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故事的開端(Brahms Piano Concerto no.1 op15 analysis)
2023/03/29 11:41:03瀏覽4080|回應1|推薦63

約翰尼斯‧布拉姆斯(1855年)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他初期的代表作,完成於1858年,那時他才25歲。原本這是為了雙鋼琴而寫作的奏鳴曲,但和好友克拉拉‧舒曼演奏幾次過後覺得不滿意,1854年想改為交響曲,但也沒能繼續,1855年才決定要寫成協奏曲,終於定案。

首演在1859年的德國漢諾威,由他自己彈奏鋼琴,好友姚阿幸指揮樂團,反應平平,五天後在萊比錫的演出則遭到聽眾的許多噓聲,讓布拉姆斯很難過,「我只是走自己的道路而已。他說。

但後來越來越受歡迎,也算一雪恥辱,如今已被公認為他初期最傑出的作品之一,不過質疑的聲音也沒停過~拉威爾就覺得他的協奏曲鋼琴只是整體的一環並非主角,不好發揮,也很多人稱此首曲子為”鋼琴助奏的交響曲”,根本不像是協奏曲。我初聽第一樂章時也覺得非常笨重又冗長,聽完很累…尷尬

但久了後,就會愛上那種屬於年輕人的創意與大膽,還有一種他專屬的溫暖醇厚特質,一直延伸到第二樂章。而常安排快速舞曲在最後樂章的布拉姆斯,也能讓我們帶著躍動的心情聽完全曲,不會從頭到尾到都沉重冗長,也是他很厲害用心的地方。

而這首曲子也有不少"故事",例如第一樂章是”布拉姆斯聽到舒曼去世時的驚愕”(大作曲家舒曼是克拉拉‧舒曼的丈夫,也是他的貴人),第二樂章是”克拉拉‧舒曼沉著的畫像”(根據他寫給克拉拉的信)…等等,這些在聽音樂時,都是可以去想像的,但布拉姆斯是一位很嚴謹的作曲家,他的曲子常有基本構成動機或音程,個人以為就是所謂的四度音程,在曲子中簡直普遍到不行了~非常有意思,以下是由著名鋼琴家Freire,與夏伊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的演奏版本。



第一樂章Maestoso(莊嚴的)用的是6/4拍子,一小節六拍音符眾多,剛開始那轟隆隆的定音鼓,宣示了主調d小調,也是讓人受到悲劇衝擊一樣的感觸,第一主題(0:06)從降b音下降四度下降到f,然後又下降三度回到主音d,但和聲是在第六級(降b-d-f),有些懸著的感覺。

又故意把第五級音a降半音(0;11),與主音d形成增四度魔鬼音程,還發出顫抖的顫音(還在強拍)~聽來真有點恐怖,又有標示為ff的強奏定音鼓助威,到達了某種恐懼的頂點。隨後甚至是一連串的顫音~真是嚇死寶寶也...

和聲也沒要解決的意思,甚至還將低音降半音成為d小調的導音升c,不和諧的狀況更嚴重,樂團在不同音高上大致重複了開始幾個樂句,又強調降a音(0:55),是一個減七和弦,這倒是一種滿傳統增加恐怖的方式尷尬...低音終於有覺醒,不慌不忙解決到a音,好不容易到了主調和弦(d-f-a),卻是有些不穩的轉位(1:02),第一小提琴奏著呻吟似的音型,一下就反向變成三度+四度上升,想要到達光明的D大調(1:13)!什麼~也太貪心了吧?結果馬上又降回d小調(1:16),這根本是後來馬勒愛用的手法嘛!明暗的光影變化是也!

隨後加弱音器的弦樂響起同一旋律(1:27),竟然想轉調後再來一次!只是仍沒成功,甚至將弦樂分部變的更稀薄後(1:49),還想再玩...但無力了~降半音到降d大調,弦樂與管樂奏出一個先上後下的旋律(1:59),這也算是整個樂章的重要基本動機,我認為型態與蕭邦第三號鋼琴奏鳴曲第一主題的後句很像,都是帶點悲壯感的。但我只想問~什麼時候正規的d小調要來啊?樂章已經進行兩分多鐘了耶...尷尬

玄機就在這了~降d大調是升c大調的關係調,也是d的導音,所以一個解決(2:34),就又回到d小調的第一主題了...眼看就要依樣畫葫蘆時,卻產生了小調與大調激烈的向下音階戰鬥(3:02),大調終於站了上風(3:16),還奏出號角那樣的勝利音型~這也是四度喔,另外這動機也讓人想起華格納"尼貝龍根指環"萊茵黃金(Das Rheingold)的雷神多納動機,布拉姆斯這曲子寫作晚於"萊茵黃金",但此時該劇尚未首演,布拉姆斯有讀過手稿嗎?或只是巧合?

但這是"鋼琴協奏曲",真正的主角是鋼琴才對!只是當鋼琴如王者般登場後,卻把剛剛好不容易到D大調的成果,再打回原型由d小調開始,用的還是剛剛戰鬥的下行音階(3:37),發揮了一小節六拍的繁多綿長效果,後面更是一種升騰效果(4:01),又冷不防又接回之前的顫音四度+三度的下降(4:23),這在開什麼玩笑!原來鋼琴只是走之前管弦樂的老路,只是有更多細分的音符,最後也來到前面那個先上後下的主題(5:47),好不容易從d小調轉到關係調F大調(5:56),就以此開展平和優美的第二主題(6:15),剛開始也是四度上升呼應之前的勝利號角,四度也是曲中最重要要素。

隨後,那號角動機又出現了(6:49)...長笛也繼續接力(7:16)。到此為止都還算是傳統的,但重述時鋼琴卻加入了奇怪的音階(7:43),這是A大調~弦樂卻是F大調,這兩個相差有點遠的調性造成了對抗,讓鋼琴變成了一個煞風景的要素,這裡算是雙調性嗎?...還好只是一下下,就回去了正港的F大調,隨著法國號的勝利號召下(8:04),進入了小結尾,開始了不斷轉調的過程,鋼琴則擔任穩定與安撫的作用,轉回F大調後才平靜結束(9:09),但這給人一種發展部的錯覺...在鋼琴也演奏勝利號角後(10:09),才開始了發展部,第一主題出現(10:22),接的不再是害怕的顫音,而是鋼琴激烈的與之對抗,第一主題的諸要素也在其中(包括隱藏的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聲部11:20),鋼琴假意模仿,接下來發起了挑戰(11:58),終於站到主要地位,就用奇怪的升F大調跳舞(12:16),用的是基本動機,並開始愉快的轉調(甚至有C大調12:22),再由連續管弦樂總奏的掩護下降回到d音,看似要接到主調d小調了,第一主題卻在第二級e和弦上出現(13:04)...

再現部開始,剛開始的積極奮發,又被鋼琴弄弱(f小調,14:42),並用更隱密的方式奏出基本動機(15:12),並以此大調模式轉到D大調,從而開展第二主題(15:53),以呈示部差不多的方式進行,尾聲到來(19:28),使用了基本動機,第一主題出現後,又意外的到A大調(20:00),目的是以第三級升c解決到d,才能悲劇性的以d小調結束,這倒是滿特殊的作法,值得仔細聆聽。



舒曼與克拉拉‧舒曼

第二樂章慢板,還是6/4拍子,直接到D大調,很乾脆,剛開始的弦樂五部都奏出D音(20:55),只是在不同的音高(橫跨四個八度),寬闊純淨無雜質,然後也是四度上揚 (20:56),與陪伴的兩支低音管的走向不一樣,更增加豐富美感,法國號與雙簧管的獨奏也很漂亮,與最後進來的鋼琴對話,形成模進三度往下結構(23:53)~這不管在先前的蕭邦或後來的拉赫曼尼諾夫,都是一種抒情模式,也會常出現(25:16),有人說在這首協奏曲布拉姆斯的管弦樂配器法尚未成熟,我是持懷疑態度的。。

豎笛吹出憂愁的升f小調旋律(26:18),鋼琴也不落後想要參與,奏出很像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旋律(26:50),原來尚未遠去!豎笛再奏出一次後,回到了D大調(27:45),又回到了剛開始,注意長笛那四度上升(30:35)~不僅是第一主題剛開始,也是上個樂章的勝利號角,鋼琴與弦樂繼續靜靜對話,繼續靜靜的模進三度往下...再來的顫音也不再懼怕,第一主題再回來(33:47),安詳的結束樂章。

第三樂章終於換到2/4拍子了,是個"不太快的快板"輪旋曲。剛開始就是鋼琴彈出的第一主題d小調旋律(34:59),又是四度往上,並充滿切分音效果(35:21),第一主題重述時法國號也跟著模仿(35:38),然後是更多改變重音拖來拖去的切分音效果(35:55),果然到了也充滿切分音,關係調的F大調第二主題(36:20),這又是一個飛升的旋律,我想應該給了後來的拉赫曼尼諾夫深刻印象,他的第二號&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的最後樂章第二主題也都用了這種音型。

法國號又吹出四度上升,勝利號角先響起(37:25),經過鋼琴的一大堆三十二分音符(37:42),第一主題又出現(37:55),而第二主題則稍有些變化,並轉到降B大調(38:40),第一樂章那些熟悉的連續顫音又回來了(39:19),還出現了與第一樂章序奏一樣的四度-三度下降(39:27),眼看又要沉淪時,卻轉到了平行調的降B小調開始一段賦格(39:51),又反轉為三度-四度上升,與第一樂章的呈示部類似,音型也很像所謂的”曼海姆火箭”,貝多芬在第五號交響曲第三樂章開頭有用過。

大提琴則以屬調答題(39:54),但還快就放棄嚴格的作法,反而自由開展,再回到第一主題時竟然已變成了C大調(40:34)!長笛也吹出了基本動機(40:44),整個就是第一樂章的某種復活,卻又被鋼琴的花奏干擾,再回來的d小調第一主題也更為兇猛(41:00),避免再被取代,竟然第二主題也被打成了小調(42:03)!這是個陰暗的時刻...

然而勝利號角適時響起(42:29),導引到D大調和弦休止(42:36),又可聽到連續顫音(43:05)…這時漸漸露出曙光,第一主題的大調形式由低音管奏出(44:22),三度+四度上升的概念都到齊了,雙簧管也吹出基本動機(先上後下),第一樂章的連續顫音到此已是喜樂的顫抖(44:37),最後以光輝的三度+四度上升(46:07)結束。

這樂章雖然曲式與氣氛都讓人想起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但其獨有特色在於把第一樂章的要素融入,還銜接的天衣無縫,並將其d小調昇華為D大調,猶如故事的延續,這是個非凡的創意,再加上全曲豐富的音樂性,證明了他的天才與創作力,未來他將成為這時代首屈一指的作曲家,在此已顯現端倪。

文/夏爾克

延伸閱讀:

布拉姆斯:我最愛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音樂猜想與思考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178732001

 回應文章

龍公主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美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周末愉快
2023/04/01 18:43

我最近忙裡抽閒

一星期中

去觀賞了兩場音樂會

一場上星期六 小提琴跟樂團

一場 昨晚 巴西知名女高音

都十分精彩

佩服你

常分享音樂知識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3-04-05 10:15 回覆:
真好,我最近忙沒什麼時間去音樂會,羨慕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