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廣論消文264
2024/09/10 10:38:29瀏覽15|回應0|推薦0

廣論消文264  264頁12行-265頁9行

日常老和尚第二輪開示

【如《寶鬘論》云:「如所說福德,假說有色相,盡殑伽沙數,世界難容納。此是世尊說,正因亦現成,有情界無量,欲利亦復然。」】

《寶鬘論》告訴我們說:前面所說的布施的福德,假定有形相可以看得見、可以衡量的話,盡恆河沙數的世界都容不下。前面說皈依的福報是三千大千世界都容不下,現在盡恆河沙數的世界都容不下,那是無法想像得大,有這麼大的殊勝利益!這是世尊親口說的。這就是成就一切利樂,自利利他的正因。

【又能障礙捨心增長,增長慳貪能令捨心未生不生,已生退失,所有眷屬及諸資財,先已有者不應攝持,若他施與亦不應受。】

上面所說的那些道理是從正面來說,另外一方面我們現在要修的是捨心,萬一有一些事情會障礙捨心增長,反過來增長慳貪,使你的捨心生不起來,或一生起就退失,譬如眼前放不下的這些東西,那要趕快把它送掉,擺在身邊反而增長你的慳貪。你已經有的都不可以留著,如果說別人來送你的更不應受。理論了解了,事實上也策勵我們,處處地方應當先把布施的心策發起來。

【《攝波羅蜜多論》云:「由何增長慳吝過,或能不令捨心增,虛誑攝持為障礙,菩薩應當盡斷除。若諸能障惠施心,及障真正菩提道,如是財寶或王位,皆非菩薩所應取。」】

布施的根本障礙是慳吝,捨不得自己擁有的東西。現在既然你要布施,對樣樣東西不但沒有一點捨不得,還要至心捨給別人。所以凡是任何會增長慳吝心的東西,都要去破除對它的貪執,這個東西消極的是損害我的捨心,積極的是不能增長我的布施心。由於我們不了解它的真相,為無明所覆,所以明明是虛假欺誑的,而我們卻由於這種虛誑的概念,牢牢地把它攝持著,修學菩薩行的人一定要徹底斷除這種障礙。

這一點平常有太多的機會可以體驗。我歡喜的東西會把它藏起來,人家來要的時候,你立刻就可以感受到心裡的行相就是捨不得,這是對外財而言。另外一種就是我們的內身,這個是更難捨。其實這裡面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見解,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知見作為衡量的標準,難捨財物是無始以來的習氣,而根本還是在見上面,你用正知見從根本拔除,下面就可以做得到,這順便一提。像這種事情我們修學菩薩的人要破除,怎麼破除?第一個重要的是要認得,必定要把以前遮蓋我們的這個錯誤的無明拿掉,拿掉了以後才曉得這是虛假的、欺誑的。   

任何能夠障礙我們布施心、障礙我們的菩提道的財寶地位名譽等等,都不是修學菩薩道的人所應該求的。修學菩薩道一定要走增上生,對增上生而言,這些東西都是需要的,不但是自己要有種種暇滿的人身,跟它相應的財位眷屬等等沒有一樣東西少得了。但是要那些東西的目的是求無上菩提,現在你被它障礙你的菩提道,那就錯了!所以在任何地方我們必定要把握住一個原則,就是正知見,有了正知見就對。否則我們往往在這個地方又要產生種種諍論,比如有人會說這些都不該要的。

如果是修學小乘只求解脫的話,趕快解決問題,增上生的財位眷屬是可以不要;大乘行者不但需要,少了還不行。但是要這些絕對不是為了自己,所以這時候要徹底地了解「我」這個東西是什麼。我們無始以來第一生死大冤家就是這個「我」,所以絕對不是為了我而要這些,對這點要有徹底的了解、認識,這叫--;而這個覺不僅僅是在小範圍之內,要大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要求這樣的一個果位,所以在因地當中要行這樣的布施;要這樣去做的話,一定要有這些圓滿的財寶、王位等,所以這裡辨別得很清楚。我們必須要了解,要這些的目的是為了要成就佛果,如果你得到了以後,卻障礙你的布施心,那萬萬不可以,這就是菩薩戒的根本所在。所以小乘戒是絕對不可以碰錢財的,在大乘戒當中說得很清楚,你要接受供養,可是接受的時候要注意內心的意樂,這是菩薩戒真正難持的地方。形相上騙人、騙自己都容易,但是業一點都不會錯。

【如是行時,若由慳心貪著資具,應念能仁捨一切有而證菩提,我亦誓願隨佛學習。我將身財一切善根,於有情所先已惠施,若我今者仍貪資財而受用者,如同諸象為日所逼,入水洗沐至乾岸已,於地滾倒,見土沾身仍下水洗,次復如前,如是思已當修無貪。】

當我們照前面這樣去布施的時候,如果說生起了慳貪之心,對自己有的資具捨不得,也放不下,心裡面生起這樣的障礙來,那時候我們應該努力提起正念,想想佛陀他怎麼做的?他外捨財,內捨身心,把捨的果報也捨掉,一點都不剩,這個才能證圓滿的果位。

現在我既然了解了,而且立誓守菩薩戒,學菩薩行,怎麼可以慳貪呢?我現在應該怎麼樣呢?應該想:我既然是早已發了這個誓願,也就是菩薩戒,我一定要學菩薩,要將一切自己的內身、外財、以及布施所得的善根,沒有一點餘遺地都施捨給一切有情,而我現在竟然仍舊貪著這些東西,那不是顛倒了嗎?

就像大象在夏天被太陽曬得熱惱得不得了,幸運地找到一個清涼甘露之池,跑下去把身上的泥巴髒垢洗得乾乾淨淨(我們無始以來被貪染等種種煩惱的髒垢黏得不得了,現在了解了以後去修學佛法,靠著三寶的威德得到了這個戒,就是解除了所有的髒垢。)洗乾淨以後再爬出來,到了乾淨的地方,結果又滾在地上沾了一身髒,然後再下去洗。如果這樣的話,你一直在那兒滾,滾來滾去仍舊跳不出輪迴,白費氣力。所以要有這樣的認識和了解,然後根據這個了解思惟觀察,策勵自己,生起真實的對治,如理去行持,那個時候自然而然就可以捨掉慳貪。所以萬一我們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這就是我們應該修的。

【即前論云:「應念諸佛殊勝行,當自立誓思隨學,為除貪著攝持故,以善分別觀察心。我身已施諸眾生,施身果法我亦捨;我若反貪諸外物,如象洗垢非我理。」】

那個時候我們應該憶念十方一切諸佛之所以成佛的原因,他就有這種殊勝的功德和殊勝的行持。想想他之所以這麼好,因為他是這樣做,所以我也發誓要跟他學,把所有為貪著而攝持的種種財物等統統捨掉。現在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懂得了道理以後,把這種道理非常善巧地融會貫通,各方面都了解得非常透徹,質、量、次第,整個內容根本何在、如何圓滿,都把握住了,不斷地去深入思惟,把這個道理拿來運用在自己內心上面去觀察,好的則勸勉增上;壞的馬上把它淨除,這樣子步步提升。

就像前面的比喻,我自己的身體,我所有的東西,以及布施以後感得的果報,統統已經捨掉了,既然這樣我還反而貪著外面這些東西的話,那真是顛倒極了。

【如是多思能捨勝利,若能引發廣大歡喜;及多思惟攝持過患,若能引發極大怖畏,則能任運生惠施心。】

下面就是把怎麼樣策發我們布施,最善巧最殊勝的方法總結起來。這裡講的勝利不是普通打仗的勝利,它的殊勝也不是普通的殊勝喔!那簡直是無可比擬的。

昨天晚上有位同學來問我:《華嚴經》上面提到普賢菩薩讚歎諸佛的功德,說假使十方無量無邊的佛,讚歎不可說不可說的時間,對於佛的功德還是說不完,他就無法想像佛的功德真有這樣大嗎?千真萬確!不要說我們凡夫不可能,佛這麼了不起,要來讚歎佛的功德都讚說不盡。因為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是限在一個量當中,再怎麼想都沒有辦法超脫一定的範圍,所以無量無限的法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境界,我們無法想像,你能夠想多大,它總歸比你想得還大,還不曉得大多少,這個利益是這樣的殊勝。   

我們要經常思惟觀察,否則眼前一點點小小的好處,就把你沾住了,那個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那個好處擴大加深放遠,千萬不要被眼前這個小的地方沾住了。並不是叫我們放棄利益,相反的正因為要得到利益,所以要認得利益的真假。眼前那些利益是假的,一點點小利卻害了你;應當求大的、深遠的利益,而且這個利益是無量無邊的,這才是真正殊勝的利益。然後根據這個認識多思惟觀察,否則宿世的業力,隨時隨地會現起來掩蓋著你,你跟著這個老習氣就又跑掉了。

能夠多思惟觀察的話,本來你對眼前一點小的事情都這麼喜好貪著,現在有這麼大的殊勝利益,當然更會啟發我們的大歡喜;有這樣的大歡喜,做起事情來就起勁了。眼前為一點點的小好處忙得不得了,人家給了我們一點障礙,就要跟人家吵架乃至於拼命,現在能得到這麼大的利益,在任何情況之下,你都會去拼命,這時要發精進就很容易了,這是第一個道理。

反過來,你不捨而去攝持它,結果眼前就有絕大的害處,而且後患無窮。所以不管眼前、將來,都會產生大恐怖,兩者一比較之後,不要人家來勸你,自然而然你一定會生起這個心,乃至於人家勸你不要布施,你也絕對做不到。   

佛經上面有很多典型的公案,佛陀在因地當中是捨頭目腦髓的,有一生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國王,有人要來侵略,結果他就把國家送給別人了!乃至於有人來要他的頭、眼睛。施千頭王的那個公案,就是有人來要頭,他就要把頭送給人家。很多人都以種種的理由勸阻他,而他說:「我多生多劫得到過很多人身,卻一直為了自己忙,拼命保護這個東西,結果它偏偏把我送下地獄去,現在我了解了絕對不再做這種事,決心把它送給別人。你們千萬不要只為自己打算,我已經努力這麼多生了,現在這個時候,豈可以停止?我這一生的目的,就是這樣!」然後不管人家怎麼勸,怎麼阻礙,後來還是把頭送給別人。

當然我們剛開始第一步做不到,也不應該這樣做,後面會說得很清楚,現在應該做的是多思惟觀察布施度(注意這個度字)殊勝的利益,以及不布施貪著攝持的禍害,對這個道理確定有了認識以後,布施的心自然就任運生起來了。   

有位同修最近很用功,我看了非常歡喜讚歎,他說:「好的時候的確很好,但是壞的時候,就很難抵擋。」他也就這樣熬住了,努力地衝,結果實在感覺很辛苦。我想在座很多同修都有這個經驗,高興的時候固然很好,低潮的時候,你要想突破,儘管在這個環境中,上面有師長帶領著,周圍是同學,再加上頭剃得光光的,也沒辦法跑出去放肆一下,逼在那裡覺得很辛苦。其實這個地方非常地善巧,它真正重要的就是外面的形相可以幫助我們。譬如說在這個環境當中,你要想放縱一點,上面有師長、周圍有同學,乃至於你跑出去,馬路上的人一看,你頭剃得光光的穿著和尚衣服,怎麼跑到這個地方來了!所以外在環境是有幫助我們的力量,而且對我們非常重要,尤其是初機修學,但是最主要的還是你內心的正知見,正知見太重要了。   

我自己苦了一二十年,現在才多多少少體會到一點,這個味道真美,可以說嚐到了甜頭,一旦嚐到這個甜頭,別的什麼東西你都不要了。我現在的情況,你們也看得出來,我這個身體,實在是有氣無力,如果早課用一點力的話,上課就沒氣。腸胃也不好,少吃了到傍晚就冷得要命,氣力也沒有了,多吃了,肚子又脹、又難過,經常都處在這種情況下;背脊骨又受了傷,一直在酸、痛。如果在以前的話,我自己曉得,一定是挺不起來,躺在床上哼啊哈啊,到處找醫生,求藥方;現在就不一樣了。好處從哪裡來的呢?佛陀!的的確確現在愈是碰到這種情況,精進的心愈強,馬上感覺到這個是業感緣起,我多生多劫以來就為這個身體忙,忙了半天不但沒有保護我,沒有一點好處,反而讓我造了很多惡業。結果到了這一生,我已經懂得了佛法,還是要感得這個業報,這個東西多可怕,它現在又來了,這是個善知識喔!要趕快精進。但是現在肚子一下脹、一下飽,氣也沒有,頭也痛,我的確是莫奈何你。我今天談不到學菩薩,但我認得了你,我的心就不屈服,不再為你做奴隸,不再忙你的事情,你也莫奈何我。宿生造了這個惡業,今天感得這樣的果報,什麼時候要走,那是莫可奈何的事情,就是如此因感如此果啊!趁這口氣還沒有斷的時候,我要盡量地利用它。今天多拜一拜佛,多跟同學講一點,至少下一世我可以少一點這種痛苦吧!佛陀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這個知見本身太重要了,平常支撐我的就是這個。所以我想到這裡真歡喜啊,過了一下頭不痛了,氣也來了,當然,實際上因為身體虛,講完了以後等一下又會痛,不過痛也沒有關係,我就是躺在那裡也要去想它。所以儘管身上是苦的,心裡卻是快樂的。對身體的苦,你了解得很清楚的話,那個苦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當然這是小苦,大苦老實說我也還擋不住,但如果能夠真的這樣努力不斷地去做的話,生生增上,那個大苦就會慢慢減輕了,這是第一個。**

第二,我想這個經驗大家都有的,本來一點小小的不如意,如果心裡面一直想,會越想越難過,越想越氣,想到後來,把你自己纏在這裡幾天幾夜睡不著覺,其實想開了實在沒有什麼事情啊!   

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真正重要的,就在知見。如果真的能夠了解了這個法的殊勝利益,一碰見任何情況,就隨時能夠善巧地利用。這樣會有一種特別的好處,剛才說同樣布施,世間的人布施了以後結果是三世怨,現在你能夠了解這種偏差而更進一層依正知見去做的話,沒病的時候固然開心,有病更開心。所以最近為什麼我們這裡有明顯的改善,我以前經過那麼多地方,很少看到幾十個人在一起,大家都以全部精神努力這樣去做,為什麼?因為他心理上了解,我這樣去忙,才是真正為了我自己。要不然像以前的話好像我多掃了一下地,多做一點事情,然後看見別人在那兒偷懶,心裡面就是放不下,這種心情自然而然就減少,乃至於消失掉了。乃至於你多做了反而會覺得是多賺了一些資糧,所以你越做是越歡喜,還會有煩惱嗎?沒有啦!

佛法真是巧妙啊!你不是要度眾生嗎?不是要救自己嗎?乃至於說我們要求往生,要積功德,俯拾皆是啊!我們想要念到一心不亂,可是偏偏心裡亂糟糟的,不能集中起來,原因就是要忙這麼多事情。現在你懂得這個道理以後,去忙這些事情是隨時增長功德,再拿這個功德來迴向往生,品位還不低喔,這不是很簡單嗎?就算不迴向往生,在這個生死當中行菩薩道更好,到淨土修一百年不如這裡修一天。所以整個的關鍵不在形相或方法上面,而在你的知見上,如何運用正知見去轉過來,能夠轉則善法任運而生。現在這個地方講的是惠施心,也同樣自然而然就會生起;否則如果對這個概念不認識的話,儘管苦苦地去弄,就算有一點效果,但是不大。**   

正知見和環境的保護兩方面要雙管齊下,不要以為懂得道理就好了,其他的形相不管了,我們是初機剛開始,這些大話說起來沒有用。坐在這裡講可以,不要說你們如何,就是我,講得頭頭是道,好的時候還好,如果在壞的環境當中,還是把善法忘得乾乾淨淨,何況是諸位!諸位當中有好的固然好,但是一般的同學大家都有這個經驗,聽的時候很來勁,眼睛瞪得大大的,耳朵豎得直直的,書本一合,還是跟著無始以來的習性流轉,那就要靠環境的保護,所以說一定是雙管齊下,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so168&aid=18101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