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球暖化變流行?
2007/03/02 17:00:47瀏覽3019|回應2|推薦34

全球暖化的威脅逐漸受到注意,看一向趕流行的好萊塢把最佳紀錄片頒給了「不願面對的真相」即知。

這是好事,但別以為全球暖化問題因而可以解決。全球暖化問題極為複雜,我一點也不樂觀。

全球暖化的禍首是二氣化碳,而二氣化碳的排放量與工業化及經濟利益息息相關。這是南北對抗的一環。

說全球暖化是人類的貪欲和愚癡造成的,這個宗教式的警語於事並無補;我們少坐飛機、少吃牛排,也只是聊盡一分心力。國家之間的生存競爭,才是重點。

控制二氣化碳排放量,這是目前最急迫的事。但是要怎樣控制呢?

一律維持現在的排放水準,然後逐年降低?工業先進國家能不能接受暫且不說,開發中國家又怎麼能接受呢?

在還沒能提出有效的替代能源之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就等於限制其工業發展。

何況目前各國使用能量本來就十分不合理。排放量最大的美國,人口僅占全球人口的 3%-4%,而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卻是全球的 25%。如果要全球人類不得發展,好讓美國人繼續過他們浪費能源的生活方式,這符合公義和公理嗎?更何況美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很多都是用來生產武器或從事軍事行動,而第三世界往往是受害者,這又怎麼能允許呢?

所以,1992 年在巴西簽訂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 UNFCCC 或 FCCC),就把簽約國分作三類:

  1. 工業化國家,這些國家答應要以 1990 年的排放量為基礎進行削減,承擔削減排放溫室氣體的義務。如果不能完成削減任務,可以從其他國家購買排放指標。
  2. 已開發國家,這些國家不承擔具體削減義務,但承擔為發展中國家進行資金、技術援助的義務。
  3. 發展中國家,不承擔削減義務,以免影響經濟發展,可以接受已開發國家的資金、技術援助,但不得出賣排放指標。

至於各參與國的具體義務,就留到後來的京都議定書去談。

遺憾的是,美國總統布希在 2001 年,以開發中國家不承擔責任為由,退出京都協議書,等於否定了美國已經簽署了的 FCCC。

由於美國帶頭,世界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第二的澳洲,也就順理成章的拒絕簽署。

反對京都議定書的理由是,中國在 2003 年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1990 年增加了 40%,而現在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是全球第二高的國家。如果讓中國等開發中國家置身於排放管控之外,那又如何有效控制全球二氧化碳的總量呢?

所以美國有人提出了陰謀論,說京都議定書是第三世界的陰謀,借全球暖化危機之名,停滯美國的經濟發展,以便開發中國家迎頭趕上。

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是 0.74 噸,而美國是 5.44 噸。所以美國的說法無論如何都很難讓第三世界接受。然而美國的說法也不是全然無理。

目前正在急速發展的國家,例如中國、印度、巴西、印尼等國家,都是人口眾多的國家,雖然她們目前的人均排放量都還不高,可是總量可觀。如果這些國家的總排放量再增加一倍,地球就很難消受了。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估計,從 1990 年到 2100 年全球氣溫將升高 1.4℃~5.8℃,如果京都議定書能完全執行,到 2050 年也才能把氣溫的升幅減低 0.02℃~0.28℃。

因此京都議定書才是起步,實際上可能緩不濟急。然而,就連這個起步都搞不定。

除了美國和澳洲之外,其他工業國家的態度是這樣的:

俄羅斯:蘇聯解體後工業生產量大降,達到京都議定書要求並不難,甚至可以出售排放指標賺錢,所以樂於接受。

歐盟:是京都議定書的主要支持者,原排放量占全球 21%,承諾減少 8%(不是 8 個百分點)。

日本:因為條約在京都簽訂,日本人甚感光榮,當然支持。

加拿大:支持。

中國和印度都支持議定書,反正她們都不受控制。

台灣呢?由於聯合國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所以也不受控制。這就有趣了,台灣不是獨立的國家嗎?為什麼不跳出來站上國際舞台,承諾減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呢?


下圖是全球各國參與京都議定書的情形:

緣色:簽約國且已批准
黃色:簽約國即將批准
紅色:簽約國但拒絕批准
灰色:態度未明或其他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gdor&aid=783539

 回應文章

生命愛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科學新發現酷寒時代
2007/03/22 09:01

愛徒引用3月19日國家地理頻道播岀的「酷寒時代」

「科學新發現」透露地球一次又一次地進入驟冷的時期,全球氣溫驟降的現象有些是導因於火山噴發,這種現象只會維持幾年,就有能力造成社會、政治大變動,繼而引發國際情勢大洗牌。至於海洋引發的更大規模的千年冰冷時期,更能導致大規模絕種或世界級大災難。令人憂心的是,最近的證據指出,我們可能即將接近這種冰冷階段,而且原因竟然還是全球暖化現象。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不樂觀
2007/03/06 11:09

除了全球暖化問題的本身極為複雜之外,

各國政府機關算盡,怎麼樂觀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