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8.3.9.(日)男人沒有「空巢期」嗎?
2008/06/07 14:00:38瀏覽534|回應0|推薦2

十二點多,庭右肩背著小提琴,左肩吉他,又斜背了一個背包,從樓上下來:「媽,妳看我這個樣子。」自己笑一笑。

「是啊!好辛苦,很重吧!」

「媽,妳真的不要去家樂福嗎?妳看我這麼重,妳去家樂福,買一些餅乾、零食,可以載我回來。」

「我不想出去,假日不要去家樂福,沒車位,覺得很不舒服。你找爸爸載你去。」

「不要。啊!忘了拿襪子。」他將東西一一放在餐椅上,又跑上去拿。

「快一點,車子要開了。」我催他。

「好啦!」看他穿好襪子,先背好背包,再將兩袋樂器分別放肩上,走到門口,一樣一樣放下來,穿好鞋子,再一一背上去。

有人有空願意載他去,他卻不願意,寧願自己背,或是找我這個忙碌的媽媽,以前我再怎麼辛苦,都會抽空載他去,最近不了,一方面不想太委屈自己,一方面他也長大了,可以自己處理。

他小二時開始學小提琴,從四分之一琴,一路換到那把升國一時的全琴,老師說琴要越換越好,因為程度增加了,琴不能留在原位,為了要換那把十二萬元的琴,著實讓我和他自己猶豫了好一陣子。那年暑假他自己去美國舅舅家住,整個暑假都停上,回來後,我和他好好商量了幾次,他願意去上課,但練琴不勤,不太認真,到了高中,往往是停止學才藝的時期,往後要再拾起,除非自己很有興趣,否則很難了,我會心疼那把那麼貴的琴。考慮了一個月之後,還是決定買琴繼續學。我這個媽媽對他最大的任務,除了煮飯做便當之外,就是記得叫他「拉琴」。

庭上高中之後,生活比以前忙多了,卻興起想學吉他的念頭,加上過年後開始去補數學,根本沒時間,要怎麼辦呢?聽他唸了一個學期,最近終於向別人借了樂本和吉他,先問同學,自己摸一摸,再上網找老師。我聽到他學小提琴的教室也有吉他課,建議他不妨在那裏學,於是自己排了接著小提琴課的時間,老師說好不定期、零著上,要上課時再約。

 他不願主動請爸爸載他去的心情,是家中其他人都能理解的。照理說,有人接送是多方便、美好的事情,可是在我們家就不是這麼回事,如果坐他的車讓心裏難受,而且難受的程度大到「我寧願自己等公車,搭公車,忍受公車的種種不便」的話,沒有這種經驗,不能理解個中原委的人是無法了解那種說不出口的無奈。

想到幾年前,當我猶豫要不要退休時,年紀比我大的同事,常常一開口就以:「孩子大了,在家也沒事。」來提醒我要慎重考慮,我心裏覺得這句話很奇怪,卻不方便對那些「好人」提出質疑:「為什麼女人的生活(生命)總要跟『孩子』綁在一起呢?」

女人除了做家事之外,一向被當做只有「帶孩子」這件事才是「正事」,所以孩子長大,不用帶了之後,女人就「沒有用」了,如果不上班,早早退休的話,就成了「沒事做」、「無聊」的人,怎麼會有這種觀念呢?女人除了做家事、帶孩子之外,難道沒有自己想做的事嗎?好悲哀的思惟,如果女人自己也這麼想的話,更悲哀。

琪要從南部回台北開「婦女節」的會,「婦女節」?喔!好像快忘了這節日了。週五時才想到是不是要早一天回家睡一覺,週六早上再從家裏去會場?打電話問我,我叫她早一天回來,如果半夜到的話,會有人到統聯下車地點去接她,所以她就回來了。

昨天週六,一大早,庭坐七點的公車出去,帶了相機要跟同學去野外探查,做作業。我自己撥了六點半的鬧鐘起床,要做早餐給他帶,他說不必,集合地點在政大,他要在政大吃,那裏的早餐店很多。好吧!我繼續回去睡,這時才想到,前一天在電話中忘了問琪早上要幾點出門?(芸週六排休,不必早起上班,週五可以晚點睡,我請她十二點多時開車去接琪,老媽我上床時間到了,就先去睡覺。這是孩子長大的好處。),依稀聽到她提到「九點」,如果地點不是很近的話,坐八點的會來不及,這樣就要坐七點半的車。

到了七點,我忍不住敲門進去叫琪:「妳要幾點出門呢?」

「八點半。」

「開會幾點?」

「九點半報到,十點開始。」

「地點在哪裏?」

「善導寺站。」

「喔!我聽到一個『九點』,想妳得坐七點半的,好吧!妳繼續睡。我幫妳做早餐好嗎?」

「好。」

我到廚房做早餐,沒多久,琪就起來了。我將早餐放到餐桌上,她就坐下來吃,爸爸也過來,三個人一邊吃一邊說話(這種說話是爸爸和琪說,我偶而問琪事情,大部份都不吭聲)。這半個多小時的說話,是她這次回來僅有的見面時間。她開完會後就直接回高雄了,週日要上班,總統選舉日再回來。今天吃晚飯時,庭說到:「這次大姊回來我沒見到她。」

「是喔!」真好笑。

琪出門後,我坐下來工作,寫東西。十點多,芸下樓來,「媽,我走了。」

「再見。」她要去吃喜酒。我和朋友約了一點時碰面、吃飯,今天不煮午飯,原來可以坐十二點的公車出去的,但是,他每每在十二點時就會準時出現在飯桌旁,飯桌是出門時必經的路線,我和他碰了面也尷尬,(不想和他面對面,反正不說話,也不互看,儘量避免「碰面」比較好)一說到我不煮飯,是不是又會有不好聽的話出現呢?想想,心中很不安,弄一弄,就坐十一點半的車走了。

當鐵門關起來的刹那,我想到的是:「留下了一個老頭子在家裏,其他人都跑光了,只有他沒事,難道這不是他的『空巢期』嗎?」

我想到我們剛搬來那幾年,每當假日小孩(琪和芸,當時庭還很小)有事要出去時,他就意見一大堆,什麼這房子這麼大,風景這麼好,假日應該整理家裏,不應該出去,我說那是你老人家的想法,小孩平時在上學,假日有事當然要出去,怎麼可能都待在家裏呢?跟他溝通了很長一段時間,他還是不改口,堅信他的想法是對的,我只好不理他,支持女兒們出去。當庭稍微長大些,我有時候有事要出去時,雖然對他的抱怨、責怪、挑剔不予理會,但心中還是有壓力的,總在臨出門前和回家後心情十分不愉快。

我心中想不透,實在莫名其妙,你自己沒事,也不准人家出去。他自己開公司,沒業務不知道已經多少年了,雖然生活不愁,有房租收入,「房租不是收入。我是個沒收入的人,所以不能亂花錢。」我和孩子花錢也沒向他拿,房租的鈔票進了他的口袋,說不是「收入」,我不知道那叫什麼?除了不理他之外,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平時如果提到「運動」,他一律主張只有「在社區走路」的做法才是成立的,方便、空氣好、又不用花錢,所以他早晚各走一次,一次一個多小時。我在外面做了什麼運動,參加過哪些活動,也不敢讓他知道,免得被他批評「沒用」、「亂花錢」,如果回答他「免費的」,就會收到「也要花車錢和時間。」的回應,不知道他省了那些時間是用來做什麼的?

我退休是為了「轉業」,他卻說:「退休就退休了,什麼事都不要做了。」我努力在寫作上想做出一點成果來,卻被他百般阻撓。我和朋友、同事維持著友誼,免得被世界遺棄,他不覺得那有何必要。

他在公司業務減少的頭幾年,出來當過工會的理事長,孩子學校的家長會長,社區的理、監事等,對於學校和社區的志工積極參予,沒幾年,就不再參加了。每天出去走路、騎腳踏車,人際關係大約是找他兄姊等家人,維持幾個同學在聯絡。

這幾天,我突然想到了「男人的空巢期」這些字眼,男人難道沒有空巢期嗎?一般提到「空巢期」通常指的都是女人,當她照顧的孩子長大,尤其離家求學、工作之後,女人就進入了「空巢」的失落心情中了,當先生正處於工作忙碌、事業鼎盛的時候,也沒空陪她。我心裏很疑惑,難道男人沒有退休、沒事做的時候嗎?我想了半天,突然恍然大悟:他就是退休了,也不會讓他「空著巢」天天等家人回來,因為一直有個太太陪他,如果他不受歡迎,小孩不喜歡他的話,太太還是會維護他的尊嚴,不斷幫他說好話-我寫到這裏才想到這個原因,原來如此。

不甘心這輩子全部沈浸在家事中的女人開始不這麼想了,當完成了母職之後,年輕時的夢想開始活躍起來,後半生的時光還長,追求自己想要的還來得及,這時居家男人反而變成「空巢者」了。平時上學上班日時,大家不在家是正常的,每當假日時,我和孩子一個一個「溜」出去(要用「溜」的,大家都有很強的不安,哪天他發神經時會罵人,每個人想到「爸爸會怎麼樣?」就會惴惴不安),找尋外面自己的天地時,留他一個人在家,我心中偶而會浮起「有點可憐」的念頭。

在家時沒人會主動找他講話,他講話時常常沒人回答(有時我看沒人回答,會應答一下,後來發現他根本不對我說話,沒人答就算了,不關我的事),人家有事他都沒事,他出門通常是去走路,或到台北近郊騎腳踏車,要不出遠門自助旅行,他心中對這樣的日子有何感想?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主張他的人際關係要他自己去維護,我不願意介入扮演三角關係,當個向兩邊說好話(假話)的「爛好人」(倒霉鬼」),以前跟他說了很多次要怎麼跟孩子相處,孩子很快就長大,不需要你養了,要和他們互相尊重,他都不聽,現在成了這局面,他心中還是怪別人吧!(怪孩子不應該,或怪我沒將孩子教好?)家人關係變成了這種地步,他的空巢期顯得特別明顯,是一種很大的遺憾吧!

我時常想到要和他分開的事情,並不放棄這個希望,到時候,人家會認為是女人我可憐,還是他可憐呢?提出來的人比較可惡吧!是我提出來的。他以前提過幾次,都是在情緒中隨口說說的,我不理他,我是有計劃,真的要付諸實行的,能否實現不知道,到時候,恐怕被問起:「為什麼要離婚?」時,已經說不出原因了,事情太多講不清楚?還是太久,忘了?兩者都有吧!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lowee&aid=193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