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20 08:54:10瀏覽6605|回應30|推薦40 | |
教育部今天要將拆卸民進黨政府懸掛的「台灣民主紀念館」牌匾,掛回「中正紀念堂」舊匾,牌坊的「民主廣場」則暫時保留。民進黨蔡英文主席重砲批評,指責國民黨並未真心反省二二八與白色恐怖,反而繼續強迫人民忍受「獨裁元凶」紀念體系的羞辱,聲明將發動民眾包圍抗爭。 蔡英文言語激烈,但就政治現實而言,陳水扁決策粗糙在先,國民黨被動更正在後,換匾事件應不至於引起太大的政治漣漪。不過,從深化民主與提升公民素質角度思考,卻不應該讓牌匾去留事件船過水無痕。我們應該認真思考:「中正紀念堂」存在的意義為何?
討論這個問題前,請大家先閱讀兩篇文章:
台灣地狹人稠、社會開放、教育程度高、媒體發達、人際溝通密切,資訊流通便捷,這兩篇文章卻反映了台灣「一個國家、兩個世界」的現實。 台灣分裂檯面化是從美麗島事件開始,楊偉中與吳育剛都是深具社會良心的媒體人,素為我所敬仰。這兩篇文章都提到美麗島事件 ,卻反應了兩種完整不同的觀點。
楊偉中的「另一種『光陰的故事』」一文,敘述了立法委員邱議瑩(美麗島事件受刑人邱茂男之女)的記憶:
「十二月十日美麗島事件發生前,國內政治氣氛已經高度緊繃。九月八日,美麗島雜誌在中泰賓館舉行創刊酒會,右翼的「疾風雜誌」率眾抗議砸場。十一月底,黃信介家中和高雄服務處又同天被砸。一個多禮拜後,十二月七日,美麗島雜誌屏東服務處,也就是邱議瑩的家,被手持利斧的一群人闖入,一陣亂砍亂砸,甚至砍傷了他的伯父。當時邱茂男在二樓,年僅六歲的幼弟邱名璋則在一樓樓梯口,趁歹徒不備,奔上二樓,逃過一劫。」
吳育剛的「四十年一覺記者夢」,則由美麗島雜誌展開一系列凸顯黨外人士政治訴求的活動開始敘述,接著寫到疾風雜誌社等團體展開抵制,因而引起一連串暴力衝突,終於爆發美麗島事件。
正如吳育剛文章結論所敘述,部分美麗島政治家「踏著先烈的血跡」濫用人民的同情與信賴,謀取大量的政治與金錢利益,才使得民進黨的發展受到頓挫。
人民對政客濫用美麗島政治資源的反感,並不表示他們改變了對美麗島事件的歷史記憶。同樣,白色恐怖與二二八事件的社會敏感度降低,也不表示人民忘卻了這段歷史;「中正紀念堂」牌匾縱然順利重新掛回,也不表示蔣中正歷史地位問題已獲得社會共識。
甚至,同族群對「日本」的不同記憶,不但為隨著年代久遠而模糊,反而因為家族世代的口耳相傳與選擇性閱讀獲得強化,在內心深處形成「情節」。台灣族群記憶差距現象其實非常嚴重。
國民黨威權統治年代的威權手段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民進黨粗暴的民粹手段也沒有解決,馬政府如果只用「法匠」手段處理爭議,同樣只會強化不同族群的記憶差異。
台灣是一個「偏聽」的社會,人們不習慣主動尋找不同意見,促成自己的「腦力激盪」,加上媒體「市場區隔」策略,已使台灣成為一個「思想近親繁殖」國家。
政府應該做的是讓不同族群交換歷史記憶,最近幾年網際網路普及率提高,個人部落格興起,網路上有許許多多個人歷史紀錄供人閱讀,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遠遠不夠。政府應該有所作為。 蔣中正總統是日本殖民統治結束後台灣第一任領導人,他的職稱是「中華民國總統」,在他任內雖然有「白色恐怖」陰影,但在他領導下,古寧頭戰役與八二三炮戰兩度擊退中共武力進犯,護衛了台灣主權也是事實。如果我們接受中正紀念堂的存在,就應該忠實呈現所有歷史事實,而非單一族群的記憶。未來「中正紀念堂」的陳設與展覽內容應一此原則有新的思維。
總統府曾是總督府,是日本殖民統治的象徵,作為民主台灣的權力核心,顯得不倫不類,社會早有遷建之議,馬總統競選亦列為政見,應早日規劃實現,現有建物可改為殖民歷史博物館,客觀陳列相關文物。外交部建築可以拆除,改建為先民移殖史博物館,讓台灣每一段歷史都能忠實呈現。 唯有如此,族群問題才能真正舒緩。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