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4/23 15:06:19瀏覽6739|回應4|推薦72 | |
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是D大調,與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一樣,據說他是先學會小提琴才學鋼琴的。這首曲子不難理解,寫於1879年(即完成第二號交響曲後),首演即大獲成功,由布拉姆斯親自指揮,好友姚阿幸擔任獨奏,他也給予此曲很多的意見,如今已是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 有趣的是,當代有幾位小提琴家並不喜歡此曲,有名的維尼奧夫斯基(Wieniawski)甚至認為無法演奏,這其實也沒什麼~許多演奏家只要覺得樂曲不合自己的意,例如覺得演奏起來不順,或是給自己表現的部分太少,就拒絕演奏,除了這首外,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還有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布魯克納的第三號與第八號交響曲,這些經典都曾被認為"無法演奏"... 如今看來,這也可能是一種獨創性高的標記,也已經演奏無數次了...以下是著名小提琴家Hilary Hahn與賈維指揮hr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出,她的琴音活潑而精準,個人很喜歡。 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剛開始就出現(0:42),曲調簡單質樸辨認性高,由低音管與中提琴&大提琴一起奏出: 法國號很快就加進來,好讓後來的上升音音階更有力,而其中也藏有玄機。這主題我初聽就覺得滿熟悉的~這不是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翻版嗎?雖然調性不一樣,但兩者都有主調第一級-第三級-第一級-第六級-第五級這樣的音型:
經過幾次下行(1:21),終於轉回D大調,第一主題配合弦樂的歡呼,開始興奮的跳舞,就這樣從安靜到輝煌,這段不禁讓人想到布魯克納第零號交響曲第一樂章呈示部的第三主題,布拉姆斯應該沒聽過吧?一切~又是巧合... 這時若等安靜下來後就給小提琴進來,也應該很不錯,但布拉姆斯不想這麼普通。隨後是一段半音向上段落(1:55),呼應前面雙簧管的上升音階,與沒有半音的第一主題成對比,先升了主音D,後來又還原,造成寬心的效果,與第二號交響曲第二樂章開頭的方式一樣,然後卻強調了第三級音升F(2:22),與導音升C,來延緩動勢,以到達下一階段。 而在高聲部的柔順中,隱藏了一個旋律(2:41),後面會很重要: 好了~我不想再寫下去了,這麼好聽的曲子,只要聽熟前面這十分鐘,後面根本是勢破如竹!兩個主題分別發展,交互出現,融合,調性也是有大調有小調,讓曲子更加豐富。樂章結束前的裝飾奏(18:07)為姚阿幸親自作曲,先是第一主題的素材,高音部分用了自然泛音(18:20),顯得比較空靈,然後是半音上升,加強音(18:44,對應呈示部的上下音階對抗部分),六度雙音(19:09),與第二主題變奏(19:41),出現高音震音似的音型為高潮(20:12),以及橫跨三個八度的顫音(21:09),完了後樂團接上(22:02),很快結束。
第二樂章慢板,2/4拍子,不負眾望以F大調開始(24:11),有力的抵抗第一樂章小提琴剛出現時的d小調(此F大調為其關係調),獨奏雙簧管吹出優美的旋律,但與第一樂章第一主題一樣,都有第一級-第三級-第一級-第五級這樣的旋律,所以也是由此衍生,但奇怪的是~這是小提琴協奏曲,怎會讓主角被雙簧管奪了去?這樂器在第一樂章也是如此,難怪當年小提琴家沙拉薩泰覺得質疑,不想演奏,因為鋒頭被搶。這段也是所有木管樂器表現的場合,雙簧管與低音管的對話極其有趣,但也沒法忽略長笛的增色與豎笛在和聲上的支持,還有法國號穩固的低音,與有時突然高音帶來的呼喚… 第三樂章很好理解也短,布拉姆斯在龐大的第一樂章後,會讓人產生這首協奏曲會很長也吃重的錯覺,但在放置如歌的第二樂章,又接到此充滿舞曲律動的樂章後,整首協奏曲就很輕盈精巧了,這是他的慣用手法。此樂章又回到第一樂章的D大調,算是自由的輪旋曲形式,與第一樂章管弦樂長長的序奏後小提琴獨奏才出現不同,這裡剛開始小提琴獨奏就熱情地奏出A段主題(32:16),2/4拍子,頗有加強後面那三個十六分符的效果,配以管絃樂的三連音(卻被當作半拍,長度只有兩個十六分音符),這是很不對稱的節奏,帶來特殊的推進力: 又接回A段主題(34:15),並做了一些變化,C段從酷似第二樂章雙簧管旋律的下降音階開始(34:48),但這也是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後半的進行,並且由弦樂加以細分(35:10),樂團部分則奏出本樂章的A段主題變體,自此三個樂章被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小提琴又奏出華麗的先下上後向下音階(35:39),以此接到型態類似的B段主題,調性也回歸主調~D大調(35:46),以此輕鬆回歸同調性的A段主題(36:53),這次不是由獨奏小提琴開始,而是管弦樂團。喧鬧一番後,獨奏小提琴奏出剛剛的C段(37:17),又接到A段活潑的結束。 這首協奏曲被姚阿幸稱為"很困難,是一位難以相處的人所寫的",看來布拉姆斯為人的難以相處並非虛構...姚阿幸後來也與他鬧翻過。如今看來,雖不是技巧最困難的,可是對獨奏者與樂團來說都很棘手,不只曲子長,音符也變化多端充滿大跳音程,節奏更是複雜,柴可夫斯基對此曲也很不喜歡,認為缺乏詩意,只是假裝高深~但這些對音樂家不友善的地方,反而是對愛樂者的恩惠,因為這些困難都是增加精采度的要素,在布拉姆斯寫完第二號交響曲的絕頂成熟期,他給了我們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兩者是同一調性),等於是在皇冠上鑲嵌寶石,讓音樂更加閃耀動人了。 延伸閱讀: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的分析與突破文/夏爾克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