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8.4.2.(三)救還是不救?
2008/06/29 20:17:08瀏覽435|回應0|推薦1

昨天晚上上課,助教來了,帶來消息,老師昏睡不醒,送去急診,今天請假不來。接著幾個人來也都知道消息了,上課時間到,助教帶我們練對打,大家打得起勁,十幾度的天氣中,個個出汗不已。

休息時間時,有人帶來餅乾,大家坐在地板上說說老師的病情。玲瓏將大致的情況說了一下,老師平時晚上不容易入睡,今天早上九點開始睡著,下午應該去看門診,卻叫不起來,到了三、四點時看情況不對,趕忙送急診。昏睡是因為腦部缺氧,老師有氣喘,又抽煙,一年多前肺部發現腫瘤,就一直進出醫院治療。平時上課常常講著講著,會突然不說話,說她很喘,或抱住肚子說痛,大家看了很不忍,忙請她旁邊休息。她一直說不要教了,大家都希望她保持這個課,每週一次出來走走也是好的,否則不舒服待在家裏,會越想越難過的。醫院的處置方法是要插管,滿一個月後若沒改善一定要做氣切,氣切是大家都不願接受的事情。因為肺部已經沒什麼功能,高濃度的氧氣罩吸進去的氧只有一點點,仍然昏睡不醒,玲瓏摳她的手心也沒有反應,如果不插管,只能繼續待在急診室裏,什麼都不治療,這樣只有今天或明天……

玲瓏待老師如親母,十分關心,但因為不是她的親女兒,人家還有兒女,想法不同,只能令她十分唏噓。寒假老師的身體轉壞,開學後稍微好些,繼續來上課。一、兩週前聽到玲瓏在感嘆,她認為家屬應該如何照顧,如何多看資料了解病情,但他們什麼也沒做,自己雖然心急,但不是她的家人,不能做主,也無能為力。

像這次醫生說要插管,她兒子不同意,說老師已簽了放棄急救的同意書,平時也一直在嚷嚷要安樂死,玲瓏認為雖然一個月後要氣切,但畢竟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情況可能好轉,有人會痊癒,雖然同意放棄急救,但不表示什麼都不做,只是最後的步驟不要做罷了,前面還是要努力,不然就這麼在那裏等著?

大家紛紛說出她們家人的種種情況來,有人這樣有人那樣,有人好了…..,哪個醫院怎麼,哪個醫生如何,幫忙想想要請誰來勸她兒子讓老師繼續接受治療。我在旁邊一聲都沒說,心裏想著,做決定的人不一定是最有知識,能推算出最合理處置的人,往往因為他占了「兒子」的身分地位,此時就發揮了最大的功用,其他人只能乾瞪眼。玲瓏還打了電話問她醫生朋友,並將意見轉述給老師的兒子,出了一些我覺得還蠻合理的主意。只是他會不會採用?不知道。

下半節課助教繼續教我們馬鞭,這些都是這學期的戲會用到的,大家學得很起勁。我帶著沈重的心情下課、回家。

我在路上想了又想,回到家繼續想。因為老師不舒服,這學期的劇本晚了一點出來,現在已經在助教的電腦裏,快整理完了,頭幾週由助教先帶我們練習會用到的身段,本來是這週或下週就可以開始配樂了,這下子,老師還會回來排戲嗎?

原來我對老師兒子的做法很不諒解,病人送到急診,就是要處置,哪能放在那裏什麼都不做呢?但,慢慢的,我開始不那麼想了,尤其最近幫忙看我那離婚、失業、得憂鬱症、毫無存款的大哥寫的文章中,頻頻出現「死」的主題,我們是不是也要開始想想「死」的問題了?

為病痛所苦的當事人往往希望趕快死,不要再受病痛的折磨,人生過得一點意義也沒有,但是家人就是想辦法要讓他「活著」,不管他願不願意,活得快活不?病人再三交待要放棄急救,讓他趕快死,真的時候到了時,家屬要聽他本人的意思放棄急救?還是照「大家」的意思趕快急救呢?

老師的兒子是要照著老師的願望不要急救,讓她在睡夢中離開人世,這未嘗不是一種福氣,這麼做是孝順呢?還是照「大家的習慣」,大費周章,將她「救活」過來,繼續受病痛的折磨,說不定狀況比以前更糟,然後在老師能說話之後被她罵個臭頭?哪一種比較孝順呢?

她兒子很聽話,也夠「狠」,依照老師的意願,不採取行動,讓她自然離開,解除痛苦,也是一種做法,卻要接受其他人的壓力和指責,這和真的將她救醒過來,往後要被天天躺在床上的她怪罪,對他來說哪一種較痛苦呢?唉!我們不是當事人,不了解當事人的為難。

(註:幾週之後,老師鼻上插著管子,隨身推著氣氣桶回來上課了,聲音也恢復有力氣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lowee&aid=1999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