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14 09:22:23瀏覽243|回應0|推薦33 | |
上巳春浴的習俗,發源于周代水濱祓禊,後由朝廷主持,並專派女巫掌管此事,成爲官定假日。 摘自百度百科 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風俗在漢人文化中漸漸衰微。 摘自維基百科 洗禮(或稱浸禮、聖洗聖事),是一宗教儀式,現普遍指基督教的傳統儀式。 摘自維基百科 上圖是習俗上二月二父母帶小孩理髪的情況,感覺上那兩個小孩並不快樂的,而從這裡也想到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不是也能算是種菩提心,如果望的能是真龍真鳳。 "北方人拿來做屋頂",記得這是最早查閱"菩提樹"留下的印象,不過那是才查字典查到"菩"字時一種叫"菩"的草。 這已在神秀與慧能大師那各四句偈過耳十餘年後了吧,而遮風擋雨的遮擋之下與之上,無意間對於神秀及慧能大師間的差異才稍產生問號,一向的概念是慧能大師高於神秀大師,當然的,雖然當時於遮風擋雨也還未聯及到形而上的寶蓋,包括也沒有那一向鍾鼎與一向山林的那種區分。 從天龍八部裡有掌俗樂的揵躂婆與掌雅樂的緊那羅,某種分別理事是否是某種社會的"一"下的必須分工,不得而知,而傳統中國廟宇上的龍鳳雕飾,是否原意就有護衛某個"一"的價值,而那種分別在某種平等自由中被模糊掉了。 聽起來好象很玄,但事實上,每一個從事過小說創作的人,幾乎都有過同一經驗:計劃在創作過程中,往往無法實踐,會中途突然改變,會有新的意念突然產生,會無法控制自己。金庸寫《天龍八部》之際,一定也出現了這樣的情形。所以結果,才有了這樣一部浩淼如海的小說,已不能在小說中找到某一個人去代表一種什麼意念,而是所有的人交雜在一起,代表了一個總的意念。 目前民主的領導人意向,誰又是較接近完全的一呢?能夠兼理器、國土、有情世界呢?而各為其主的那種龍傳龍,又有傳的出地、人、龍、天的一嗎? 農林漁牧、士農工商的究極又在哪呢?而那個區塊與趨勢又該如何辨別呢?單?戈?曰?丨?曰?l(L)? 而民主的平等自由之前,關於那個黨系統與羽系統的遺學與傳學,相信各黨對對方都有研究,但那種綜的研究就不知道何時才能進行了,而那些受豢養的智庫與沒人領養的鴨庫,在四年一次所謂選戰的循環中,博愛也不知道哪一天才能調鼐成為萬世開太平的聿庫了。 就是韋伯這種認知論的立場,使他與馬克思的觀點大異其趣。韋伯認為,馬克思的作品固然是科學的高度成就,但卻牽連到「最終目的之倫理」(存心倫理、價值倫理、堅信倫理,而有別於責任倫理)。凡是從這種最終目的之倫理者,必然會接受這種整體的、總體的歷史觀。對韋伯而言,科學無法回答「我們要服侍彼此爭執之前神明中的哪一個?」或者「我們必須服侍一個完全不同的神明嗎,祂究竟是誰 ?」這樣的問題 (Weber 1958:153)。也就是科學無從對最終目標、最終關懷的選擇作出明辨與選擇。人一旦對最終目標與最後度懷有所選擇,那麼他已脫離科學的範圍,而進入了倫理、政治的範圈。 摘自洪謙德著《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 —— 當代尖端思想之介紹》第六章 紀登士論馬克思與韋伯 菩提樹在南嶺以北即不能露地生長。長江流域的寺廟多用無患子樹代替菩提樹,而黃河流域的寺廟則多用銀杏樹代替。在中國西北高寒地區,則用丁香代替。例如青海塔爾寺就是用暴馬丁香代替菩提樹,當地稱之為「西海菩提」。 德國柏林的菩提樹下大街,德語爲Unter den Linden;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菩提樹》,德語為Der Lindenbaum。實際上德語的Linde,Lindenbaum是椴樹而非菩提樹,這可能是早期留學生的誤譯,延續至今。 摘自維基百科 理趣? 真理是俱體整體的? 九州人民生活快樂? 地性障礙,空性虛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楞嚴經卷四 初云何忽生此合答 一切諸類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循類。...........彼諸循倫,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達類。...........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迴妄想流轉。不修.......... 楞嚴經卷八 阿難問七趣 國中小學教師需要的教育學分,又為何反而到了大學以上反而不用? 註:圖片網摘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