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6 15:01:16瀏覽27831|回應10|推薦52 | |
台北一向有不少聯誼會(社)、俱樂部、會所、Club,對於加入這些私人會所,總有些戒心:過去太多倒閉關門大吉、押金血本無歸之例;即使撐得下去,不少會所日漸老化、殘舊畢現,最後連會員也不想去。另一方面,這些會所雖然提供了一個會員專屬空間,但餐飲多半乏善可陳。 風華不再的俱樂部們 已結束者中較可惜的是「金融家俱樂部」(Bankers' Club),其環境頗有英式俱樂部風格、氣氛不俗,以西餐為主的餐飲中規中矩,感受得到管理者努力維持其整體水準。年少初至印象即佳,其後不知為何漸走下坡、終於消失。原址現在換成了《尚林鐵板燒》。 現存者中較可惜的是「圓山聯誼會」,圓山占地廣大、設施齊全、餐飲種類完備,曾經盛極一時。每到週末的蒙古烤肉、賓果遊戲、牛排夜,是許多會員的共同回憶;每年大小餐舞會、池畔晚會更曾是城中盛事。歲月飛逝,主事者幾經調整、又隨政黨輪替更迭,不復昔日盛況;設備老態龍鍾,會員們多只為游泳、打網球前往。 其他有歷史的老會所中,「太平洋聯誼社」由大(市區、陽明山)至小、搬來搬去,如今較像一間一般中菜館。「來來大飯店俱樂部」 隨著飯店幾度易手,現雖存在、但面積讓給台北市應酬新寵《請客樓》許多。一度走下坡的「世貿聯誼會」在新東家接手後,振衰起敝、頗有進展;但也因爭取營收、接了許多非會員生意,可能少了那份專屬感,幾位老會員長輩紛退掉了會籍。稍新一些的俱樂部如「虹頂」似乎有些苦撐,「台北聯誼會」的調性、方向則有所調整。總之,在台商外移、外商銳減、經濟原地踏步乃至實質倒退的年代,此類會所大部份經營辛苦、無甚起色。 ACC 與《Sigis》 這股頹勢中,近期唯一令人刮目相看的應是 American Club in China(ACC)了。ACC 過往會員資格限制嚴,現隨著美商、美僑大減,會員資格寬鬆一些。1968 年成立至今,ACC 雖經歷一段老舊期(尤其 '90 年代以降),但始終有專屬感、管理也算是上軌道。 已近兩年未至 ACC,上回還沒改裝,老舊得有些令人無法聯想昔日風華。近期再至,煥然一新,新開的《Napa Grille》牛排館、《Sigis》義大利菜、有酒窖間的《Rendezvous》酒吧皆舒適雅致;甚至休閒 Casual 的《Terrace》咖啡簡餐都換上了新裝,簡直像個新會所。 Sigis 堪稱十分美式的義大利餐廳(老美總把什麼都 "Americanize" 一番,北美大部份義大利菜實可稱為「義風美菜」),不過菜餚倒沒全失義大利本色。室內、室外空間組合算是台北較少的 "al fresco" 半開放餐廳,氣氛也閒散自在。
On Tap 的比利時 Stella Artois 啤酒蠻適合初夏午後,菜單上義、西式小菜琳瑯滿目,肉類與海鮮從烤花枝、燻干貝到西班牙 Chorizo 腸、義大利風乾火腿,竟有十二種可選;乳酪類由法國 Brie 到義大利 Gorgonzola 也有六種可挑;蔬菜與沾醬由風乾蕃茄青醬到番紅花 Aioli 醬更有十六種之多,這自選(三、六、九樣)自組的 Antipasti / Tapas 拼盤太適合佐酒了。三十四種小菜,足足點了十五種還意猶未盡。 仍陶醉於滿桌小菜,凱撒沙拉、香腸 Pizza、節瓜茄子 Pizza、蘑菇松露燉飯、蛤蜊義大利麵便接踵而來,頗美式的上菜效率。各品大體都不差,義式燉飯有些過稀、收汁未盡;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薄片 Pizza 烤得甚有水準,再次感覺菜色不至於一個勁兒美式。
大家已甚飽,飯後甜點的 Tiramisu 三式不太受歡迎,個人則較喜原味,對百香果、草莓味版本沒太大興趣。酒足飯飽,最回味的仍是那目不暇給的成群小菜、醬汁,個人而言,幾樣小菜、麵包、啤酒足矣。 Sigis 可圈可點,在許多聯誼會西餐、Private Club Food 中已顯出眾,即使放在整個餐飲市場上也會是輕鬆用餐好選擇。至於 ACC,雖然比其香港姐妹會 American Club Hongkong(市區、郊區兩處,九間餐飲設施)規模小多了,但在台北已算極少數餐飲、運動休閒、商務功能齊全且管理良好的俱樂部(而且短期無關門大吉之虞...),也比一箭之遙的圓山聯誼會更有專屬感、更能與時俱進。 2008‧07(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 w/a cell phone camera - & courtesy of ACC) 未成年勿飲酒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