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25 20:22:01瀏覽2231|回應8|推薦99 | |
2013/11/27 15:13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消費|貼心下午茶 草莓是我一個學生的綽號。 平常就很喜歡「吃」的她,對於別人吃啥零食,甚至是誰帶了怎樣菜色的便當都頗感興趣。重點是,她總毫不做作的告訴你她很~想吃一口,我就是喜歡她這點「真」。 今天(星期一)一早草莓就從從包包裡頭掏出一根棉花糖說要送給我吃。 我想應該是她假日去吃喜酒所攢積到的戰利品吧!還特別說:「老師!我怕你不敢吃有顏色的,還特別選這支白色的給你。」嗜吃的她這回倒是挺大方的再從包包裡拿出另兩根綠色跟藍色的棉花糖送給她的姊妹們分享,當然,她也不忘記叮嚀她想吃藍色的那支棉花糖,要姊妹們留一點給她。 不過我的回答恐怕讓她有點傻眼。 當我告訴她:「老師沒吃過棉花糖。」時,她的確是一臉狐疑的問:「老師你沒吃過?」 是啊!我真的沒吃過棉花糖,就猶如她們邊吃邊抱怨的:「小小一支就要25元,很貴!」因為這也是我孩提時候看著鄰居舔著、撕裂著、享受著棉花糖時,寧願吞著口水也不願意買來吃的原因。 或許是我比較會算吧! 在那個很少有機會吃到甜食(糖果)的年代,總覺得那一小湯匙的糖,就能製造出這麼龐大的一支棉花糖,賣這個價錢合理嗎?我真的一直懷疑著。所以,我也三番兩次地用理性告訴自己:「那不值得」。 小時候最期盼的莫過於逢年過節或者是神明誕辰時廟前的野台戲(布袋戲或歌仔戲),那時候除了有包仔粿、紅龜粿可以吃之外,母親也會準備一些「菜炸」給我們當零食。但小孩心中想的、念的、盼的、望的應該都是伸手跟家長要幾個銅板,到廟前廣場逛遍所有的流動攤位,買一些平常很難吃得到的零食,或者玩一些遊戲。菜炸雖然好吃,但也只能是在兩手空空、嘴饞時的候補選擇了。 我就是在那樣的場合遇見了棉花糖。 每每喜歡駐足在棉花糖攤商位子前觀看老闆變魔術;每每看見附近有錢人家裡的孩子人手一支棉花糖;每每盯著他們的背影在廟前廣場穿梭、嬉戲,還互換口味品嚐。但是,我就是沒嚐鮮過任何一口棉花糖的滋味。 長大了,自己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了,但我還是沒買過棉花糖嚐一嚐它的滋味。就算是買給自己的兒女品嚐時,自己也不曾想過要試一試它的口味。 這回,草莓的誘惑還是失敗了,我還是不識棉花糖的滋味。因為放學前,我把那支潔白的棉花糖給了科主任,請她送給她唸小學的女兒。關於像我這樣一個堅持無所謂堅持的人,給喜歡吃的孩子,他們會比我更珍惜,會比給我這樣一位暴殄天物的人來得值得。 小時候吃不起的零食,總會為自己編造一些『我不喜歡吃』、『太貴了』等藉口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自卑。日後長大了,即使已經有能力品嚐,卻成了再也不願意吃的零食。 這是怎樣的一種心理? 附註: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