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八站】瘋堂斜巷
2016/09/08 21:37:12瀏覽2318|回應0|推薦11

塔石廣場參觀完畢後我們從塔石廣場走到瘋堂斜巷,大約5分鐘左右。中途經過聖味基墳場,澳門人習慣它為舊西洋墳場,因為唸起比較順口,之所以它為「舊」是相澳門另一座墳場:望廈墳場,年代比較久遠,澳門人習慣稱望廈墳場新西洋墳場。聖味基墳場1854年,有一百六十年以上的歷,至於望廈墳場,根據歷記載: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封鎖關閘,限制澳門棺柩出關閘安葬;再加上當時的舊西洋墳場不敷使用,於是在望廈荒地闢設墳場,稱望廈墳場。

兩座墳場比較,舊西洋墳場比較漂亮和有特色,舊西洋墳場中間有一座莊嚴的小教堂,稱為聖彌額爾小堂,建於1875年,教堂的周墓環繞著,舊西洋墳場的環境優美,西式和中式的墓相互交錯,又是一個中西合壁的特墳場沒有陰森、恐怖的感覺,只在普的觀中,墳場是不吉利的地方所以就沒有帶大家去參觀。

 

來到瘋堂斜巷的入口處,映入眼簾是這一座色彩鮮艷葡式建築物,土黃和棗紅兩色相間的外牆,搭配綠色的實木百頁窗和木門,在陽光揮灑下,給人一種熱情奔放的視覺感受。

接著來到望德聖母堂,又稱聖拉匝祿堂,簡稱為望德堂,是一座古老的天主教教堂,建於15681886年改建成現在望德聖母堂的規模和樣貌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另外兩座分別是風順堂聖安多尼教堂。望德聖母堂的外觀是典型的南歐建築特色,裡面也是典型的天主教教堂格局,安放著聖母像供教友祈禱。

 

望德聖母堂旁邊為聖若瑟教區中學的其中一個校區,該校是一所天主教學校,也是一所從幼稚園、小學、國中到高中學制一貫的完整學校,有很多個校區。

澳門的學校大多在鬧區之,都是佔地小、高樓建築,甚至於連運動場都沒有。但是都是採取從幼稚園、小學、國中到高中學制一貫的完整學校,澳門學生的制服:夏天普遍都是清一色的白色,冬天是深藍色,必學校規穿著制服才能進入學,學校的教條永遠是對的,所以台灣學生的制服革命在澳門是看不到的。

澳門學校採留級制,相較於台灣的學期制,升學壓力更大。留級制小學就開始學生需承受很大的升學壓力,幼稚園沒有注音符號,直接學寫國字,學到什麼樣的難度,連禮物的禮,幼稚園就已經開始學了。征服了幼稚園的升學主義,這樣才能申請到有名的小學。小學階段如果功課跟不上,學校就會拼命勸你轉學;小學有好的成績,就可以申請或考試到有名的中學。

澳門學校的考試方式跟台灣不一樣,台灣的考試方式是一大堆的選擇題填充題,而澳門的考試方式,老師會出幾個申論題,給學生作答,評估學生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扯太遠了再拉回到瘋堂斜巷這一區『瘋堂』名稱的由來,源於昔日澳門有很多的痲瘋病人,首任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賈耐勞來到澳門,開設了辣撒祿痲瘋病院,在附近建了一座小教堂,供痲瘋病的教友使用小教堂用木板蓋成,非常簡陋,稱為聖辣撒祿堂,就是望德聖母堂的前身,由於教堂是為痲瘋病人而設,因此又被稱為『瘋堂』或『發瘋寺』。聖母望德堂門前的斜坡路,就被稱為瘋堂斜巷。

瘋堂斜巷一帶建築有:清安醫所門診部、演藝學院音樂學校大瘋堂藝舍、澳門青少年活動中心、澳門社會保障基金辨事處、仁慈堂婆仔屋。瘋堂斜巷的地面上是葡萄牙式碎石,搭配富有南歐特色的建築,整個區域充滿了濃郁的南歐風情。

 

位於瘋堂斜巷上面的婆仔屋,昔日居住著一未婚老女因此這裡稱為婆仔屋, 現由澳門仁慈堂管轄,稱為仁慈堂婆仔屋。到訪當天剛好是假日,婆仔屋門前的斜坡路,擺設了6~8個小攤位有街頭藝人演唱、街頭畫家擺攤畫畫、手工飾品販售,整個區域充滿了藝文氣息。

走進婆仔屋,兩層高葡式建築土黃和棗紅兩色相間的外牆,搭配深咖啡色的實木百頁窗和木門,給人一種含蓄、內歛的感覺。

中庭的老樹生機蓬勃,枝葉茂盛,古井的相映下,有一種古味道

這裡被規劃成術和文化創意展示空間,不定期舉行當代藝術展覽和藝文活動,還有販賣文化創意產品的小商店;參觀的當天剛好辦『建築師素描X 3-青年建築師系列展覽。

 

婆仔屋

地址:澳門瘋堂斜巷 8

電話:+853 2852 2550 / 2852 3205

票價:免費入場

巴士路線:7, 7A, 8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brinaleong&aid=73586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