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24 17:29:06瀏覽4988|回應3|推薦28 | |
日前《聯合報》報導,根據對南極海岸冰河的調查,全球暖化造成的南極冰架冰溶量,在十年間增加了 75%,未來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可能比目前估算的還要快。估計到了 2100 年,海平面將比現在升高 43 公分。(參考:〈南極冰架‧你和我〉及〈格陵蘭與南極〉) 這個調查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地球科學 Nature Geoscience》期刊上。南極冰溶加速是個「老話題」,而現在找到了更明確的證據。同一期的研究報告中,有一篇則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察:在全球暖化的同時,地球的熱帶地區也變寬了! 地球大氣和熱帶區域有很密切的關係,熱帶擴張,代表著地球許多地區的風向和降雨量會起變化,風暴的形成和發展也受影響。這對亞熱帶地區的國家或社區,會造成直接的衝擊。 〈 南加州野火的天災人禍〉雖未談及這個議題,但是從文中所提到的氣象條件可以想見,熱帶地區的變動,將如何影響人類。 從天文學或地圖學的角度看,所謂熱帶,就是地球南北迴歸線之間的地區,也就是從北緯 23.5 ° 到南緯 23.5 ° 之間的地區 。所以台灣嘉義以南是熱帶地區,嘉義以北是亞熱帶地區。 但是從氣象學和地理學的角度看,考慮的因素就比較複雜,它會隨著大氣的變遷而改變。 傳統上,定義熱帶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地面溫度和降雨模式,除了季風帶之外,熱帶的氣溫是相對高的,季節的差異和每日的差異都相對的小;二是降雨量,和非熱帶地區比起來,熱帶是潮濕的,降雨量是高的。 如果從地球大氣的大尺度來看,還有其他的界定熱帶的方式:
雖然全球暖化和熱帶擴張的關係還不很清楚,但近來的一些研究已經有很明顯的證據,從 1979 年至今,熱帶地區的確變寬了。從下圖的資料估計,大約每 25 年,熱帶地區的寬度會增加 2 - 4.8 度。 緯度一度大約是 111 公里,從台北到台中大約是一度,到台南大約是兩度,到恆春大約是三度。所以說,每 25 年,熱帶地區就會寬了大約一個台灣這麼長的寬度。 下圖包括了五個獨立調查的數據,從上到下依次是:
五個調查得到相同的結論。在此同時,其他調查發現,地球的對流層變暖,平流層變冷,對流層變厚,哈德理循環模式弱化,中緯度風暴北移,熱帶雨量增加……。整個地球的大氣現象正在加速改變。 這個問題已經逐漸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未來只會越來越重要。我們兩位總統候選人,如果認為台灣應該有更寬廣的國際空間,應該爭取世界更多的認同和重視,那麼,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將是我們參與國際活動的最好機會。尤其台灣正好處於熱帶和亞熱帶的邊緣,相關研究對我們自己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打算如何參與並支助相關的科學研究?要如何縮減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諸如此類的問題,相信更能引起國際的重視,而不是我們保有了多少個沒有影響力的邦交國。 總統候選人即使還沒有明確的執行方案,也應該宣示出一個政策方向了。 以下是《聯合報》對南極冰架的報導 南極冰融 10年增75% 【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 根據一項對南極海岸冰河迄今最詳盡的調查,全球暖化造成南極冰架的年冰融量在 10 年間增加了 75%,也就是說,未來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可能比目前估算得還快。 科學家估算,在 2006 年,南極冰河加速移動,約有 1920 億噸的冰流入海裡,相當於尼羅河每年入海水量的兩倍多,也相當於全球海平面升高約 0.5mm。 根據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去年的報告,在 1900 年到 2006 年間,海平面升高 10 到20 公分。報告並預測,到了 2100 年,海平面至少升高 43 公分,主要受暖化影響。氣候小組無法估算海平面上升的上限,最大原因就是南極和格陵蘭的冰融量不確定。 新研究指出,在 2006 年,南極西部冰架約流失 1320 億噸冰,在 10 年間增加 59%,靠近南美的南極半島北端約流失 600 億噸,在 10 年間增加 140%,但全球最大冰架南極東部冰架則幾乎是「零流失」。 科學家說,這項新發現很重要,因為地球 90% 的冰在南極,而且過去南極冰融僅限於南極半島北端。 由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資深科學家芮格諾特(Eric Rignot)帶領 5 國科學家進行的調查,利用 4 枚衛星的干涉雷達,建立南極四周全貌。 他們測量冰河從覆蓋南極的廣大冰架把冰送往海岸的速度。這篇刊載在「自然地球科學」( Nature Geo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報告說:「大部分冰架消融發生在南極西部的松島灣,以及南極半島的北端。」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