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23 23:47:50瀏覽9005|回應5|推薦39 | |
長文寫多了也會累,圖片拍多了更會懶。已不太記述本地餐飲,但是吃得多、總有些感想,就起個新系列 "Short Takes",以文簡圖少的 短篇 形式隨興記些飲食二三事。 台北新店《吉兆》 台北日本料理還真多,老店新秀齊陳、業者前仆後繼投入。 當季食材總一樣、甚至來源也相同(少數供貨商對應數百家店),遇到缺貨、稀少食材,餐廳幾乎得「用搶的」;食客吃些什麼,簡直是貿易商在間接主宰。由於就那麼幾個交錯流派,師傅們手法、菜色亦不遠,家家菜色都有他店的影子,台北日本料理早已大同小異啦!日本料理在台北要做出特色、口碑還真不容易。 此地日本料理必取個日本或聽來日式之名,卻未必有何淵源可循;翻翻雜誌、到日本逛逛便能「帶回個店名」。新店《吉兆》並非日本著名料亭的台北分店,但挑此名稱的時機不太妙:日本吉兆分公司(大阪船場吉兆、已停業,見註)頻頻出包,一下賣過期食品,一下謊報和牛、雞肉產地,竟還回收賸菜再供客。現該連鎖名聲、印象分數大壞;2007 日本票選年度漢字「偽」,也多拜其之賜。外來客如把此店當成日本吉兆... 本來還可能沾光,現在可有點划不來。 所以? 言歸正傳... 新店如何?食材鮮度、季節性無虞,生食菜色大致也沒什麼問題。鯵押壽司(尤其昆布處理功夫)是意外驚喜;鮭魚卵漬得鹹了些、部份海膽明礬味重了些,兩樣即使用於丼飯也難掩缺陷。海膽進貨得靠運氣,名產地也難免有不宜上桌的貨色、師傅只有每盒先嚐一途;鮭卵則可以調整一下。 熟食無論煮物、燒物都還有進步空間:沒煮透的煮物冬瓜(宜在硬、爛之間)、淡而稱不上雅的椀物鯛魚丸、味薄的烤(紅喉)魚,代表熟食火候可再加油、店家高湯可能也需調整。看看年輕師傅群,就不會要求太多了;畢竟,要做出看似無奇、熟度卻恰到好處並入味的一盅「野菜焚合せ」煮物,也是十年功了。 上菜 tempo 雖可以再平均些,但服務親切迅捷、用餐環境也不俗;以新張之店而言,完成度還行,是能吃、可能會再去的店。如能穩定人力、增加料理深度感、持續進步,他日有望躋身一線小型店。 日本料理絕對是台北餐飲的顯赫菜路,於是業內人才流動奇快、人人想當老闆,年輕師傅紛紛提早出師,之後發展如何,就看造化與努力了。 2008‧07(pictures courtesy of uppu) 註: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