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17 07:47:12瀏覽41533|回應5|推薦81 | |
前文可參照: 由於「紅燈區」這方面資料很多,所以歸類為同一個項目,旅遊資訊可以參照紅燈區(一),其餘為歷史資訊和時事探討,可以一併觀察,並以此篇結束當地的櫥窗介紹。 若有錯誤,但請指正。 這一段寫得非常痛苦,當一個人必須努力摸索回憶的同時,就會覺得頭疼,目前留下的印象停在二OO四年,或許年齡增長使自己會對櫥窗女郎付出更多關注,又懶得去搜尋網路資料,還是就當年回憶來書寫了。 前面說過,個人去過阿姆斯特丹僅有兩次,以前歐洲的開放風氣曾經使我相當訝異,無論是對於性還是大麻,出國的時候都會特別警惕。 主因:「毒品」的定義不同,當年大麻在當地學生之中廣為流通,隨處都買得到。 白天的時候,阿姆斯特丹就與其他歐洲城市沒兩樣,有漂亮的公園、紀念的雕像、洶湧的人潮。 沿著火車站和《Let's Go》的景點介紹,就能看到不少資料,當時很多打上「i」的免費information booth(資訊站),Schengener Durchführungsübereinkommen(申根協定)使得搭火車遊歐洲有不少福利,許多實用市區資料都可以隨手取拿。 不過,由於近七年沒有再去歐洲,因此手邊筆記可能會有些出入或缺漏,但總歸一句話:首都城市多半沒有好看的景點。 台灣享有部分國家免簽證(Transit Without Visa,TWOV)的福利,目前在歐洲僅限瑞士與列支登士敦(Liechtenstein),辦了申根簽證後,可以順便去這兩個國家玩玩,建議上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查詢相關資料,網址:http://www.boca.gov.tw/ct.asp?xItem=1335&ctNode=39&mp=1 熙來攘往的人潮,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道上穿梭,當年阿姆斯特丹就有超過六十五萬人口,現在則超過了七十萬人口數,在這樣一座小小的首都城市,就顯得商業區相當熱鬧。 至於蘭斯台德(Randstad)都市圈,大約有六百多萬人口,這些都市環繞著阿姆斯特丹,提供了首都大量的勞動人口,是歐洲第六大都市圈。 當年最深的印象就是:下班時間一到,搭車的上班族都走光了之後,阿姆斯特丹就顯得有些空曠,甚至有些寂寥。 而這個都市圈,還包含了鹿特丹(Rotterdam,國際大港,往歐陸海運的指標都市)、海牙(Den Haag,荷蘭第三大都市,荷蘭中央政府與外國使館所在)和烏德勒支( FC Utrecht,足球最盛行的都市,歐洲聯賽的焦點)都可以一遊。 塗鴉是歐洲各地常見的情況,印象中僅有瑞士和列支登士敦例外,而德國最多,荷蘭的首都同樣也少不了。 阿姆斯特丹給我最強烈的印象,還有腳踏車的使用人潮,台灣當年的知名製造廠多數銷往鹿特丹,這是在學時期的打工回憶。 至於阿姆斯特丹?大概還是「紅燈區」吧。 多數能夠看到的城市景象,大致上都差不多,類似的都市建築,或者是冷漠的人群,只有到了年輕人聚集的迪斯可或酒吧,纔能體會出別樣的味道。 O四年跑去林布蘭廣場(Rembrandtplein),本來是想找相關景點,結果逛著逛著就跑去吃了一客Haagen Daz,打發了逛博物館之後的時間。 由於住的地方就在紅燈區,大約下午三點多,路上就是這麼空曠又安靜,只要錯開上午與中午,排除了那些上班族之後,這座城市裡面沒有什麼喧囂的感覺。 如果要去阿姆斯特丹? 建議早上至下午去找找林布蘭博物館(Rembrandt van Rijn Museum),或者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梵谷美術館(Rijksmuseum Vincent Van Gogh)雖在市區,建議可以去租借六小時為基準的腳踏車,當年大約就要幾十歐元,有廿六歲以下的青年證還可以打折(目前價位不確定)。 梵谷博物館網址:http://www.vangoghmuseum.nl/ 阿姆斯特丹偷單車的情況很嚴重,去租腳踏車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有沒有附鎖,否則被偷就得賠慘了。 上圖是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 Amsterdam),Stadhouderskade附近有很多展覽館,圖片引用自: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e/RijksmuseumAmsterdamMuseumplein.jpg 上面的招牌很清楚,「I amsterdam」有雙關語的意思,表示以身為「阿姆斯特丹人」為榮的意思,畢竟這裡的文藝氣息很強烈,但是想要尋找野性放蕩的氣息,同樣也非常迷人,甚至令人沉醉。 個人曾經很喜歡飲酒,跑遠一點可以逛逛讓人迷醉的海尼根啤酒館(Heineken Experience),參觀費很便宜,進去還有小禮物,紀念日還有免費啤酒可以喝,當年拿到的是鑰匙圈一只,上面有海尼根的標誌(照片暫時沒找著,容後補上)。 這附近很多美食,廣式餐館、印度咖哩所在多有,還有中東的小飾品商店,也算是熱鬧的地區。 Stedelijk市立博物館網頁:http://www.stedelijk.nl/ NEMO科技展覽館網頁:http://www.e-nemo.nl/ 如果住在個人前面推薦的「紅燈區」基督教青年旅館,就地在中央車站附近去逛,左邊走幾分鐘就是市立博物館(Stedelijk Museum),往右走幾分鐘又是NEMO科技展覽館,性博物館(Sex Museum Amsterdam)也同樣是幾分鐘的路程,走路就可以玩上一整天。 博物館廣場(Museumplein)是一個重要的地段,附近的景點可以一次逛完,比如小小的安妮之家(Anne Frank House,二次大戰納粹受害者),或者規模很大的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Amsterdams Historisch Museum),這個市中心的廣場,周邊還有四個重要博物館: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市立博物館(Stedelijk Museum)、鑽石工廠(Coster Diamonds)和鑽石博物館(Diamant Museum Amsterdam)。 這些博物館最少能逛兩天以上,只要願意多走幾步路,絕對可以進行緊湊的旅途。 想要買點紀念品?店面多半很早打烊,有些周一休息,建議不要考慮,免得向隅。 至於大麻博物館(Hash Marihuana Hemp Museum)則同樣很小,進去一下子就逛完了,當年覺得有點失望,參觀費用也算高了點,頂多介紹一些菸草的種植和演變、品種之類。 大麻博物館的網頁:http://www.hashmuseum.com/ 由於「紅燈區」位於林布蘭廣場(Rembrandtplein)與托貝克廣場(Thorbeckeplein),這附近有一些大麻咖啡廳、一間Haagen Daz專賣店,逛累了就可以先休息一下,再去觀察那些櫥窗。 Haagen Daz荷蘭阿姆斯特丹專賣店網址:http://www.haagen-dazs.nl/ 下圖就可以看出阿姆斯特丹的下午氣氛:安靜的街道,少有遊客的運河畔。 下圖是很多人會去逛的Madame Tussaud wax museum(名人蠟像館),裡面的影視圈名人特別多,往往大排長龍,個人不是特別喜歡,但依然到此一遊。 這裡有一些介紹:http://www.madametussauds.com/Amsterdam/en/Default.aspx 當年入內參觀就要廿塊歐元,目前應該漲價了。 噢,據說Lady Gaga曾經在此獲得啟發,由於O四年只關注Michael Jackson,其他明星就沒有特別留下相片之類的紀念。 阿姆斯特丹的郊區,與市區的繁華不太一樣,其名稱源於Amstel dam,表示這座城市源水壩的建立,這樣一個小漁村,卻是後來幾百年的重要港口。 如果對荷蘭的歷史知之詳盡,就會發現一些屬於舊帝國主義的史實,至今依然影響著阿姆斯特丹,特別是「東印度公司」。 由於掠奪式資本主義貿易的迅猛發展,阿姆斯特丹在荷蘭的黃金時代,於十七世紀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並且在印度與南洋建立國家級的軍艦勢力。 在那個時代,阿姆斯特丹是金融和鑽石的中心,現在許多印度裔的移民,同樣在此處進行鑽石切割與鑲嵌的行業。 如果在古老的舊城區閒逛,市區不乏各種各樣的店面,讓人感覺像是回到了台灣。 不過,這裡沒有紅毛城,倒是有鄭成功打敗荷蘭人的歷史。 O四年的旅遊,依然讓我留下了混亂的印象,阿姆斯特丹或許人文氣息濃郁,能夠找到許多博物館、美術館、藝術展示會,但也有許多髒亂而狹小的街道。 很像台灣士林夜市的阿姆斯特丹小巷,裡面同樣有小販的叫賣聲,以及堆放到馬路中間的垃圾。 夜晚來到,又是新的街坊與近郊風化區的喧囂時刻,形成魅惑的景象。 作為當前荷蘭第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的白天如果耗在許多博物館之中,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和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等人,在荷蘭歷史佔據了十七至十九世紀的重要地位,使得阿姆斯特丹顯得豐富多彩。 歷經了從漁村到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過程,經歷了輝煌與破壞,以及世界大戰的洗禮,從一定程度上講,阿姆斯特丹的歷史也是荷蘭由盛到衰的縮影。 阿姆斯特丹有很多咖啡館,規模有大有小,若隱若現的黯淡燈光與燭光,使得傳統的棕色咖啡館(brown cafe)保留古色古香的感覺,可是多數人還是更關注「紅燈區」。 阿姆斯特丹的夜生活與眾不同,主要就是各種年輕人聚集的地方,最主要的兩個夜生活廣場,就是萊茲廣場(Leidseplein)和林布蘭廣場(Rembrandtplein)。 阿姆斯特丹多元的文化使這裡擁有各種各樣的餐館,從小飯館到豪華餐廳都可以找得到,許多高檔的聚會所也彙集於此。 白天到了這附近,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然而在夜晚,就比較喧囂了。 所謂的「聚會所」,簡而言之,就是各類私人俱樂部,這些俱樂部比較複雜,出入者多數是有錢人和政商名流。 阿姆斯特丹也有許多迪斯可舞廳,搭配的還有酒吧、夜店,大部分舞廳坐落在林布蘭廣場(Rembrandtplein)與萊茲廣場(Leidseplein)附近,特別是前者。 天堂(Paradiso)、Maloe Melo、銀河(Melkweg)、吉米吳(Jimmywoo)和小活佛(Little Budhha)這樣的大型夜店,在O四年就已經勝過了傳統的迪斯可舞場。 俱樂部如Escape和Club Home較有名,不過聽說那裡集體吸大麻或者交換伴侶的情況非常誇張,除非想要嘗試不一樣的體驗,不太建議去那裡觀摩。 想看比較誇張的情景,推薦阿姆斯特丹「紅燈區」(De Wallen)裡的「色情博物館」(Erotic Museum),標榜「色情」為主,沒有文縐縐的「藝術」或其他象徵來粉飾,「色情」展示十分真實,充滿動感。 當然,這幾張照片就是「紅燈區」(De Wallen)櫥窗景色,同樣具備動感特質。 依然如前文所述,個人不建議大膽去「紅燈區」拍照,小心被打。 「紅燈區」是黑道控制區域,雖然這些櫥窗美女都具有「作秀」的表演欲,趨近拍照還會擺出特別的姿勢,並且笑臉迎人。 不過,O四年和二O一一年的情況應該不一樣了,當時沒有目前先進的保全與監控系統,現在想去偷拍,可能會輕易被發現。 櫥窗內的美女擁有各種膚色與髮色,在紅色的燈光搭配下,可以看出明顯的區別。 東歐與俄羅斯美女擁有金髮碧眼,中東或北非的膚色暗沉,當地荷蘭人則相對具有古典美,而且身高較高,但若沒有開口說話,就很難區別了。 阿姆斯特丹的體環(Body Ring,或稱為Body Jewelry)經營,最早來自於印度的流行,後來傳到荷蘭,並且在歐洲造成風潮,一般風化區的女子都會在身上穿這些裝飾品,「紅燈區」附近也有專門經營的各式小店鋪。 除了常見的肚臍環(Navel Ring),還有眉環(Eyebrow rings)、鼻環(nose rings)、唇環(lip rings)、舌環(tongue rings)、乳環(milk rings)等,使人眼花撩亂,但個人不推薦,除了看起來就很疼,某些穿洞的部位具有重要穴道,而且很容易感染。 據說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性工作者,合法營業人數就高達四千人以上,但個人從當時的現場觀察,認為應該高達上萬人之譜。 阿姆斯特丹「紅燈區」裡面有一家小型性博物館,叫做維納斯神廟(Venus Temple),不過我沒去過,就只能順便提及了。 這間博物館位於丹赫克(Damrak)街上,據說非常高檔,而且是最古老的性博物館,開張於一九八五年。 可惜,兩度去阿姆斯特丹都沒見著,自己的排程太趕了,也就留下近廿張的櫥窗美女。 回顧櫥窗裡的美人兒,就有一種興奮的感覺,往往發現不少有趣的細節。 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性工作者非常專業,她們可以擺出非常漂亮的姿勢,宛如專業模特兒一般搔首弄姿。 少數愛理不理的櫥窗,通常也就乏人問津,當年還以為女性看客她們不會歡迎,拍照的結果真的頗為意外。 她們真的會對所有的觀眾微笑、擺姿勢、努力誘惑,而且不分男女。 在「紅燈區」,「走光」是引人注目的手法,不那麼小露一下,或許很難讓過路的人們駐足。 生活就是一個又一個勾當,通常會合法進行,所以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在夜裡揭露的就是活生生的真相。 曾經看到有人描述「紅燈區」為「the Lowdown on Nuno」,意即「羊毛氈底下的真相」,「Nuno」除了是阿姆斯特丹早期的羊毛纖維製造特色之外,這個字也常常被人當作英文名來使用,原意是拉丁文的「Nunciata」或「Nuntius」,義大利文寫法為「Nuncio」,表示「信差」、「天使」或「送好消息的人」的意思。 可能現在十七世紀的「天使」不存在了,在櫥窗裡面的都是些墮落的美麗天使。 荷蘭的應召女郎分為以下類別:櫥窗女郎、流鶯、應召女郎、私娼寮妓女、自由營業妓女、電話應召女郎或伴遊等等。 這些「天使」沒有翅膀,身上穿著的通常也就幾塊小布。 喝多了啤酒、醉醺醺的男人們,在夜晚留連於這樣的櫥窗,看著紅燈映照下的美女們,當她們褪去神祕面紗的時候,最常見的景象就是窗簾裡面晃動的身體。 可能這些都是笑中帶淚的風景,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只覺得小小的櫥窗內,似乎空前昏暗而寂寞。 或許在逛完其他紅燈區之後,會有更多的體驗也說不一定? (待續)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