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05 15:59:20瀏覽1035|回應5|推薦17 | |
拓展國際空間、參與東亞經濟整合是台灣未來發展命脈所在,歷經李登輝、陳水扁兩任總統將近二十年的衝撞,終於在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露出曙光。 ECFA是兩岸首項兼具經濟、政治、安全目的的協議。順利簽署的意義,不僅只在開啟了兩岸正常的經貿關係,雙方可藉由消除貿易壁壘發揮截長補短、強化彼此優勢,提高總體經濟福祉。對兩岸更重大的意義是,透過兼顧彼此經濟利益與政治立場的艱難談判,終於能夠達成共識,兩岸開始累積互信基礎,將為台灣開拓經貿領域的國際空間,創造歷史機遇。 台灣地狹人稠、欠缺自然資源,自明鄭以降,就依賴國際貿易創造財富。1960到80年代的「台灣奇蹟」更奠基在自由貿易的興起與全球化浪潮、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體制與戰後嬰兒潮提著皮箱走天下的創業精神,天時地利人和,讓台灣創造了20年的高經濟成長奇蹟,台灣終成「亞洲四小龍」之首。 不過,1978年台美斷交,全球戰略格局改變,台灣在政治上淪為世界邊緣。90年代大陸改革開放,歷經20年努力已脫胎換骨成為世界經濟主要動能。不正常的兩岸政治經濟關係,使台灣在經濟上也逐漸趨於邊緣化。台灣經濟早在陳水扁執政階段,就已鎖進高科技產業獨大及中國代工微利兩項模式,外人投資銳減,經濟成長趨緩。台灣必須重返世界經貿主流,創新成長動能。 台灣失去聯合國席位後,與全球經濟的連結僅存亞洲開發銀行、APEC與WTO等三個國際組織,但前者屬東亞金融組織、APEC以經濟體對話為主要功能,對推動國家經濟發展作用有限。WTO則因反全球化浪潮興起,各國迫於國內經濟弱勢民意壓力,造成杜哈、坎昆兩回合談判失利,已功能不彰,區域性貿易組織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趁勢興起。崛起的中國無論在東協或東北亞區域經濟整合過程中,均扮演領頭雁角色,台灣經濟邊緣化危機更為急迫。 2008年台灣再次政黨輪替,馬英九政府改變國家發展策略,認同「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大陸也掌握歷史機遇,胡錦濤主席透過美國布希總統間接同意「一中各表」原則,兩岸終於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新階段。不過,兩岸終究隔絕一甲子,隨著大陸經濟成長,兩岸生活水平雖以已逐漸接近,但在政治、經濟體制、自我認同與價值觀上,仍存在重大差異,尤其兩岸互信程度低,台灣憂慮「主權流失」,大陸則擔心台灣滑向「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使各項協商仍然難免政治算計。 ECFA的簽署不但有利兩岸、國際社會與企業擴大爭取經貿利益,更具有「政治外溢」效應:擴大兩岸政治互信、帶動東亞地區的安定與和平。從ECFA簽署後全球社會幾乎一致肯定,可知其重大意義。 ECFA簽署後,台灣是否能夠與其他貿易夥伴簽署FTA,並參與東亞經濟整合呢?此一問題當然是馬政府後續的嚴肅挑戰,大陸外交部發言人不久前還聲明,大陸反對台灣與其邦交國發展官方關係,台灣一般解讀,大陸不會同意台灣與他國簽署FTA。不過,國台辦主任王毅後來曾表示,台灣與其他經濟體簽署經濟性協議,大陸會「合情合理對待,務實妥善處理」,似乎又為台灣開啟機會。 台灣擴大國際經貿空間問題的關鍵,在自我動機、經濟實力是否被國際社會需要及兩岸的互信基礎是否深厚等三條件。在馬政府執政下,台灣不會排拒以WTO架構的「台澎金馬經濟體」名義與他國簽FTA。馬總統也曾公開宣示,台灣不追求與他國簽署官方協定,只要求協議具備規範性與持續性。而在兩岸逐步建立的互信基礎上,大陸對此問題已改採務實的正面態度,加上後ECFA時代,台灣經貿實力可望躍升,將增加他國與台灣簽署FTA的誘因。 台灣拓展經貿國際空間,在後ECFA時代,已不再是美夢。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