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浪蕩子
2007/09/16 14:05:55瀏覽346|回應0|推薦2

這是3.20.2007自己寫下的分享。今天主日彌撒中,再度提到這個撼動我的小故事,再次拷貝下來,最後,增加今天神父的提醒,祈禱人人能寬恕、慈悲猶如天主般。

~~~~~~~~~~

浪蕩子的故事

~~~~~~~~~~

罪惡和慈悲是對立的。

若說罪惡是無情,

慈悲就是有情。

 

~~~~~~~~~~

 

路加福音裡面有一個浪蕩子回頭的故事。(路十五章11-32節)

故事有些長,卻描述的生動有趣:

一個人有兩個兒子,那小的向父親說:「父親,請把我應得的一分家產給我罷!」

父親遂把產業給他們分開了。

過了不多幾天,小兒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來,就往遠方去了。

他在那裡荒淫度日,耗費他的資財。

當他把所有的都揮霍盡了以後,那地方正遇著大荒年,他便開始窮困起來。

他去投靠一個當地的居民;那人打發他到自己的莊田去放豬。

他恨不能拿豬吃的豆莢來果腹,可是沒有人給他。

他反躬自問:我父親有多少傭工,都口糧豐盛,我在這裡反而要餓死!

我要起身到我父親那裡去,並且要給他說:

「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

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罷!」

他便起身到他父親那裡去了。

他離的還遠遠的時候,他父親就看見了他,動了憐憫的心,

跑上前去,撲到他的脖子上,熱情的親吻他。

兒子向他說:

「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了!」

父親卻吩咐自己的僕人說:

「你們快拿出上等的袍子來給他穿上,

把戒指戴在他手上,

給他腳上穿上鞋,

再把肥牛犢牽來宰了,

我們應吃喝歡宴,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

他們就歡宴起來。

那時,他的長子正在田地裡,

當他回來快到家的時候,

聽見有奏樂及歌舞的歡聲,

遂叫一個僕人過來,

問他是什麼事。

僕人向他說:

「你弟弟回來了,父親因為見他無恙歸來,便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

長子就生氣不肯進去,

他父親遂出來勸解他。

他回答父親說:

「你看,這些年來我服事你,從未違背過你的命令,

而你從未給過我一隻小山羊,讓我同我的朋友們歡宴;

但你這個兒子同娼妓耗盡了你的財產,

他一回來,你倒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

父親給他說:

「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

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應當歡宴喜樂!」

以情的角度,重新閱讀這篇故事:

有情對有情,無情對無情;

有情對絕情,絕情對有情。

 

小兒子在父親尚在人世時提出分家要求,好無情;

父親「遂」將產業分了;是有情。

小兒子拿到家產,立即離開家庭;很絕情。

他淪落到投靠「朋友」去放豬想吃豆莢也不能的處境;是無情對無情、罪有應得;

於是他想起了有情的父親。

 

無情的人,總要在無情環境中,也被無情對待後,

才會被迫停下來,思考「情」的重要,感受「情」的溫暖。

人,在無情的環境裡,才能從「有情」中,尋回自我、自尊。

 

於是小兒子回頭尋找他棄之如屣的親情。

 

這位老爸爸的情,真誠、明顯。

他大老遠一見小兒子的身影,立即動了憐憫之心。

路加形容:他趨前擁抱 ─── 他不是坐著等兒子回來抱歉,而是主動奔跑迎接。

撲上前去,擁抱親吻;

多麼真誠熱烈的迎接。

也不管兒子向他道歉,卻儘管吩咐僕人侍候兒子:

穿上上等衣袍(是榮譽的象徵)、

戒指戴上(是權利的象徵)

再讓他腳上穿上鞋(是自由人的象徵;奴隸沒鞋穿的)

最後再奉上猶太人最大的盛禮,宰殺肥牛犢來舉行歡宴。

 

再看看哥哥這一方面的情。

哥哥因弟弟絕情離去,更不離父親身伴,

服事、也不違背父親的旨意;是有情。

而面對一敗塗地返家的弟弟表示不歡迎的態度;是無情。

哥哥固然有他深藏的委屈:

弟弟取走一半家產,揮霍殆盡;

一回來,父親立即將他兒子的地位恢復,

那是不是意味著弟弟又要回來分這些財產的一半?

有公道,天理嗎?

反之,弟弟稱「父親」,他與父親說話卻直指「你」,有尊敬嗎?

他是真的打從心底愛父親、尊敬父親?是有真情嗎?

可是父親回答他,與弟弟一般,都是說:「孩子,。。。」

父親對他們是一視同仁的有情。

 

再仔細觀察父親的部分,

小兒子一開始無情的提出分家產,父親心底有多傷心?

小兒子絕情的離家時,父親心裡的絕望?

想想如果這樣的事情臨在我們身上,我們的反應會如何?

然後再看到哥哥對自己的無禮,心中的挫敗?

看到兄弟鬩牆的憂傷?

父親的反應是什麼?

他沒有口出惡言,或拳打腳踢,

他說:「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

父親並沒有頭腦昏花,他心裡很明白、很公平。

然後再進一步解釋自己今天如此歡樂是因為:

「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應當歡宴喜樂。」

 

這個有情的父親,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他的表現,如同天主對待我們一般:

有情有義。

 

想到自己的經歷,

在先生告訴我他要回頭,要這個家時,

日記裡寫著:

我的心情猶如浪蕩子回頭時那位父親的心情。

聽到神父這麼傳神仔細的解釋後,

更深刻感受裡面包含的愛與情。

 

對於失而復得,死而復生的回頭人,

給他榮譽、權利、與自由。

我做到慈悲對待了嗎?

 

現在明白,善的循環,

才有真正的回頭人。

否則,

沒有榮譽(不給他台階下),他也不會轉回有情人;

沒有家中的主導權,他還是沒有植入家的根,會隨風飄散;

或身體回來,心不自由,仍在外遊走飄盪;

結果不是他不回來,是我沒有給他機會「落地生根」作個有情人。

 

感謝天主聖言的提醒,

感謝主,

阿們!

~~~~~~~~~~~~~~~

今天,9.16.2007的主日彌撒分享中,神父提醒我們,是我們先背離天主,我們才會跌交犯錯;但是只要我們回頭,再次仰望天主、依靠天主,祂的慈愛寬恕,永遠在那裡接納我們的歸來。

神父更特別提到要我們在生活中學習父親的寬恕、接納。只有口中的寬恕,沒有心中的接納,不是真寬恕。於是我自己又有更加強的想法。

我們寬恕、接納,還要繼續祝福;如同天主祝福我們般。當我們不斷祝福愛我們的人,更學會祝福傷害我們的人、事、物時,才是真寬恕。是不?

願主與我們大家同在。

阿們!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twnz&aid=123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