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鏡澄澈無塵
2009/05/01 07:03:27瀏覽775|回應1|推薦17

心鏡澄澈無塵

有個漂亮的女同事,整天愁眉苦臉,彷彿天要倒塌似的。我問她:「為了何事,心不安寧呀!」
她說:「老公到中國大陸經商,我擔心他娶二奶、拋棄我。」
「擔心不能防範事情的發生,只有加速妳的老化,妳去照照鏡子吧!皺紋好像增多了不少。」
第二天,她一見到我就嚷嚷:「怎麼辦啦!鏡子告訴我:我已經不再年輕漂亮了,萬一老公被隔岸的妖精搶走,我的精神病不發作才怪呢!」
「是呀!許多人都處在憂慮當中,把惡劣的情緒隨身帶著走,累積愁緒,所以憂鬱症患者越來越多,心靈永遠與快樂絕緣。」我說:「我告訴妳讓心境安寧、恬適的祕訣。」


鏡外,樂天知命


我一向不照鏡子,不是害怕喪失了青春的光采,見到皺紋纏繞、白髮叢生的老態,攬鏡自照心生悲憐。
我就是我:一個活了半世紀的男人,一百六十公分高,有張娃娃臉和兩顆敏銳的眼睛;鼻子高挺、嘴呈菱形、濃眉大耳。不必照鏡子,我知道自己的長相和內涵。縱使照了鏡子,也不會改變介於最帥和最醜、最窮和最富、最偉大和最渺小之間的現狀。
自知之明,承認事實,接受現狀,就能夠摒除自卑、自大和自憐的毛病││這是我驅除煩惱的人生哲學。
你喜歡照鏡子嗎?千萬別照了鏡子,看到一顆「青春痘」或一條「魚尾紋」就煩惱了。
怎能不煩心呢?一個十三歲的少女,看到鏡中的臉,呢喃地說:「青春痘破壞了我粉嫩的容顏,好醜喔,怎麼辦呢?」
她不煩還好,一煩連睡覺都不安穩,青春痘於是一顆顆接踵而生。
一個三十歲出頭的少婦,剛結婚而已,臉上只多了幾條魚尾紋,她驚慌地跑去找美容師。「如果不再青春貌美了,老公一定不再愛我!」
老化是肉體的自然現象,沒有永不衰老的潘安或西施,何必擔心鏡中的皺紋和白髮。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循環,只要注重養生就好,一個人長得高矮美醜、能活到幾歲?那是天命問題。憎恨它不如欣喜接受它,煩愁只會帶來惡劣的情緒,何必呢!

與其為那一條突然跑來的魚尾紋哀嘆歲月無情,還不如善用生\命中的每一秒,營造有價值的人生。去它的滿頭白髮!去它的滿臉皺紋!說不定一根根、一條條都閃著智慧的光芒,晚景如夕陽般美喔!
短短的生命旅程,如果我們能掌控,就盡心力去完成它;只問耕耘,不必在意收穫。如果屬於天命的問題,那就請把它丟到腦外吧!


鏡中,只容一個我


我教過一個女生,她時時刻刻拿出鏡子,自戀般地望著「自己的影子」,比起讀書和做事要專心百倍。我發現攬鏡自照的人,通常是凝眸專注,與鏡子的「我」對視,沾沾自喜,有如熱戀中的情侶,忘記世俗的一切。
我們的一生,除了無知的童稚歲月,上學之後,國英數理等科目,要學習的功課繁多;等出了社會、結了婚之後,無數的責任更伴著油鹽醬醋茶紛至沓來。
一雙鞋能容納幾隻腳?一顆心能專注多少事務?如果沒有有效的方法去對付繁多的功課和責任,煩惱一定遠比三千髮絲還多。
一個中壯年,上有父母,下有兒女,旁邊望過去還有兄弟和親戚;在職場上還要和上司、下屬、同事、顧客周旋,要如何扮演好這麼多角色呢?要如何做好瑣碎繁雜的工作呢?依我的經驗就是「執一而精」和「活在當下」。
我習慣從前一個情境抽離,把身心完全投入新的情境當中。昨夜和老婆吵架,睡醒之後就忘了;在課堂中面對學生,我就是一個「純老師」的角色,滔滔講課,絕不把吵架的餘緒帶進教室裡。窗外是狂風暴雨,門外是喧嘩吵鬧,只要進到家裡,我就能把風雨和噪音關在屋外。我沒有刻意習佛學禪,但是只要盤腿一坐,頃刻間腦海就能馬上淨空。
在年老的父母前,我就是單純的「兒子」角色,沒讀過書的媽媽再怎麼嘮叨,我就是傾耳聆聽。聆聽只為讓老媽子說個痛快,至於她說的話是不是有採納的價值,我心中自有盤算。難道要以飽讀詩書為傲,引經據典去和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家爭是非、論道理嗎?
在學生面前,我就必須以「老師」的角色演好戲碼:我一定穿著整齊的衣服,認真地授業解惑--所說的每句話要有教育的價值,把他們當成半大不小的孩子去呵護,並且關心他們的健康、家庭和休閒娛樂。
也許要扮演的角色很多,要做的事也數不清,但是請不要唸國文的時候去操心數學的問題;在父母的面前只當「孝順的兒子」,不必去扮演「老師」諄諄教誨的角色。活在當下,只專心在眼前的一件事上;約會時只要享受浪漫的氣氛,不必去理會公司裡明天要完成什麼事。
有如照鏡子一樣專注,全心做好眼前的一件事上,將有想像不到的效率;等一件事完成後,再做另一件事,便能擁有心靈盈實的感覺。不要同時讓太多的角色和事件干擾你的心。鏡中的我,專精執一。


心鏡,明之澄澈


亮晶晶的玻璃明鏡,能夠照容顏、正衣冠;無形的心靈鏡子,卻能照映出我們的思想行為,尤其是誠信與良知。
你說過謊話嗎?謊話騙得了別人,曾經騙過自己嗎?你是一個如佛慈悲的善男信女,還是只說做表面的沽名釣譽者,唬騙或是虛假也許能掩蓋人家的耳目,但心鏡卻會百分百反射出真實的面貌。
把《孝經》背得滾瓜爛熟,在言行上拂逆父母親的人,絕對不是真正的孝子;在佛陀和上帝面前唸經懺悔,在人群中卻諸惡做絕的人,只是偽君子,絕對不是善士;真正的修行者,必須在滾滾紅塵中試煉心性。
我相信真理是一面鏡子,懲惡獎善的神是一面鏡子,我們的作為無所遁形、也無法掩飾;所以我們的心鏡要澄澈明亮,做任何事只問良知,不計得失。
做該做的事,問心無愧而已。人生在世,沒有欺矇詐騙和不孝不義等傷天害德的塵垢,去污穢心鏡,心靈便能擁有毫無牽掛和負擔的寧靜安適。那種怡然自得,絕對不是功名利祿能換取的。
不論是販夫走卒或是高官權貴,一個失德、失信和無恥的人,莫說將來可能遭受「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報應;現在走到那裡,都有一群人咬牙瞪眼、嗤之以鼻、恨不得對他吐一口痰,他的生命價值在哪裡?
我們的任何作為,不論善惡,都不必假他人的耳目來認定功過;縱然欺騙得了人也騙不了天,何況還有一面叫「良知」的明鏡,隨時都在反映事實的真相。
我們勤照玻璃鏡子,是為了整飾容顏或衣裝,使外表亮麗多姿;但更重要的,不要忘記保持心鏡的潔淨無染。因為心鏡不藏汙納垢永遠澄澈,神態就能安穩無憂,走路就無須瞻前顧後了。[2009.05.01發表於更生副刊]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2811&aid=2904195

 回應文章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鏡花水月,虛相在。
2009/05/01 19:26
http://blog.udn.com/mbr8879576/1258315

http://blog.udn.com/mbr8879576/2490518

懇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