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29 00:01:51瀏覽357|回應1|推薦68 | |
魏元忠在武則天掌權期間因故被判流放又召回三次,到了武則天退位,太子李顯再度復位為唐中宗時又因故被流放,這四次都可說是犯小人被陷害所致。不過古人寫的文言文史書過於難解,有些交代不清,所以前面三次很難分得清楚,就隨便將就著看唄…… 此外,古人很喜歡改年號,有時一年就有二個年號,看起來頭昏眼花以為過了很多年,其時不過只有短短幾個月而已。大概是古代皇帝的阿Q精神,想藉此以為自己可以千秋萬載唄…… ----- 開始掰掰 ----- (唐朝)武周、武則天、垂拱二年三月,武則天下令打造一個銅製的小箱子安放在洛陽的皇宮大門前,表示隨時接納臣子們的表疏。又鼓勵無論販夫走卒都可以「告密」,武則天會親自接見,除了由朝廷負擔前來密告之人的飲食交通費用外,只要密告之事符合她的意思,還可以破格任官或升官,即使告密的內容不實也不會因此處罰論罪。表面上是廣納意見鼓勵檢舉不法,實際卻是擔心天下人會因為自己掌握了李氏天下而有異心所採取的舉動。 更嚴重的是,武則天任用了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一批酷吏,以各種慘無人道的嚴刑逼供屈打成招。這些酷吏執掌刑獄,那些被密告的當事人一但被捕入獄,就遭受各種嚴刑拷打,沒幾人能活著出去,就算是有功的大臣也難倖免。 說到功勞,每當有人立下大功勞,就會有人犯了紅眼病。普通人犯了紅眼病也就算了,但這次犯病的偏偏是當時正受到武則天重用的酷吏集團中的周興。 在平定徐敬業叛亂的事件之後,魏元忠以監軍之功調任為洛陽令(副首都的市長)。沒多久,由於徐競業兄弟於戰敗後逃往潤州企圖渡海逃往高麗,這件事就被酷吏們當成了所謂的證據,於永昌元年八月,周興就唆使徐敬真、張嗣明等人誣告魏元忠曾與徐敬業通信共謀,周興與來俊臣等人藉此判魏元忠死刑,就在洛陽城中的市集當場執行。 魏元忠被押解到刑場,仍神情自若毫無懼色的就坐在行刑處,等著時刻一到就要人頭落地。不過依照律例,這一類大臣涉及叛亂而遭行刑的名單要呈交武則天親自過目。武則天見到魏元忠的名字,想起他在處理徐敬業叛亂事件中立下大功,怎麼可能犯下勾結徐敬業密圖謀反之事?但是如果就這樣赦他無罪,不就顯出她的識人不明、任用周興不當!於是武則天下令赦免魏元忠的死罪,改以流放到嶺南的貴州。 奉命傳詔的官員趕往位於市集中的刑場,攸關生死唯恐耽誤,就先派了一個小吏先行趕到阻止行刑。既然高高層都派人傳話赦免了,負責行刑的官員就上前要將魏元忠鬆綁扶起來,但魏元忠仍堅持坐在原地,氣定神閒的說: 「雖然聽說天后有旨要赦免我,但赦免的詔書還沒有送達,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你身為刑部官員,怎麼不依律行事,敢私自放了我呢?」 過了一會兒,傳詔的官員趕到了,當眾宣讀了詔書,魏元忠這才謝恩起身,回家收拾收拾啟程到貴州報到去,不過沒多久就被召回中央了。 如意初年,來俊臣誣告大臣狄仁傑、任令暉、李遊道、袁智弘、崔神基、盧獻等六人,並將他們先判處死刑關入大牢再逼他們招認罪行。但狄仁傑設法將訴狀傳出大獄外交給了兒子向天后武則天喊冤,加上酷吏集團一下子抓了這麼些以正直聞名又有功勞的大臣而犯了眾怒,許多人如監察御史李嶠等不惜以身犯險紛紛上書痛斥酷吏集團的惡行並替狄仁傑等人喊冤做保。連遭酷吏集團陷害而全家遭難的前任宰相樂思晦唯一因年幼僅被發配為官奴的幼子(史書未記載他的名字)也上朝做証喊冤,一個年紀不到十歲的孩子不卑不亢的陳述打動了武則天,武則天親自重新審理此案,雖然查明所有人都是被冤枉的,這六位大臣無罪開釋官復原職。 長壽元年正月,魏元忠得罪了原本是他的下屬、後來也成為酷吏群之一的「四其御史」郭弘霸,而洛州剌史李嗣真因故得罪了來俊臣,加上幾個月前要陷害狄仁傑這件事沒有成功,來俊臣、郭弘霸等人為了報復,連帶將同平章事(宰相)狄仁傑、任知古、裴行本、司農卿裴宣禮、前文昌左丞盧獻等一共七人拖下水,誣告他們串通謀反。 這次的誣告事件還是被武則天識破,但是武則天還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問題,這些大臣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照例被判處貶官流放之罪,於是大家都被貶官流放,魏元忠第二度被貶,去涪陵縣(今重慶市轄涪陵市)當縣令。 聖曆元年,魏元忠再次被召回擔任侍御史,又升任為御史中丞。結果又被來俊臣、侯思止誣告陷害,三度被判流放,還是到了五嶺以南的地區溜達去了。 這年,武則天的姪子武承嗣、武三思想當太子,武則天猶豫之際,召回了狄仁傑,問他的意見,狄仁傑以「姑侄與母子,何者親近?何者能於武則天百年之後祭祀她?」的理由,說服武則天仍選擇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所以武則天就不再考慮改由姪子當太子,另外也將廬陵王李顯(唐中宗)召回東都洛陽。 太子李旦(唐睿宗)本來當這個太子就當得心驚膽跳的,見到哥哥回來了,就請命將太子的位子讓給哥哥。於是,聖歷二年,武則天改立廬陵王李顯(唐中宗)為太子,第三度召回了魏元忠,要他擔任太子左庶子(輔佐太子的貼身官員)。 當時,突厥與吐蕃多次入侵邊境,武則天命太子李顯為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率兵反擊突厥。另外再升任魏元忠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相當於接替狄仁傑宰相之職。 由於每次魏元忠被流放時,總有許多人出面力挺魏元忠為他喊冤,武則天感嘆的問魏元忠: 「你怎麼老是被人誣告陷害,為什麼呢?」 魏元忠說: 「臣就像是一頭鹿,那些羅織罪名栽在我頭上的人就像是獵人,見到鹿就打,一定要將臣的肉拿去做成羹湯啊。遇到這些以殺掉臣來求得發達的小人,臣雖無辜卻也無奈。」 ----- 待續 ----- 改編自 《獨異志》/《舊唐書》 原文: 《獨異志》.卷下 唐魏元忠神氣剛直,初為洛陽令,有罪戮於都市,已坐訖。 天后以元忠有平徐敬業之功,特敕免之。 承製者走而傳呼釋元忠。傳呼先至,執捉者扶令起,元忠曰: 「敕未至,豈可求生?」 有頃方至。觀者咸服其安閒神異也。 《舊唐書》卷九二《魏元忠傳》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也。 …… 尋陷周興獄,詣市將刑,則天以元忠有討平敬業功,特免死配流貴州。 時承敕者將至市,先令傳呼,監刑者遽釋元忠令起,元忠曰: 「未知敕虛實,豈可造次。」 徐待宣敕,然始起謝,觀者咸歎其臨刑而神色不撓。 聖曆元年,召授侍御史,擢拜御史中丞。又為來俊臣、侯思止所陷,再被流於嶺表。復還,授御史中丞。 元忠前後三被流,於時人多稱其無罪。則天嘗謂曰: 「卿累負謗鑠,何也?」 對曰: 「臣猶鹿也,羅織之徒,有如獵者,苟須臣肉作羹耳。此輩殺臣以求達,臣復何辜。」 聖歷二年,擢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檢校并州長史。未幾,加銀青光祿大夫,遷左肅政台御史大夫,兼檢校洛州長史。政號清嚴。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