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22 01:49:10瀏覽773|回應3|推薦10 | |
以下問答摘錄於奇摩知識 原本遊手好閒又慣於冷眼旁觀的佛家痞子 知識問題:我去海邊放生,常看到有人放一些魚網或者捕螃蟹的籠子 有一次要去專門賣鳥殺鳥給人吃的的店剛好老闆不在. ---------------------------------------------------------------------------- 在法界,人的作為問題並不是絕對的用「罪」來判定;何況又有誰能保證「放生」不等於造業呢?!從鳥籠放生又放兩百塊的事件,我肯定您是出於善意的;不過您或許沒想過或領悟過,在整個事件一直延續的現在,第一、您不知道自己是透過干預因果的方式去做的,就稱為罪過。第二、您放走了鳥,造就了善業。第三、這個善業底下卻延續著惡業;因為您放走了鳥又放了200塊當作補償,雖是美意,店家能接受嗎?!他對您有多恨,業力就有多大。 在世輪迴中,您除了要接受這個善業的回報,一樣的道理;也要接受惡業的報復;善惡是同一種力量,而且相伴相生,不可能互相抵消的。 我們修學佛法,就是要在法界兩極端的力道,找到中道。運用悲智佛法,不去干預因果,步入中道而從事正業化道;以適足的心作實智的適足權宜,用覺悟的心成為正業的明燈正道。 拿剪魚網來說,趁人不在而出手剪別人的漁網就是干預因果與捫心之過;人家放網就是要捕魚,魚也要步入它在世輪迴所要償報的因果,放網的人要自我承擔自己造成的因果,而且您是偷偷的。何不如等人回來了,您再決定要出手去剪嗎?! 進一步的,您剪人家的網,還不如讓他放棄設網,或勸他自己剪,以終結這場屬於他自我的因果。這就是不去干預因果而從事正業化道。說起來很簡單,不靠實智權宜就很難做到適足;沒有覺悟的心就沒有勇氣去勸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從事的方向,不能明心。 假使以上所描述的您不能理解,或是以後您遇到其他事件和困境,想不透卻覺得應該去做;就憑藉慈悲的心,去做您成全慈悲的事,其他的就交給機緣和佛菩薩吧!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