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廣論消文268
2024/09/12 13:17:03瀏覽91|回應0|推薦0

廣論消文268  269頁第9行-270頁第9行

次當斷除何等意樂中,無惡見取意樂者,謂念布施全無果報,及念殺害而行惠施以為正法,或計瑞相吉祥而施,或念唯由布施圓滿,便證世間出世離欲,莫如是施。

 二、財施時,應該要斷除的意樂,有十種:

1.無惡見取意樂:有些人認為布施沒有果報、或者以為殺生而行布施才是正法、或認為要等種種吉兆出現才布施、或者認為只要圓滿布施,就可以證得世間、出世間的厭離心等等,以上都是不正確的惡見,應予斷除。

當無高舉意樂者,謂不毀求者,不為勝他。亦不施已而起憍慢,謂我能施餘則不爾。

2.無高舉意樂:是指應以謙下之心行布施。不可輕毀辱罵來求者,或基於好勝心、為了超勝他人而布施。也不應帶著憍慢心布施,認為自己做得到,別人做不到。

《清淨業障經》說,「若諸異生行布施時,於諸慳便生不信,他發憤恚而墮地獄,故於布施而為障礙。」又說:「守護戒時毀訾犯戒,令多有情起不信心,他由不信而墮惡趣,住忍等時毀訾安住,此等逆品故障戒等。」

3.無瞋恚意樂:《清淨業障經》說:「自己行善布施,卻瞧不起小氣的人,因此使他人對正法不生信心、乃至引發瞋恚而墮地獄;此種意樂不正的過失會在將來自己布施時出現障礙。」又說:「持戒也是這樣。若自己持守戒律,卻指責犯戒的人,這也會使其他有情對三寶生起不信之心而墮落惡趣;或自己修忍時,卻對別人不能安住忍辱產生訾毀心,這些逆品都會障礙持戒清淨。

故當如《無量功德讚》說而行。如云:「汝聞慧大時,未嘗自讚歎,餘少德眾生,亦曾高恭敬,自住功德時,取自微惡行。」

4.無自讚毀他意樂:應當依照《無量功德讚》所說的去做。如說:「如果自己能多聞具慧,就一定不會自讚毀他,即使面對德行低劣的眾生,也心懷恭敬;安住體察自身功德時,亦能記取自己的微小過失。」

當無依止意樂者,謂不望名稱而行惠施。

5.無依止意樂:是指並非為了獲得好名聲而行布施。

當無怯弱意樂者,謂施前歡喜,施時心淨,施後無悔。聞諸菩薩廣大施時,莫自輕蔑恐怖退弱,增長勇悍。

6.無怯弱意樂:是說布施前歡喜踴躍,布施時內心清淨,布施後心不後悔。聽到菩薩廣大行施,不會退縮恐懼、自慚形穢,反而應更加勇悍好樂。

當無背棄意樂者,謂於親怨及諸中庸不隨朋黨,悲心而施。

7.無背棄意樂:面對親眷、怨敵、中庸者一視同仁。沒有朋黨之分,一律以悲心平等布施。

當無望報意樂者,謂非望他報恩而施,觀諸眾生缺乏安樂,愛火所燒,無除苦力本性苦故。

8.無望報意樂:是指並非為了寄望他人報恩而布施,而是看到眾生缺乏安樂,被貪愛之火焚燒、又沒有能力去除煩惱,恒常流轉在本性是苦的輪迴中,對此真正發起要利益眾生的心。

當無希望異熟意樂者,謂不希望後世異熟身財圓滿,觀一切行悉無堅實,無上菩提有勝利故非破現前希此諸果,是破唯以三界身財為所欲得。

9.無希望異熟意樂:布施時,並非為了來生圓滿的身、財、異熟果報,而是為了無上菩提的究竟利益,因為了解一切有漏之樂都是不實在的道理。這也不是說不希求現前增上生的果報,而是要破除只想求三界身財有漏之樂的心態。

復次當無邪命意樂,謂念行施為國王等知其能施,而起敬事不應慮貧而不行施。

10.無邪命意樂:布施時,應該遠離想要讓國王或上位者知道自己行施,藉此獲得樂善好施的美名,以便得到恭敬承事。這種欺世盜名的布施心念,叫做具邪命意樂。另外,不要怕布施後會變窮,因而不敢放手去做。

又於乞者無欺誑心,不喜忿恚,心行散亂。乞者來作種種邪行應無厭患。雖見乞者欺詐等過,無宣布心。從別別施生別別果,深忍而施不為他動。

除了前面所說,還應避免對乞者有欺誑心、不喜心、忿恚心和散亂心。即使乞者曾經做過種種邪命不法的事情,也不要對他心生厭患而不布施;即使看到乞者犯下欺詐等過失,也不要四處宣揚。要知道,以別別不同的心態去布施,就會感得別別不同的果報。菩薩行者對此應深生勝解,內心深忍不為外境所動,努力修學布施波羅蜜多。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so168&aid=1810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