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19 05:33:43瀏覽1320|回應3|推薦20 | |
達賴訪台激起兩岸風雲變幻,但在雙方高度自制下隨即雲淡風輕,MOU與ACFA協商時程已浮上檯面,顯示兩岸在極不穩定的基礎上,似漸發展出穩定的軌跡。 「穩定」來自兩岸政府的相對應「政策」雖各有堅持:大陸「一個中國」、台灣的國民黨「一中各表」、民進黨「一邊一國」,但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當局對應「策略」出現相容之處,大陸「以經濟換政治」,希望「以商促統」;台灣則是「以政治換經濟」,對「以拖待變」有信心,轉換為短期行動,就是擴大經貿整合與人員交流 ,「經濟」成為共同語言。 兩岸在1991到1995年曾共創「台海之春」,但李登輝訪美後兩岸關係消失了十三年。達賴訪台事件未釀成災難,顯示兩岸終於有了共同語言,接著,應該就可以慢慢發展互信、共識與共同利益。大陸處理達賴訪台事件從容不迫,應該與「以商促統」,相信經濟利益可以交換政治認同有關。 「以商促統」曾經在香港過渡過程發揮重大作用。中英達成回歸協議之初,移民潮湧現,人心浮動,社會不安,大陸當局非常認真經營商界關係,給了港商重大商業利益,建立互利基礎,商人成為香港穩定力量,終於順利過渡。 可是,九七經驗並不適用台灣。 固然,過去六十年,台灣與美日兩國經濟關係緊密,民間關係也很深厚,其中當然有某些連結。兩岸如果能夠發展出比美日更緊密的經濟關係,台灣更繁榮、人民更富裕,台灣人對大陸的態度一定會改變。 不過,深究台灣與美國、ㄖ本關係,並不僅只建立在經濟關係上,還包括深遠的歷史淵源與文化認同,尤其美國始終是台灣的安全屏障,政治與社會制度深獲台灣人心。以大陸政治社會現況,兩岸間不可能發展出類似關係。 何況兩岸發展經貿關係還存在三大風險,第一、花無千日好,一旦大陸經濟成長趨緩,「奶水」沒了,兩岸關係的支柱就會頹傾。第二、兩岸經濟整合會產生「贏者圈」與「輸者圈」,中小企業與非技術勞工受害機會較大,政府如處理不當,未能有效增加就業並縮短貧富差距,輸者圈將群起反彈,反而強化台獨勢力。第三、台灣大企業的社會影響力不及香港,得到企業家支持不一定表示民意支持。 經濟陽謀對臺灣還有一個大風險,大陸檢測「以商促統」效益的時間點如何設定,如果設定五十年後,兩岸可望維持半世紀安定,如果胡錦濤希望任期結束前完成統一,兩岸風險就非常大了,如果只是希望有進展,例如消沉台獨勢力,則兩岸縱使無法進快統一,至少可以在和平基礎上增進觀。 兩岸也許不必執著什麼模式,暫以「經濟」為共同語言,追求共識與互利基礎的擴大,並各自努力發展內政,避免民粹主義干擾兩岸關係,一段時間後,積累60年的敵意自然會減輕並逐漸消除,無敵意環境下,政治整合才有可能。 (旺報社論)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