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6 00:19:36瀏覽616|回應1|推薦14 | |
有些東西我們太習慣與他一起,就會忽略了他的存在。 平日,我們都很少會想「我」是甚麼這個問題。只有兩種情況,會可能刺激我們想他。第一,當我們某一部份的「我」失去的時候。當面對死亡,無論是自己的還是身邊的人,當失戀甚至與朋友吵架,這個「我」就會因為失去而浮現。其中,死亡是最能夠喚起這個問題。我記得之前我公公死去的時候,我有一種這樣的感覺: 「我」的一部份是在他心裡的,那部份的「我」也隨他而消去。現在這個「我」,沒了他那部份的「我」,我彷彿已不是我。 第二,當我們感到人生的空虛。這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感覺。人生的空虛感,或許在我們狂歡過後,或許在我們感到幸福不可追回的那一剎那,或許在我們觀看大自然而反思人的價值的時候。人的存在究竟是甚麼。而「我」究竟又算甚麼﹖ 可是,對於我來說,「我是怎樣的人」這個問題背後的意義其實是這樣的。 我覺得「Who I am is what I am doing」。如果我們問自己,究竟我是怎樣的人,其實,真正問的是究竟我想做甚麼。如果我們問別人,究竟我是怎樣的人,其實問的是究竟別人看我究竟做過甚麼。同一個問題,問自己還是問別人,背後又有不同的原因。 問自己的,我在這裡不想多說。只說問別人。 我們問別人究竟覺得自己做過甚麼。可能有三個原因: 第一,我們連自己想做甚麼也不知道,所以只好問別人。 其實,大部份別人看自己是怎樣,真的不是那麼重要。只有你自己重視的人的意見,才有份量。而自己希望自己做的事,與別人希望自己做的事,有時又會不同。我自己的意願與別人的意願總是不同的。所以有一個哲學家這樣說過: 這兒的「我」和「你」,真的有太多。我以為我是的那個「我」,我不知道我是的那個「我」,你以為我是的那個「我」。而「你」也是一樣的多。 究竟重視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還是忠於自己,那只靠你當下的感覺抉擇。雖然人與人之間有一種東西叫溝通,或許可以調和自己與別人的期望。可是,溝通的前題是: 雙方都希望了解對方。 只有基於了解的希望,溝通才是可能的。但現實中,又有幾多時候,溝通是真的為了互相了解。語言雖然限制了表達,可是,如果相方是真的渴望互相了解,在包容與諒解的前提下,又有甚麼是解決不了﹖ 可惜的是,願意去了解、包容與諒解的人,已經很少。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別人。「我是怎樣的人」這個問題為什麼這麼重要﹖如果,根本沒有人想去了解。 因此,這個問題我已經很少去想了。 by 小鋮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