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虎队效应
2010/02/18 19:29:32瀏覽2341|回應28|推薦6

小虎队效应--哥听的不是歌,是怀旧。。。

关于中日东海之争,本还有一篇正在构思中。但恰值春节期间,总得写些过年应景的文章。

老师说:开春以后,再开始工作。。。


年三十晚的子夜刚过不久,我就在我的表侄女,一个“70后”的博客里,读到这一段: 

【然而, 最感动的还是再聚首的小虎队的舞步、手式、歌声。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唱起那些印在心底的旋律。无论经过多少跌跌撞撞的岁月也不会忘记那些想要勇敢向天空大声地呼唤说声我爱你的日子,那些迎着风声越高歌声越高亢的日子,那些尽情摇摆、散发光彩的日子。小虎队已老, (我那)虽然被岁月磨砺成寒铁的心,也在这一刻潸然泪下。这一段有关"年轻、健康、清新" 的青春的回忆,已经只可被怀旧,永无复制的可能。】 

读后我略感诧异:表侄女在国内也已工作十多年,如今已是单位里挑大梁的骨干中坚,属于百练成钢、百毒不侵的人物,却为了这种“天真浪漫的儿童歌曲”伤感落泪? 

对于小虎队我本了解不多,因小虎队在大陆红火时我已离开中国。只是后来从一些新闻报导中知道了有这么一个组合,是大陆青少年的偶像。 

当时我并没往深里思考。刚好又读了韩寒的博文《春天的故事》,于是作为半调侃,摘了该文的其中一段在我表侄女的文下留言:

【看到博主这一句:“小虎队已老,虽然被岁月磨砺成寒铁的心,也在这一刻潸然泪下。” 

韩寒的《春天的故事》也提及: 

“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亚克西》的登场。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爷爷奶奶都被触动了--他们恍惚以为自己穿越回了用粮票的年代。他们看亚克西好比我们看小虎队,都是时光倒退二十年。” 

不同的人为不同的场景回忆感慨。。。 

小虎队真的“老”了吗?那。。。粮票老不老?】 

然而,随着网络上的文章、评论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我才知道:小虎队的这次重现舞台,不仅只是为大家带来了久违的歌声那么简单--对一部分人来说,带来的心理震撼冲击,远超过了歌曲本身。 

下面这一段,首先揭开了“震撼”的奥秘: 

【当三个帅哥变成爸爸级别的“奔4”的中年帅哥时,我们知道:那些属于70后全篇,80后前奏的人们的青春一去不复返了。或许,只有在春晚的舞台才能再次领略那曾经被哼唱着度过青涩岁月的歌曲。或许他们现在跳得不劲爆了,或许唱得会有些沧桑了,但是我们有了那种感觉就足够了!《爱》、《蝴蝶飞呀》、《青苹果乐园》,这些歌曲将会成为今年春晚最煽情的回忆。】 

而这一段说得更直白: 

【原来大家都在小虎队里找自己,找我们曾经的简单的快乐,找我们的年少时光,找我们的青涩的友情和自以为是的爱情,找我们的简单生活。。。只因小虎队是和我们一起成长的。所以看见他们,就像看见我们自己。。。】 

这是一个类似“睹物思情”的效应--要的就是原班人马、原唱歌曲,借以唤起尘封的记忆。这记忆里有一些是刻骨铭心的:青涩岁月,铁杆哥们,初恋情人。。。 

有报道说,当小虎队在央视大厅排练时,有一位央视工作人员在旁边突然哭出来,弄得小虎队手足无措,不明所以。后来才知道,这位哭者当年是看着小虎队的演出长大的。 

为一探究竟,我上网去观看了小虎队在春晚的演出。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听小虎队的歌。当然顺带知道了这原来是一个三人组合: 

霹靂虎 吳奇隆(1970年)
小帥虎 陳志朋(1971年)
乖乖虎 蘇有朋(1973年) 

小虎队在春晚演出的曲目名字,叫《再聚首》。 

“再聚首”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浓的内心感慨。很容易引发伤感,让人联想起“一失足铸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看过他们的演出后,我没觉得对自己产生什么震撼。 

一般来说,一首歌曲或一个歌手要能震撼到我,应该要有下列两个条件之一: 

1。要么是与我同时代的歌手唱当年的歌,借以唤起久违的回忆,就像小虎队之于70后、80后。 

我那个时代的歌手是李双江,李谷一,蒋大为,彭丽媛等。这些人如今已是“奔六”的人了,基本上退出了歌唱舞台。 

2。要么是所唱的歌曲以及唱法合我的口味--抒情悠扬的民歌。举个例子:雷佳应该算是80后歌手,但她的演唱风格和挑选曲目我却很欣赏。几年前我在网络上因偶然原因第一次听到她的演唱,歌名是《芦花》,当时惊为天人。尤其是结尾的那句“早戴红花报春回”,高音拖得长,气又足,完美的High C! 

显然小虎队的风格不属于我所喜爱的类型。这本也没什么--各花入各眼么。 

撇开歌曲风格,有一点我必须指出:小虎队春晚演出,极为认真敬业。 

小虎队的演唱方式,是连唱带跳,有些蹦高加劈腿的高难度动作,不是一般人未加训练就能做到的。这在小虎们二十岁时,没有问题。然而在他们四十岁或“奔四”的年龄时,却难能可贵了。按网络上的说法:从当年苗条的小虎变成了今天膘肥肚壮的老虎--尽管演得气喘吁吁,却丝毫不偷工减料。 

我感觉:小虎队的认真敬业,不仅是意在春晚演好,还有一点,就是不能辜负那些当年的狂热崇拜者,要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待。 

当我观看时,注意到一个特点:演播大厅里观众的反应。 

观众里的一部分大约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却表现得极为动情。他们从头到尾,跟着小虎队的歌唱,一边拍手,一边大声跟唱--从他们张嘴的幅度即可得知。而且,还跟着歌曲节奏,让自己的身体“尽情摇摆”,宛如一棵棵青苹果树! 

被挑选进演播大厅的观众,定然事前已被告知一系列“清规戒律”,比如必须配合导演组的统一指挥,该鼓掌时就得鼓掌,该安静时就得安静。。。等等。但作出如此近乎失态的反应,应该是超出导演组的要求,只能是一种忘情的投入。 

抱着探索人的共性的兴趣,我开始在网上搜索有关小虎队春晚演出的意见反馈。这一搜索不得了--简直有如洪水泛滥! 

本只想挑几条读读就算了,谁知一读之下,欲罢不能!几乎每条都是发自内心的,极为真挚! 

最后读了大约七千多条。虽颇为辛苦,但内心受到的震撼却非同一般--当我看小虎队出现在春晚,听他们演唱,没什么特别感觉,但读那些“带血”的意见评论,却差点掉泪! 

这已经超出了歌曲风格或口味的讨论了,而是进入了揭示人的共性:怀旧、情感--“风雨故人来”的激动,加上同时找到“故己”的意外! 

由此联想到许多。。。 

首先,这次小虎队春晚演出之后所产生的“小虎队效应”,应是导演组不曾料到的,也是当局始料未及的。 

当然这“小虎队效应”是不涉“政治正确”或“政治不正确”的议题--小虎队既不是替中国政府充当政治宣传工具,也不是与政府唱反调。他们只是唱着一些在那个年龄所本能喜爱的歌曲:阳光、励志、向上,歌曲内容直观易懂。 

当年小虎队在大陆火爆之时,整个社会包括当局都注意到了这个狂热现像。虽然小虎队所唱的,并非当局所要刻意引导的意识形态,但也不是相冲突的。因此当局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既不鼓励,也不硬性禁止。也许是认为这仅属于少年人的短期狂热症,就像发高烧一样,持续不了多久。 

然而,通过这次“小虎队效应”,大家才惊觉:这种自发的、符合天性的追求,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纵然二十年后,仍不会磨灭,仍会爆发出来。 

引用网络上的一条评论:

 【我是79年的。心中的小虎队,心中的懵懂岁月!现在已经长大了,可是还清晰地记得年少时纯纯地唱小虎队歌曲的样子。励志、向上、充满阳光的味道,比教科书更有感染力的正面引导,那就是我们的小虎队。】 

我觉得,教育部门应该深思:对小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思想上的教育,是否不应太过抽象?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急于教导小孩子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急于把“解放全人类”的重担放在小学生身上。。。等过了二十年再来看这些当年的小学生,所谓的“理想教育”会否像小虎队给他们的烙印这么深刻呢? 

其次,“小虎队效应”是大面积的、空前的。 

70后、80后这两代,对小虎队的狂热占压倒性优势。到90后除了还有一部分小虎队粉丝,却又有新的偶像了--快女,诸如“春哥”、“曾爷”什么的。然而在70后之前呢? 

在我那一代,没有追星族,没有偶像。 

当然,要分析起来,人们第一想到的是其时当局的禁止。那时什么事都要讲个政治挂帅,就连不红不黑的都不允许存在,说是“小资产阶级的颓废”。 

那除了政治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因素没有? 

我觉得还有,那就是当时的生存环境条件无法同后来的相比。与今天相较,我那一代的大部分人当时只能算为“活着”。俗话说:饱暖思瘾欲。要想树立偶像、追星过瘾,也得先饱暖了再说啊。。。 

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有一句台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小小年纪就要有一种求生的忧患意识,比起现在的孩子,同龄的我们那时比较“懂事”。。。 

yichun兄在观看2008奥运后写的《天籁》一文,其中有这一段: 

【这代表历史包袱对年轻一代已失去意义,反而凸显年轻一辈的健康,祖国真的走出苦难,使他们终于也能享受孤陋寡闻的特权,安享无知的樂趣。】 

我读后很感慨:啊,祖国真的走出苦难,使他们终于也能享受追星的特权,安享当粉丝的樂趣。 

已看了许多关于怀念小虎队的文章,都写得很感人。我只挑出几篇写得比较真挚的附在最后。 

*************************

《庚寅岁初的温暖——永恒的小虎队》
--大帥 

   刚结束了除夕夜的盼春,刚迎来了庚寅年的新春,刚品味了中央台的春晚,刚温习了小虎队的青春。

 

 

在记忆中,有些经典始终无可取代、无法超越。自小时候起,年年看春晚,却从未因为某个节目而心跳加速。当一个多月前,得知小虎队将要亮相央视春晚的消息时,我心里便开始了对春晚的念想——我想看小虎队,我很想看小虎队,我很想看阔别已久的三个人重聚首的小虎队——我必须要看小虎队。 

    除夕夜,小虎队在22:10如约亮相。奇隆、志鹏和有朋,身着白衣的三只小虎通过升降台缓缓出现在舞台中央。耳边响起了那首熟悉的《爱》,现场霎时沸腾起来。此刻,所有的掌声和欢呼声都是送给这个曾经年轻而又永远经典的组合——小虎队,他们依旧活力十足,依旧魅力无限。 

    这次春晚,我对小虎队的关注和期盼远超过任何一个节目,一首歌曲总会让人回想起一些事情、一个时期甚至一个时代,小虎队的作品就是这样。经典的《爱》的手语曾在年少的我们中间广为流传,欢快的《蝴蝶飞啊》的旋律时至今日也在为我们广为传唱,动感的《青苹果乐园》的优雅舞步更是曾被无数的80后广为学习,伤感的《放心去飞》的歌词曾见证过多少分别时的友谊。今天,我是一直紧攥着拳头看完小虎队的表演的,因为他们让我打心眼儿里感到温暖,感到有力量。他们唤醒了我年少的美好回忆,他们让我们中国的80后在那几分钟里感觉到这个世界都在欣赏我们。对我来说,如果能有一个歌手或是一个组合能够代表我们的时代的话,无可争议,是小虎队。 

    记得小时候,我屋子里的白墙上挂满了我贴的明星海报。当时自己对明星没有概念,对追星更是无从谈起。记事儿后第一个喜欢的电视人物就是小虎队--帅气、阳光,歌唱得好,舞跳的棒,风靡于我们这帮孩儿们之中。我人生第一首能完整唱下来的流行歌曲是《爱》,只是因为单纯地迷恋。迷恋三个小伙儿,迷恋优雅的手语,迷恋轻快的节奏,迷恋动人的词藻。印象很清晰的是:小时候每次去理发店理发,总觉得那是一个特时髦的场所,因为有各种明星的画报和发型杂志,有录音机播放当时最火最红的流行歌曲,小虎队就是那些各种明星中的最佳范例。每次剪发之前,妈妈都会告诉剪发的阿姨,孩子特别喜欢小虎队,你给他剪那仨孩子的发型,哪个都行。一年一年地长大,自己也有了审美观,对自己发型的要求也开始逐渐提高,然而,当后来自己去剪发的时候,每一次还是会习惯性地告诉阿姨要比照着小虎队里谁谁谁的发型剪。在理发的过程中不时地也会开始指指点点了,剪完头发还一定要将墙上小虎队的海报和镜子里的自己比一比,觉得基本挺像了,才会乐得屁颠屁颠地掏出几块钱。现在想想,小虎队竟然是我时尚流行课的启蒙老师。 

    儿时的纯真记忆在今天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儿时的美好感动在小虎队的表演中得以重温。短短的几分钟,是我感觉中和春晚距离最近的几分钟。还是喜欢称已过而立之年的三只“大虎”为“小虎”。我们的童年记忆里塞满了他们的音符,我们在长大,他们也在成熟。然而,不变的却是我们80后和他们之间的心灵默契。所以,在我的眼里,即便是四、五十岁的他们也还是永远的小虎队。我想了想,如果有一天当我们这代人都上了年纪了,还会不会有人想起曾经感动过无数我们的小虎队?我想会的。并且到那时,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温暖,我们将贮存更多的美好记忆。 

    就在这次春晚之前,我每天都会坚持关注央视的新闻报道,着重关注春晚的跟踪报道。小虎队的两次彩排在央视的新闻报道中出现过两次,还有一些幕后的采访故事。在电视上看不够还要到网上找视频,半分钟不到的视频介绍我会不厌其烦看了又看。看过有朋落泪,心里虽然黯然,却知道该如何守护心底最美好的那份纯真和温暖。 

    小虎哥们,也许当年的分别是情非得已,也许期待的重组是遥遥无期,但是你们永远都不会孤独,因为你们有强大的后方在力挺你们。你们中的每一个,都是我们这代人的骄傲,我们这代人的榜样。我们非常愿意守护好这份感情,和在这庚寅岁初你们带给我们的温暖,陪着你们,一路勇敢地走下去! 

    黎明将至,略显疲惫,眼神迷离,心却温暖。

 
小虎队儿忠实的小粉丝儿

庚寅年 大年初一 凌晨 

************************************

 

《小虎队,给我珍贵的五分钟!》
--goodnoni

 

 

 

  作为马上就要30岁的人,小虎队对于我来说也许更多的记忆是当年跟着哥哥用录像带录下他们的舞台表演和MTV,然后对着电视机一遍一遍模仿《爱》里面的手语。记得前段时间和朋友去卡拉OK,当把差不多朗朗上口的那些歌狂飙了几个小时以后,突然想起了这首《爱》。惊诧自己时隔这么长时间第一次用麦克唱出这首歌居然不用看歌词,扔掉麦克腾出两只手,居然可以做出那多少年不曾做过的手语!那个时刻,感觉好像要流出泪来~~ 

  昨天的那珍贵的五分钟,其实很长一段时间的铺天盖地的报道和春晚前一两天曝光的彩排照已经让我大概知道了他们的服装、风格和曲目,但是没有想到,当三个已不再年轻的男人依旧青春逼人地升上舞台时,当熟悉的前奏曲响起的时候,我的眼泪仍旧不顾一切地冲出了眼眶。脑子里其实没有在想什么具体的事情,也没有像有些小说里写的“记忆的画卷缓缓展开”。就是那几个音符和这熟悉的三个小虎的站位就让我身体里记忆的细胞通通活了过来。 

  五分钟太短暂了,真的像烟花一样,太短太短了!熟悉的动作,熟悉的造型,几乎可以倒背如流的歌词,这才叫作经典,这种经典是和我们这一代人那无忧的童年和青少年一起凝固在我们生命中的。也许因为当时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有太多太多的娱乐明星,有太多太多的娱乐方式,有太多太多的忧郁颓废伤感的调调,倒是让小虎队这样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明星在我们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印记与我们的青春有关。 

  记忆中的,永远是经典的。与其说我们怀念小虎队,不如说我们怀念曾经的纯真年代,怀念曾经的朋友,曾经的学校和曾经的生活中简单的快乐和感动。不论小虎队是否可以重组,或者是否可以再开演唱会,我想在他们的生命中,也有我们这些简简单单的歌迷们的存在;在我们的生命中,他们也将永远是鲜活的,永不会褪色! 

  祝愿所有被小虎队感动着的人们永远年轻、快乐! 

  祝愿我们的小虎队永远青春! 

  祝福大家~~~

 

 

 

*************************

 

《小虎队,我为你流泪尖叫》
--夏安末

 

 

那个属于他们,也属于我们的时代,就这样被记忆拉扯了N多年的光景,转眼已是10。 

能再次在春晚的舞台上看见他们的身影,不能不说,这是大年夜里一个甜蜜中带伤的片段。仿佛那些曾属于我们的青葱岁月,就这样地被拉得很近很近。 

似乎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80后越来越怀旧了,总是活在过往的回忆里。也许吧? 

即使在很多很多年以后,还是会记得那首《青苹果乐园》。有时候,它已经不是一首歌就能诠释的感情,在那个遥遥相望而又无法再现的年代里,留下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情愫,它记录着我们的成长,刻画了我们内心潜在而又不轻易被发觉的感动。 

直到在屏幕上在看到他们熟悉的身影,一切才又被重新拉回那个象牙塔里失声尖叫的纯真年代。虽然,他们是那么久没能和我们站在一起,虽然当年还是眼睛湿漉漉的少年,嘴角已经有了稀疏的胡碴,可还是忍不住地想要矫情一回,抹一把泪水。 

那些歌声让我们再次重温了即将消失的青春里的绚烂炫音。就那样蹁跹地跃在心头,带着年代久远的惆怅,挟着岁月流逝的伤感。每个音节,每个韵律,仿佛都是在为多年后,这一场再相聚的盛宴上,吟一曲邂逅的赞歌。 

只是在尖叫和掌声之后,有忍不住的失声痛哭。那些失落、那些盘萦在心头的情结,一点点化作对往昔的缅怀。 

有时候,我们不相信他们老了。有时候我们逼迫自己承认:他们还舞在我们十七、八岁光景里,懵懂而又虔诚的響往里。 

已经不再去追溯时光的纹路,去为当初那点执着一求平凡。只愿在今夜的歌声里,醉在小虎队虎年熟悉的旋律中。 

就这样地沉溺着,在那熟悉的面孔中,去祭奠我们的似水流年。 

小虎队,我爱你们,就如同当年那般一如既往。尽管我已经失去了再翘课去听一场你们演唱会的机会,但是上天依旧是厚爱我们的,可以在大年夜再为你们喝彩。 

尽管我们已经不能再用小孩子来称呼了,尽管我们很多时候都学会了内敛感情的宣泄,可今夜,还是忍不住地为你们热泪盈眶一回。哪怕,这只是一场相聚的另一个终结。 

我们记得你们,在心里早被植下了一个叫做永恒的记忆。 

我们都相信,爱是不在朝夕的。 

*************************


插一个段子。这几天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帖子:某领导在看完小虎队今年的春晚演出后,激动地说:很好,这个叫小虎队的新组合一定会利用春晚这样的平台在今年走红大江南北! 

然而,那些小虎队的死忠粉丝却不买账:切!是小虎队让春晚走红大江南北的吧?!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sguru&aid=3785502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蘿蔔來了
2010/02/23 07:08

雖然蘿蔔很害羞,但是謝謝貝拉,還是把它們叫出來了,

柳家龍鳳都看清楚了,這才叫花心(玫瑰心)蘿蔔。

小虎隊臺上表演時候,伸一指向天(參看薩老貼圖)。。。。那意思就是隔空叫板:給我們也留一個!

貝拉乖,人見人愛,耶穌也喜歡她。

薩老犧牲色相的不止你,有我陪你……。
萬事都逃不過您火眼金睛,高攀您肩膀的確實是我。

木桶就是證明:


王爾德!花心蘿蔔=花心+蘿蔔?

那麼臭豆腐=臭+豆+腐?

sas(sasguru) 於 2010-02-23 07:52 回覆:

这张好,有创意,内容也丰富多彩。

木桶也搬上来了,然而“戈登”哪里去了?

“九岁小天才”居中而坐,象征着“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

另外,还佐证了兄台以前文章中的一个观点:

甭管什么腿,穿上丝袜就成了玉腿!


柳小龍
跟老師學的--初學
2010/02/22 10:11
f_4503966_1
sas(sasguru) 於 2010-02-22 17:38 回覆:
“花心大蘿蔔”原来是指“花心”+“大蘿蔔”?

驢三
Y 某,你等著!
2010/02/22 08:33
你等著!我回去叫我大哥去!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就等你這頭驢!
2010/02/22 08:21
《天上龍肉,地下驢肉。》想死我了!

聽說薩老師要發動《驢肉搜索》我就開始準備胃液了,但配合薩老師,按兵不動,擺下天羅地網,守株待驢,就等你自己跳出來,。。。
真是皇天不費苦心人,

大大的好!大大的好!

驢三
拜謝
2010/02/22 08:15

驢三拜謝大師!!驢氏家族從來沒有這樣臉上有光。

這畫制作得逼真,驢三以后可以拿到其它网站上去鱼目混珠,博取不明真相的MM的崇拜。。。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沒事沒事。。。。
2010/02/22 08:10
不是講的好好的,說不哭的么?

不哭不哭。。。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问题不在色相。。。。
2010/02/22 08:02
在蘿葡。。。。,那兩顆花心大蘿葡有點兒害羞,。。。。

先這么吧,先看俄國老板娘給您的參考圖。。。

您瞧,竹葉青總不假吧?
sas(sasguru) 於 2010-02-22 17:35 回覆:

“驢三”,“牛二”都有了,还差一“马大姐”吧?

与“傻佬”勾肩搭背的那人,怎么看着貌似“夫子”?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十分猶豫。。。。
2010/02/22 06:35
巴拉萊卡的老板娘----納塔莎波娃----說她墙上的油畫是招牌,版權所有,不外借,但是有一張大同小異滴什么什么最后晚餐滴,可以讓我們看看(解渴或止癢),

我很想就這么貼出來,以搭配臺詞 “喏!就那個坐在托爾斯泰和契可夫中間的那位!

但擔心您看了太激動 “被岁月磨砺成寒铁的心,也在这一刻潸然泪下” 而十分猶豫。。。。
sas(sasguru) 於 2010-02-22 06:57 回覆:

没事没事,贴出来吧,就当作是我牺牲色相以博看官一樂。

若制作得逼真,我以后可以拿到其它网站上去鱼目混珠,博取不明真相的MM的崇拜。。。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想起來了。。。。
2010/02/22 02:16
Ah--------想起來了!渾身是膽是雄赳赳,對,是雄赳赳,

怎么記成響噹噹了?Ah,是這樣滴,因為有人說我上課前要搖鈴,我想人家大雅之堂上課之前,恐怕更隆重,要敲鐘滴!

OOOOOOOO OOOOOOO OOOOOOO

另外那個柳大鳳/柳四鳳,我從真善美劇院出來時候,看見有個粗眉拄拐棍的老頭,在騎樓下插個牌子,賣“若水花心大蘿蔔”,據他說,名字叫花心不好聽,但這個蘿蔔熬湯,喝了以后潤喉養聲,尖聲大笑的時候聲震屋瓦、空谷回蕩……,我醒悟,難怪蘇菲瑪索都被嚇傻而忘詞,知道并無吹噓,趕緊也買了兩條,放洗衣板上扛回來,只是蘿蔔叫花心很刺耳。你說呢?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說清楚。。。。
2010/02/22 00:56
言語不清,引起彌天誤會,罪過罪過。

蓋柳家大鳳(或大龍?)---柳梢惠---看中你這款奔六大文豪的,實際上是薑不是筆,他/她認定您是塊煮湯的上料。

我雖然「月上柳梢頭」引起浪漫聯想,畢竟是怪您郢書燕說對號入座。但您被他/她當作一塊老薑,其實也早有警覺,您不是說:“去找他/她恐怕有自投罗网的風險”,而抗命不肯“扭住他╱她”?我之所以特別點名“文革后”是因為薩老您不但自幼 “提籃小賣拾煤渣” 訓練有素,而且上山下鄉滾過釘板,練就一身“擔水劈柴也靠他”的好本事,所以煮湯專家是實至名歸(或依「南國風暴」網友的廣東話,您是“煲湯達人”)。里里外外一把手,煮湯的達人早當家……

那個柳四鳳,你沒聽過紅燈記?這個問題嚴重,我給您簡介幾段:鳩山設宴與李玉和交朋友,就指名外燴,點名武夷山公社長汀支隊老薩同志親自煮羅宋湯,就是貪圖“驱寒以暖胃”。鳩山說老薩他煮的“大大的好!”“大大的好!”,而扳鐵道的李師傅從容就義,出門之前的唱詞就是“臨行喝媽一碗湯,渾身是膽響鐺鐺”……誒————老薩,怎么感覺好像哪里不太對……

但聽說您近來「老革命遇到新問題」「百尺湯頭更進一步」打算在湯里增加新點子,不但把「陳穀子爛芝麻」都「假充很有興味」地煮了進去,而且還在 recipe 里加了一地雞毛,這個做法太冒進,可要保守一點,要緊要緊。至于鋪天蓋地發動驢肉搜索,是不是有意增加幾兩驢肉?……我舉雙手贊成!

其實我對你善煮湯早有所聞,華府 Georgetown 俄國館子巴拉萊卡的老板娘就說過,喝過那么多羅宋湯,還是以莎士比亞夫斯基(簡稱薩斯夫斯基/Sasvosky)的最好喝!她為了加強語氣還一甩水袖、沖著壁畫一指:喏!就是坐在托爾斯泰和契可夫中間的那位……。薩老師您講故事的時候千萬不能跳了這段。

這樣說清楚了唄?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