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是「我」,因為我有這顆心
2009/02/26 00:12:18瀏覽1162|回應5|推薦7

引用文章換心新科技

串門子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剛巧我又在思考有關Personal Identity的問題,那沒理由不藉此機會借題發揮一下。

 

Personal Identity顧名思義就是有關「我」之所以為「我」的研究。這研究可以化約為兩個簡單的問題:

第一,當我們說「我」的時候,其實指的是甚麼﹖

第二,當我們說幾年前的「我」和今天的「我」其實是同一個「我」時,其實有甚麼根據﹖

 

香港有一條法律是這樣的,一個犯了案的人,如果三十年之內都沒有被起訴,則三十年之後他便不用再為他所犯的事負責。這是一條有趣的法律,當中似乎暗示三十年後的「那個人」,已不是三十年前的「那個」。不討論為什麼一定是三十年,而不是更短或更長的時間,我只想帶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三十年前的那個「他」就不是三十年後的那個﹖這條法律背後似乎對「我」是甚麼有一種假設:「我」之所以為「我」是因為某些性格特徵。我不在此討論這種對「我」之定義有沒有問題,我只想帶出,Personal Identity的問題,其實時時刻刻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回到我看到的那篇文章,我想,當我的心臟,甚至我整個身體被換掉時,「我」還是不是原本的那個「我」﹖若果我們說是,則「我」之所以為「我」,似乎就不於我們有怎樣的身體。而直覺上,又彷彿真的如此。「我」之所以為「我」,似乎是因為「我」有某些獨特的經驗、性格、記憶等心靈層面的事實。

 

關於Identity的問題,自古就有一個說法:

相傳在古希臘的時候,有一隻木船,木船每個星期都會維修一次,一塊舊的木板拆下,而換上新的木板。後來,整隻船的木板都換過新的,那麼這隻船還是不是原本那隻﹖或者你會說是。可是,後來又有人用那些柝下來的舊木板,重新做了一隻一模一樣的船出來,那麼,究竟那一隻木船才是原本那隻﹖是新木板那隻還是舊木板那隻﹖還是根本兩隻都不是﹖

 

可是,「我」之所以為「我」,身體又是不是真的不重要﹖想像一下,有一日我們的腦袋被移送到一個發送器,透過這個發送器我們可以控制到自己的身體,這時候,你會說那一個是「我」呢﹖是發送器內的那個腦袋,還是發送器外的那個「我」﹖如果發送器這時突然壞了,我們的腦袋突然與身體斷絕了聯繫,我們失去了知覺,只餘下漆黑一片的思想和性格,那麼,「我」是否還可以說依然存在﹖

 

我覺得理論上,我們當然可以常常說身體和思想性格是分開的,可是,實際上,「我」之所以為「我」,就一定是指有一個身體和某種思想性格的我。但話說回來,我們的思想性格,其實是不是真的只存於我們的腦袋中呢﹖我有時覺得,心並不單單只是一個器官這般簡單,雖然科學沒有證據顯示,但我總是覺得心是存有一些我們的思想、性格和情感。

by 小鋮 2009年2月25日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kysoul3&aid=2686918

 回應文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elepathy
2009/02/28 14:01

the transference of thought 我猜是大腦感應

東方人所說的mind, 翻譯成心但在西方科學裏指的是brain. 姐姐從philosophy到psychology, 到cognitive science讀來mind其實就是神經心理學裏所指的大腦

就拿天魂弟弟小鋮最近談的戀愛來說好了如果看到女生會怦然心動其實是視覺影像進入腦中刺激引起心臟平滑肌跳動速率加快再傳回大腦告知指揮部心跳變快囉.....當然過程中還有賀爾蒙及腎上腺素等作用還蠻複雜的哩

p.s. 我猜猜看這次回答姐姐的還是小鋮對嗎

天魂(skysoul3) 於 2009-02-28 16:30 回覆:
姊姊、小鋮:我是天魂,又容我插話兩句,呵呵。

無論是大腦感覺還是心靈感覺,”意指”方式不同,但”所指”之”物”,是大同小異啦,對我們彼此認知探討無礙。這種不同學科領域,或地方區域、時代、文化背景,造就所匯集的指稱網絡,是否能替我們對應於我們想指稱之物的一種補綴,以致有助更詳細掌握被指稱之物的內涵廣度呢?如同中、西醫術之間的相互替補,是頗具意義的。

至於小鋮所提到的心靈感應問題,我個人將之理解為一門超心理學(Extrasensory Perception)的研究範疇:會有一種超越感官接觸,可喚之作”腦電波彼此干擾”的交觸場嗎?

再說到意識、感觀與身體的起作用之間的相聯關係,我不得不深深佩服姊姊你的博學多才。姊姊的科學見解非常精闢透徹;然而,誠如我昔往所講,科學必然有存在無法明晰解釋的盲點:就是對於本源性而言。我們可以對一個物理理論作無限性的「為什麼」探問,最終我們必然明白:任何事情都是先果後因。自承尼采的”沒有真理,只有解釋”的哲學改造以來,我們可看到,哲學正正是替這事物背後的含糊性作創造形式的”後架設”。

好像梅洛龐蒂提出”身體發生場”,這類近康德學說的先驗想象力,又彷若生物學角度的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想要說明的是,情境對於我們對感觀或事物認知,是有存在著莫大的起作用關係。好像,我前陣子見著姊姊的肖像,感到心靈為之神往,這未必單純是相中姊姊的模樣好看而已,更可能是,看到姊姊的長相斯文大方,我很自然就聯想:姊姊現實中必然是個溫文嫻雅、極具女人味的大美人,從而才更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哈哈,簡言之,就是”想太多”。

天魂(skysoul3) 於 2009-02-28 16:30 回覆:

小鋮:

姐姐所說的cognitive science,弟弟也有讀過一些。所謂愛的感覺,當然可以用一些科學來解釋(甚麼oxytocin和serotonin)。可是,科學能夠解決到的問題始終有限。簡單地說,科學解答到的都是一些實然(fact)的問題,而不是應然(ought to)的問題。我們縱使可以發明一種愛情藥,控制我們愛的感覺,可是,愛那一個,不愛那一個,這些類似道德倫理的問題,是科學永遠無法解決的。因此,才需要有哲學和文學來補充科學,甚至,如果沒有了哲學和文學,科學都只會淪為無價值意義的純粹工具。

不過,言歸正傳,弟弟所說的心靈感應指的其實是「我們都能夠感知他人的內心世界」。亦即,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對別人的情感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感知。而這種感知主要來自人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不知道姐姐有沒有聽過一種病叫Asperger's syndrome。患這種病的人無法辨識別人甚至自己的情感,他們感覺不到別人的情感,某程度上,弟弟覺得就是與別人的心靈斷絕了感應。

除此之外,弟弟甚至覺得,除了感情能夠同步之外,思想也有可能可以同步。雖然這件事科學還未有證據證明,可是,從一些真實的經驗來看,這些事也不是絕對未曾發生過。

姐姐說的mind,是否就真的只是指brain呢﹖弟弟對這個說法,其實是有點保留的。我始終覺得,所謂mind是一些immaterial的東西。因為,妳可以想像,所謂,mind的東西,如memory和emotion,都可以無限複製出來,可是,mind還包括intetion同will,我想這些東西就未必是psychology同cognitive science完全解釋得到。

天魂(skysoul3) 於 2009-02-28 17:14 回覆:
對我而言,戀愛是一種幻見,愛情是一種生活、習慣。書本才是終身可伴的伴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靈魂在大腦
2009/02/27 23:22
基本上我覺得腦的α、β波是有能量的,就像您說的發射器一樣,可以影響這世界。像急診室在搶救病人時,可用儀器來維持心跳,以保持生命,甚至可換心。但一旦宣佈腦死,病人就等於離開人世。

就宗教上來說,我們使用的這個身體,是來世上學習創造的。如果只有靈體,就無法接受這世界的元素,也無從改變世界。身體雖只是個殼子,但卻有很大的作用力。如果能好好利用在世上每一天,進行如神般的創造,改善世人的生活,便不會白白浪費這美好的來世上學習的機會。
天魂(skysoul3) 於 2009-02-28 00:42 回覆:
那麼好奇的問一問,你信心靈感應的可能嗎﹖我個人是相信的。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換心
2009/02/27 15:36

換左個心都係你,只有換左個大腦先唔係你。要換大腦的邊個到先可以覺得唔係你呢? 這個科學都味搞定。

事實自我不是自我,而是他者。



postsean
你都有睇 ''給非哲學的信''?
2009/02/27 15:17
你都有睇 ''給非哲學的信''?
天魂(skysoul3) 於 2009-02-27 15:36 回覆:
未看過,不過,我本身是哲學的本科生,所以,這些哲學的基本問題,亦曾經有涉獵過。

趙路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非常非常非常好的研究
2009/02/26 16:25

心確實存在於我們的思想

性格與情感

套用中國字(文字學)的角度

"思想""性"與"情感"都有"心"部

甚至連"憤怒""憂慮""悔恨"也都存乎一心啊

而一個人判斷事物是否有價值,值不值得去做

也是從心出發的啊

天魂(skysoul3) 於 2009-02-26 23:56 回覆:
是啊,您這樣說也不是無道理,這就是中國人的文化。可是,如果以西方的文化角度來說,你所指的那些心的東西,其實真正產生的地方是腦啊,而且,還有很多科學證據證明這些說法。而我想指出的一點,說得玄一點,就是雖然科學證明不到心是有「思想」和「感情」,但是從一個超越科學的角度看,我覺得心是有的啊﹗不知您又有沒有這樣覺得呢﹖^^
天魂(skysoul3) 於 2009-02-27 10:01 回覆:
 
趙老師、小鋮:我是此格的另外一位格主,容我插嘴幾話。關於”心、物”,當代西方哲學梅洛龐蒂在他的《知覺現象學》就是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與角色。很精闢啊,我有篇短文,叫《真理之道》,就是引用當中最精彩的一段加以說明和闡釋自己從中的啟發。當代的西方哲學都在大放異彩,歷經二千幾年的理性演進,其中有一種回溯我們東方哲學的高遠思想的勢態。更重點的是,文明科學必然有其盲點所在,世間事物揭蔽同時必然有其重大危機蟄居。藝術、文化以及文字學,擔當的角色將會愈來愈為世人所重視。我的理想,當然是希望致力推行文學運動。
天魂(skysoul3) 於 2009-02-27 10:16 回覆:
補充:我的立場是,無論將來科學如何解剖靈魂學說,我們也得”創造”屬於自己的靈魂;這是人之所為人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