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5 20:02:47瀏覽1475|回應5|推薦32 | |
(5/26清晨修改結論) 中正紀念堂即將於七月一日重新掛牌,民進黨執政時代改懸的「台灣民主紀念館」就要卸除,屆時難免又是一場抗爭。 不能說年輕人不關心政治,這幾天噗浪網出現許多年輕人的創意解決方案,譬如取消石製牌銜,改掛LED廣告燈,「大中至正」、「自由廣場」輪流跑,還有人主張,「大中至正」或「自由廣場」是上一個世代的爭議,不必延燒到現代,兩個名稱都不必了,LED用來跑新聞或廣告,還實用一點。創意雖然KUSO了一點,但也表現了年輕人對上一個世代的爭議,其實已沒有什麼興趣。 教育部希望由民主發展的角度重新定位中正紀念堂,委託聯合報與世新大學舉辦了一場閉門座談會,探討可行之道。 接到邀請函時,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創造力,但也有一點異想天開的命題。 為什麼會覺得異想天開?因為「中正紀念堂」與「民主發展」兩個名詞實在很難連結。 中正紀念堂的象徵語彙 基本上,中正紀念堂是帝王思想與威權統治的象徵,是國民黨威權統治年代,為確立蔣中正不朽的歷史地位,及國民黨永續執政的社會心理基礎而設立的。 園區佔地25萬平方公尺,矗立於首都政治心臟地帶,建築設計理念與整體外觀隱含豐富的象徵語彙,具有中國宮殿與帝王陵寢的意像。譬如,正面台階合計89階,表示蔣中正享年89歲,台階中間的「御路」、神路前的「牌坊」等,都是皇帝規格,而正堂巨大的銅像,又彰顯了蔣中正「永垂不朽」的歷史地位。 台灣的民主,則是經由知識份子將近百年的啟蒙,及蔣氏父子去世後民進黨及所有反對人士的衝撞,及一次又一次選舉的全民投票和裁決才發展出來,台灣已徹底擺脫帝王思想與威權政體的桎梏。 一個已去除帝王思想與威權體制的社會,如何經由象徵帝王思想與威權體制的建築,尋找民主發展的契機? 中正紀念堂的民主意涵 1980年代,台灣草根民主運動興起,由於中正紀念堂的威權意涵極強,反對民眾戲稱為「中正廟」,並以中正紀念堂及總統府為抗爭行動的主要目標。其中以1989年的野百合學運最具象徵意義,本來沒有共識的總統公民直選制度,經由這場學運建立了共識,並完成修憲。 從建物象徵意涵而言,中正紀念堂是帝王與威權的象徵;由場域的歷史景象而言,中正紀念堂卻代表了台灣民主的發展。我們應該深化中正紀念堂的民主意涵。 譬如,蔣氏父子治理台灣將近四十年,台灣由威權過渡民主也將近二十年,但民間仍未對蔣中正治理台灣的功過,做出公正的評價,其歷史地位依然非常兩極,一部份人只看到他的威權統治與白色恐怖;另一部份人則著重他護衛台灣免於中共專制統治,並建立經濟繁榮基礎的貢獻。兩極間既沒有對話,也沒有相互理解的意願。中正紀念堂管理單位能否推動蔣中正歷史地位的民間對話?透過綿密又深刻的對話,一定有助於共識的凝聚。 面對歷史,才能深化民主,蔣氏父子由中國大陸來到台灣,治理了四十年,日本也曾經殖民台灣五十年,民進黨是台灣第一個經由選舉取得政權的政黨,執政八年後,被選民趕下臺。這些歷史軌跡,人民各有評價,但都是你我共同的一部分,所有歷史軌跡,都應該完整保留。 從這個角度觀察,不但中正紀念堂應該維持現狀,在功能上並應該進一步深化民主的意念,而不遠處的總統府也應該遷出,把興建於日治時代的總督府-另一座象徵威權的建築,轉型為殖民紀念館,讓博愛特區由象徵權力的特區變身為啟迪人民透過歷史深化民主的特區。 瞭解歷史、接受歷史,才能建立尊嚴與自信,有了尊嚴與自信,未來才會有更光輝燦爛的歷史。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