古代有個評價君臣人物的特殊文化制度─「謚號」,通常是按照此人生平事蹟,評給帶有褒貶的稱號,有蓋棺論定的味道,也帶有懲惡勸善的用意。 《逸周書》謚法解:「謚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出於人。」簡單地說,受什樣的謚號,是看這個人的所作所為,由後人來決定。 謚號制度源於周、止於清。皇帝的謚號由繼任的皇帝頒定,公卿大臣的謚號則由朝廷頒給;另外,還有民間的私謚。根據謚法,規定了一些有特定涵意的用字,議謚也必須公議,並非隨便給的。 謚號又分美謚、惡謚與平謚,也就是有褒揚的、貶抑的與同情的。 例如「文」「武」「景」「烈」等字眼,屬於美謚。「文」代表「經緯天地」、「慈惠愛民」,「武」代表「威強敵德」、「克定禍亂」,文、武這兩個字算是非常好的,通常用在開國的前幾個皇帝上。 「靈」「煬」「厲」「幽」則為惡謚。例如「煬」是「好內遠禮」,最有名的是隋煬帝;「厲」是「殺戮無辜」,周厲王殘暴貪婪,引起老百姓暴動,以惡諡留下惡名。 至於「哀」「懷」「愍」「殤」則屬同情類,但又略有貶意。「懷」是「慈仁短折」,楚懷王被當傀儡又早夭,值得憐憫。另外「順帝」「獻帝」「末帝」之類的,顧名思義,多是亡國之君,被新的朝代所消遣。 君王的謚號最初只有一、二個字,但到了後來,謚號制度逐漸變質,好話盡出,變得溢美,字數也不斷增加,清代皇帝謚號已高達廿多個字。不過,對一般王公大臣的諡號,維持在最多二個字。 中國歷史上對各代皇帝的稱呼,除了名字外,在隋朝以前的,即多用謚號。唐朝起開始用廟號;明、清的皇帝則多用年號。 所謂廟號,是指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開國皇帝多用「高祖」「太祖」,後繼者稱「宗」,例如漢高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唐太宗李世民。 年號則是皇帝紀元的名號,比較有名的例如唐太宗的「貞觀」、明太祖的「洪武」。明、清皇帝的年號多只用一個,因此多直接以年號來稱,例如崇禎帝、康熙帝、乾隆帝等。 老實說,謚號制度有點無聊,本意是以道德評價來匡正、約束高位者不能亂搞,但歷代皇帝之謚多是後人為先人臉上貼金,所以謚號九成以上是美謚。話是這麼說,但忌憚者有之,多少還是有點警惕作用,至少讓當政者不要太離譜,總要留些給人探聽。 大陸的網站上有一篇文章挺有趣的,給了美國一些總統廟號與諡號,表彰其功德,也為歷史定位。例如,文章中把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稱為美國的「太祖高皇帝」,「太祖」是廟號,「高」是諡號,理由是「高皇帝有終身執政之實力和威望,卻以天下讓於亞當斯,是人們佩服的」。 還有解放黑奴的林肯,被稱為是「世祖武烈皇帝」,理由是「克定禍亂曰武,有功安民曰烈,林肯再造聯邦,解放黑人,功德何以復加」。 柯林頓也有份,被稱為「康皇帝」,理由是「和民安樂曰康,柯林頓治下經濟增長,人民安樂,在上者亦安樂,所謂柔術治民」。 中國從中華民國起,沒了封建、沒了皇帝、也沒了諡號。但若把總統比擬皇帝、以在位政績來論,還是可以煮酒褒貶一番、打打分數。 孫文是中華民國的開國之君,並以博愛治民;慈惠愛民曰文,「民國太祖文總統」當之無愧。 後繼者蔣介石,北伐統一中國、抗日終獲勝利,即使後來在大陸失去政權,私德亦有可議,但論其最著之功,克定禍亂曰武,足可諡之「民國太宗武總統」。 再來的嚴家淦,在蔣介石死後,依憲上任,任期不長,無大功過,但性情溫良,終把九五大位平穩過渡給蔣經國。布德執義曰穆,諡為「穆總統」。 蔣經國治內,推動十大建設、創造經濟奇蹟,搞定台灣經濟發展基礎,晚年推動民主化,吏治也還算清明。安民立政曰成,諡為「成總統」。 到了李登輝,推動總統直選,扶植反對黨,為綠營執政搭橋,但在任前段講統一、後段一邊一國、缷任後搞獨立,前恭後倨,言行相違,有功有過,且老先生至今仍有一定影響力,搞不好來日還有機會成為台灣國國父,暫不給諡。 至於今上,失格失德,可議之處,罄竹難書,連部分綠營自家人都看不過去,茲列諡法所示,以供公議: 忘德敗禮曰縱、違命自用曰專、殘義損善曰紂、華言不實曰虛、不悔前過曰戾、蔽仁傷善曰繆、使民悲傷曰涽、逆天虐民曰抗、怙威肆行曰醜… 該謚何字,大家看著給吧!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