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4/18 19:33:35瀏覽976|回應0|推薦5 | |
談到「情緒」,很多人就很害怕,彷彿「情緒」是一種毒藥。 比如我們常運用這個詞彙的場景是在:「某人最近情緒起伏很大」,或者說,「我最近心情不好、情緒有點失落」、「他情緒控制能力很差」......等等,都是在「情緒」這兩字上面貼上比較負面的連結指涉。 但上網去查維基百科,情緒的定義如下:「情緒(英語:Emotion)是由神經生理變化引起的心理狀態,與思想、感覺、行為反應以及一定程度的愉悅或不愉悅有關。目前在定義上沒有科學共識。」 所謂的「神經生理變化」,就我個人理解,應該包含了神經傳導系統與內分泌(生理)系統的兩種變化。因為人體的肉身不外通過這兩種傳輸系統在指揮身體運作,而腦袋裡的神經系統與思考的關係較大,至於情緒則與內分泌(生理)變化較有關。 下圖是我網路上找到的一個圖示,當一個刺激事件發生時,腦袋與身體的內分泌生理變化會發生之外,同時,大腦的神經迴路也會去搜尋過去類似經驗的記憶,兩者同步運作、同步交織,最後產生了情緒反應。 所以,我們應該害怕情緒反應嗎? 我這一篇文章要分享的重點是:情緒是一個中性的生理反應現象,它不應該只跟負向的行為結果、或者不愉快的經驗產生連結。 反過來說,我們對「幸福」、「愉悅」、「快樂」、「歡喜」......等這些正向的生理反應和體驗值,其實也是通過「情緒」反應而得來的。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害怕情緒呢? 我們應該大大的張開雙手,擁抱情緒才對吧?!因為沒有情緒,我們根本不可能體驗到幸福滿滿、精神愉悅、充滿愛與歡喜的感受啊! [閱讀全文請按此] 王志鈞 高頻思維教練 延伸閱讀 歡迎100元/月訂閱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