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23 23:27:54瀏覽259|回應1|推薦27 | |
這是摘自《歌徳評傳》中藉著伏爾泰的詩句,描述一七五五年歌德童年時所發生的里斯本大地震,而編譯者似乎是藉著這個情狀描述了歌德在一個算是安樂的童年環境後,青少年期所以會結識一些輕薄子弟更稍早的社會背景。 第一次見到「浮士德」,是在一些巨大的毀滅性武器旁的服役中,不過忘記了是哪本書中介紹的了,而找到後翻開卻對於那或也算集其一生的巨大缺乏點耐心,是又放下過了段時間,在家中遇見家姐的這冊《歌徳評傳》後才稍微將第一部翻過的,不過也不曉得當時源自何處的某種孤邈感,對於那善與惡的「元」及「試煉」,有種那二十幾年慣性下的難入。 當然的,當時關於自己塵世的習性懺悟的不夠深,而關於「博士」又有種「杞人憂天」的給高個,而到了三十歲初才遇見的天主教「但求免於試練」的禱文,可能又在那種高個下的小我尋找中帶有曾憶及許多忽略了某些被試的關鍵時間,那似乎是某種自來冠於相信下以致對於這些毫無知覺,因此到了當時,包括那「但」與「求」或都帶些誤會那是「理想主義」的,並不符合於那已落後及將面對競逐的普遍世界,包括檢討起「善」與「惡」的線性,似乎都在一種必須得超越的「工具」,而那具體與整體的殘酷工具,理想與虛幻的「犍達婆城」,都仍只在一種「小淨」的「元」與「大魔」的難以轉向的「實存」間且獨卻外,而或在多元的教法、律法與教體、律體的分岐中,關於選民與公民的概念,基本上依然很是矛盾的。 當然的,若從去年卡爾梅克共何國總統伊柳姆日諾夫與物理學家霍金所描述的外星人及外星生物,基本上還是很難理解我們人類各民族的祖先靈魂是如何看待這浩瀚的宇宙及莫測的,以及又是如何發展出各種不同的祭天與祭地的儀軌的。當然的,不曉得是否從小模糊觀念的建立,以及後來對那些模糊的尋找也缺乏恆心,關於天主、天使、祖靈的相信,目前似乎仍遠遠超過外星人,而即便或隱藏有以這些思索的外星人,也帶著堅信他們所崇尚的「人」格,應該或也不離天主、天使、祖靈的「神」格吧,只是那些或都仍不是我所能理解的詳盡與透徹罷了,尤其透過某些公私心輾轉的傳佈,及各各機關公私心力別度的抉擇,平等的選民與浮譽的公民間,化異求同上或就更顯的困難吧,而「浮士德」後的「實士德」又能在哪裡,神貧又如何抗衡魔術般的熱情,與貞節又如何光大詩歌表象下神聖生活的平等核心,於我似乎就很難逃的過關於普遍性在某種權衡者的判斷與對向性超越本份培植間的思索了! 「風塵」、「吹動少年的心」、「紅塵」、「胭脂沾滿了灰」,這首明天會更好認真說來也差不多遇見歌德的同時,而羅大佑先生的曾經譜出雖說是耳孰能詳,然而當時跟這些還是分立沒能有交集的!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