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4 07:50:25瀏覽2336|回應3|推薦28 | |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先生在陳水扁執政的2007年及馬英九時代的2010年,兩度耗費鉅資購買媒體版面,批判當道的大陸政策,並倡議制定「兩岸和平共處法」。諷刺的是,2007年眾多民進黨人士,包括陳水扁總統在內,痛批他提倡統一公投、反對獨立公投,是「披著羊皮」的「統派」,今年則換作藍營人士質疑他「明統實獨」。 曹興誠究竟是統派還是獨派,似乎是一個「瞎子摸像」的問題,難怪沈富雄2008年曾評論「兩岸和平共處法」是半杯水,有人認為杯子半空,有人認為半滿。 也許曹興誠是不統不獨、可統可獨的務實企業家(其實,尋常百姓誰不是,多數人更關心生存溫飽與生活價值問題,只要能確保繁榮與尊嚴,有必要為統獨選擇而戰嗎?)那麼,他耗鉅資買版面,前批陳水扁、後罵馬英九,目的何在? 他有一貫的價值觀嗎? 「和處法」的要點是:排除獨立公投的合法性,以確保台海和平。大陸有權提出統一條件,公投通過即刻統一,如經否決,過一段期間後,大陸可重提條件再付公投。 2007年陳水扁操作總統大選,積極推動去中國與公投運動,島內動盪不安、台海風雲再起。曹興誠適時提出「和處法」構思,顯示台灣在陳水扁動員民粹壓制反對的政治操作下,仍有廣泛的反對聲音傳出,對大陸判斷台灣統獨大勢及撫慰藍營的焦慮,產生一定平衡作用,有利情勢穩定。 當時一般解讀,曹興誠屬泛藍營陣營,目的在反水扁策動獨立公投,但他也應該不是統派,非統非獨應該是維持現狀派。非統的解讀是因為台灣公投法規定,公投提案需5/00%選民連署、50%公民投票並同意,方為通過,門檻非常高,所以認為他是「明統實獨」的維持現狀派。 「明統實獨」的質疑有一定的合理性,除了公投的門檻非常高以外,由大陸提統一條件的公投,買方毋須負擔任何交易成本或風險,一定會產生期待效應,是一種不對稱交易,交易很難成功。大陸也不會接受這種不對稱關係的統一程序,如果大陸提出附帶條件(如戰爭、取消或緊縮經貿交流等),作為台灣的交易成本或風險,反而會造成兩岸與台灣內部的動盪,大陸會投鼠忌器,很難提出統一條件。 解讀曹興誠是「明統實獨」的維持現狀派,到2010年顯然撞牆了。他最近在媒體再度耗資購買版面,批馬在兩岸關係上無積極作為,再度提出「和處法」立法主張。他強調,應積極推動統一公投,因為現狀不可能長期維持,拖延對台灣不利。 他最近刊出的廣告,前半段論述與許多深藍人士一致,認為「現狀」不可能長期維持,馬英九應該有積極的願景與明確的領導方向。但有關「和處法」的論述,卻引起兩岸統合會張亞中教授的反對,先後發表五篇文章針鋒相對。 看來,老麻雀曹興誠既不是獨,也不是統,更非現狀派,那麼,他到底是什麼派? 旺報將於本週三(1/27)下午一點整,以「一定要和平」為系列主題,邀請曹興誠先生、兩岸統合會張亞中教授及台獨理論大師林濁水先生同台辯論「和處法」,中視數位台及中時網將現場轉播,歡迎兩岸網友現場提問。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