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2/08 10:31:50瀏覽5316|回應7|推薦73 | |
莫札特於1788年8月10日完成了他的C大調第41號交響曲(K551),這是他創作的最長也是最後一部交響曲,這首曲子有個標題:朱彼特(Jupiter),是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然而此標題並非來自於莫札特本人,可能是來自於指揮家Johann Peter Salomon(1745-1815),他與莫札特與貝多芬都認識,了解他們的風格。的確這首交響曲充滿C大調的光明與威嚴,如同陽光普照,任何妖魔將無所遁形,自從第一次聽到以來,我就一直覺得這是很特殊的作品,不管在古典音樂,甚至在莫札特自己的音樂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尤其第四樂章,雖然用的樂器僅有長笛,雙簧管2,低音管2,法國號2,小號2,弦樂五部,定音鼓,但其音色之燦爛輝煌,勝過許多大交響樂編制的效果,相當神奇,柴可夫斯基就曾經對此佩服的五體投地,這來自於其極為優異的多聲部寫作,讓曲子充滿豐富織度與色彩。 第一樂章剛開始,就以上升音階兩次呼應第39&40號交響曲對C大調的期待,第一主題同樣也是八小節,也同樣是主音-屬音進行,旋律音型是先降低-又上升-再下降(0:14),而且最低音與最高音差的也是一個六度,而後半也有一個重要的六度跳進(0:35),這與第39&40號的第一主題,構想相當類似。 曲勢的發展是從弱起拍開始到強拍,蓄積力量,到半終止後,第一主題延伸,與長笛新的下降旋律結合(0:51),卻暗示了前一首交響曲的g小調,這次很快被G大調所強力拒絕,第一主題以模進方式,以半音上升(G-升G)像火箭一樣勃發(1:15),將前一首第40號交響曲最後樂章g小調的”魔女”驅除,也預告了第二主題,這也是一個半音上升開始的旋律(1:41),只是比較溫柔,與第一主題成對比。 隨後第二主題的變奏在低音出現(2:06),這是個先降低-又上升-再下降的音型,不只在此樂章重要,連在第二樂章&最後樂章都會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這音型其實也是第一主題(都是先降低-又上升-再下降)的變奏,這是極妙的,意思是這第一與第二主題,其實是一個構想出來的: 呈示部似乎快走完了,要回主調C大調了嗎?但莫札特不作此一般的方式,他破壞了該有的終止式,反而在c小調發出強烈的力量(2:20),以此先蹲後跳的方式,並將第一主題移轉到低音(2:34),再返回C大調,這如前所述也是第二主題的變奏外,我們也聽到了第一級-第二級-第四級-第三級的旋律進行,不用懷疑~這就是最後樂章剛開始那四音動機,可見這首曲子聯繫之緊密。 但這還不是他的目標,他其實是要把第一主題後半那火箭勃發的段落再來一次,C大調也得讓位給這強烈光明的G大調,只是太強勁,一下難以平靜結束,他在半終止後,又加入一個小結尾主題(2:53): 從以前就覺得第41號第一樂章的發展部很特別,因為莫札特一般都是用第一主題發展,但這最後的交響曲竟然不是~他用了這個小結尾主題作盛大發展,等於把重點放在此,算是特殊例子。一般認為此段音樂可能來自於莫札特自己的音樂會詠嘆調"Un bacio di mano"(K541),確實,這旋律也有歌劇的特色。但為何莫札特要在這裡突然引用此段,甚至還用這段來開展發展部,而不是第一主題呢?我就沒聽到解釋了... 好了,我大膽寫出自己的看法,第一,這段是繼承自第一主題後半,只是因為不是繼承第一主題的一開頭,所以讓人以為是天外突然飛來的。 第二,這段音樂最大特色是六度跳進,正與第一主題後半相符,不過比當時更強調了,也是弱起,也是先往上最後往下,和聲也是主-屬-主進行....這難道又是巧合嗎?我想應該不是,莫札特罕見的把一個小結尾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正是因為,這是與其他兩首交響曲的連通門,除了要繼承這兩首交響曲的影響,還必須把前面的問題解決,不然怎麼把這三部曲導向輝煌的結束呢?尤其上一首第40號交響曲可是憂鬱的代表作,還開頭與結尾都是g小調,應該要想辦法解決吧! 沒問題的,這裡是G大調,也是第40號的g小調的關係大調,而其較壓抑的小六度跳進(d-降b),也被此結束句剛開始的大六度跳進(d-b)給解決了,我們等於是重見光明,這還能說是一個巧合嗎? 呈示部再反覆一次後,第二主題的變奏又出現(6:36),還直接把結尾的主調G音,置換為降E大調的第三音,又以此小結尾主題,開始了發展部,這主題是如此重要,降E大調也是第39號交響曲的主調,就以此主題開始模進,其他樂器紛紛模仿,主要進行是從降E-E-F的半音上升,再現部就由F大調開始(7:37)?但等等…這根本地位未穩,因為發展部基本上還得要有小調。 很快,我們就可以聽到a小調(7:53),下降後又出現g小調(7:57,魔女好像在蠢蠢欲動),但很快被更黑暗的力量所掠過,形成低音長長的下降音階,重點在降B音~何時轉為B音,G大調就會出現,這被一再確認後才確定,好像回到了發展部剛開始,然後才讓位給C大調。 再現部開始(8:20)。 第一主題大致與呈示部差不多,只是前面到小調故作神秘一下,後面也沒那麼飛揚,可以接到C大調,來發展第二主題(9:51),當然小結尾主題也轉到了此主調(11:00),並以此結束樂章,讓這主題的重要性更增加。 第二樂章為如歌的行板,但主題就覺得很耳熟(11:51)…這不就是上樂章第二主題變奏,那個先降低-又上升-再下降的音型嗎?只是這裡的先降低是降低四度。莫札特以此作為第二樂章的主題當然有其深意,而所使用的調性是F大調~注意這個調在上個樂章的發展部結尾曾出現過,原本是要以此開始再現部的,但被搶奪而去,這裡用此調有種補償的效果: 剛開始的樂句比較短小,但很快發展成舒緩的長旋律,回到主音F結束樂句後,又變成在低音部分(12:40),高音的旋律則由小提琴拉得更長,讓主題得到更完整的抒發。 後來經過比較憂鬱的小調部分,想要轉到第一樂章的C大調(13:56),小提琴又在其上奏出可愛的斷奏三連音,並與管樂對話,隨後輕鬆轉到下屬調,回到F大調,第一主題又回來了(15:11),還是完全重覆。然後陰暗的d小調部分(18:40),也只是為了第一部分後段的更具安慰性的再現做準備,然後以此作結束,這裡不用描述太多,就是一種漂亮的對比,具有古典主義那樣的均衡美。 第三樂章又是個小快板的三拍子小步舞曲(22:46),回到了第一樂章的C大調,曲式也是三段式A-B-A,A段開頭用的是向下音階,尾句被可愛的法國號潤飾,不禁讓人想到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段落(0:51)(這到第四樂章將有大用),進行一樣也是主音-屬音(2:51),只是有更可愛的長笛+雙簧管-低音管的三重奏段落(23:48),並在最後回到C大調(24:04)。 B段就是中段(24:53),剛開始也是輕鬆的下降音階,隨後卻是總奏(25:11),還轉到關係調a小調,讓人覺得意義重大,原來,出現了類似第四樂章剛開始那四個音的音型,但這裡是小調的第七級-第一級-第三級-第二級,非第一級-第二級-第四級-第三級,只是形態接近,是不是第四樂章的一個先聲呢?不過就只是暗示一下,就與那些輕鬆下降音階交替玩耍,又回到了A段(25:56)重複一次,結束樂章。 第四樂章不但是這交響曲的終樂章,也是莫札特所有交響曲的終樂章,更是同組三首交響曲的最後樂章。與第一樂章同樣是C大調,一開始就是第一主題的四音動機(28:06)--第一級-第二級-第四級-第三級,也就是C-D-F-E,這簡單的動機常被說是來自於葛利果聖歌,但如前所述,之前樂章就出現過了~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的後半部分(2:34,也是其第一主題的變奏),那還有更早的嗎?有的,就是他的第一號交響曲第二樂章,這是他1764年,才八歲的作品,將此主題拿來當第41號交響曲最後樂章來使用,也讓這個樂章更具有總結的意涵: 若這終樂章第一主題是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變奏,那這個終樂章,等於就是第一樂章的某種”變形”了,事實上也是如此,我們可以來對比看看。 第一主題最高音A(28:09)(28:17)(28:19,相當強調),與主音C差的也是六度,繼承第一樂章的六度跳進,延伸段(28:23)也與第一樂章的延伸段(0:51)都是下降音階,然後第一主題開始脫離了四音動機往上發展(28:37),形成了短的賦格風段落,弦樂相繼互相模仿,這裡也是尾聲賦格曲的先聲。 隨後做出了火箭般的音型(28:55),也與第一樂章那火箭勃發的音型相似(1:15),隨著下行音階到了第二主題(29:11),正是先降低-又上升-再下降的標準音型,正對應第一樂章第二主題,這也太剛好了吧! 遠一點,前面第40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第一主題也是先降低-又上升-再下降,再往前的第39號交響曲則就簡化到先上升-後下降了... 好了,我們現在可整理出幾個重要的音型了: 1.火箭勃發上升音階 2.下降音階 3. 第二主題(先下降-又上升-再下降) 綜上所述,這三個因素可簡化為上升-下降,更證明了這是三首交響曲的共同因素。 此時這三個主題已經開始玩起組合遊戲了(29:37),不過也別忘了繼續與第一樂章的呈示部對比:到了這華麗複雜的段落暫結時(29:58),開始僵持,竟然轉到了c小調,這與第一樂章的 (2:20)形成完美對應,然後很快危機解除回到C大調,又出現了四音動機,又剛好對應於第一樂章第一次四音動機出現的(2:34),而接下來的六度跳進(30:13),剛好對應於第一樂章呈示部小結尾的六度跳進(2:53),還都是G大調,是巧也沒那麼巧吧?...我只能說,莫札特到了最後這首交響曲,已達鬼斧神工之境了,對此只能滿滿佩服,想不出音樂史上還有誰,能在架構完全一致下,寫出第一樂章與最後樂章呈示部這兩首不同,還都是經典的曲子呢? 好了,在剛剛那三個因素中,又加了第四個因素~四音動機,就成了: 1.火箭勃發上升音階 2.下降音階 3.重要的第二主題(先下降-又上升-再下降) 4.四音動機:第一級-第二級-第四級(先上升)-第三級(後下降) 就這樣,尾聲將出現的驚天動地的五主題賦格曲,至少四個主題都到齊了。 呈示部又重複一次(30:26),就到發展部(32:48),這裡莫札特以其愛用的相互模仿方式,交錯演奏四音動機&下降音階,也有反向的上升音階(32:55,這裡讓人想到了第39號交響曲的序奏),又成了一個賦格風段落,也有正向反向同時出現的多聲部手法(33:15),與管樂的四音主題交替,經由半音上升(33:33),第二主題在中提琴出現一下(33:42),就回到C大調的第一主題,再現部開始(33:44),卻很快就被第40號交響曲那旋轉式的音階弄的天旋地轉,也出現了恐怖的增四度(34:01,想到第40號第一樂章),魔女似乎又要來作怪了,這裡取代了呈示部的賦格風部分… 但很快就被火箭勃發音型給消滅了(34:10),第二主題還是在G大調(34:26),沒轉到C大調與之前不太一樣,後來與呈示部都差不多,只是藉由半音上升(35:13)再回到C大調,最後也沒六度上升,只有六度和聲(35:32),平靜後奏出第39號交響曲第一主題的琶音上升(35:35),這遙遠的曲子終於回家了,這版本又將發展部-呈示部重複了一次(35:42),比較冗長些。 然後進行到主調C大調的屬七和弦,到了降B音就突然暫停,力度變弱,出現了四音動機的反向,以此匯流到C大調主和弦,中提琴以弱起,卻加強拍的E音奏出第二主題(先下降-又上升-再下降),法國號與低音管,低音大提琴則奏出四音主題(先上升-後下降),也是此樂章的第一主題,兩個主題就這樣結合了,因為後面都是又上升-再下降音型,所以相當和諧,和聲進行則是第一級-第二級-第七級-第一級,這正是第40號交響曲第一樂章與第四樂章的重要和聲進行(前一篇文已提過),像是將魔女給”聖化”了: 第二主題結尾的六度跳進也來加入,隨後是低音大提琴也奏出火箭音型,這是弱起拍,以剛剛好到C音,也變成G調上的第二級和弦(A-C-B),此時五個弦樂聲部各奏出五個主題~包括第一小提琴的四音動機,第二小提琴的火箭上升動機,以及大提琴的下降動機,低音大提琴的第二主題,中提琴的第二樂章主題則在最後加入,這如前所述是第二主題的變形,五個主題的賦格形成了! 這堆積木遊戲的法則如下: 火箭上升音階與下降音階的組合,或是兩者一前一後,又能與第二主題與四音主題(先上升-後下降)的模式相合,第二樂章主題則用與第二主題差不多的處理方式,就構成五主題結合的賦格,再加上六度跳進不時出現點綴,主音與屬音的號角聲音,這大概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大盛況吧!在發展到極致之後,整首交響曲就此漂亮結束。 個人以為最後賦格中猶如飛舞般,不斷出現的六度跳進,再次證明了與第39號與40號的關聯,這兩首交響曲第一主題的(先上升-後下降)的模式,在本樂章第一主題(四音動機) 與第二主題都看到了其形態,所以等於是其代理形式,其壯麗的結束也解決了第39號的虎頭蛇尾,與40號的悲傷憂鬱。在調性方面,第39號雖是降E大調,但序奏有對C大調的暗示,第40號最後樂章也有對C大調的渴望,這些都要第41號交響曲才能滿足,所以這首交響曲的結尾才是第39號,第40號的真正結束,再加上之前所提到的種種巧合,我滿確定這三首曲子是作為一整套曲子來創作的,也至少是同一系列的音樂會曲目,只是明明樂譜中有這麼多證據,大家還是不相信呢?大概因為如此宏大的構想,猶如置身在一個迴廊下,難以看出整個教堂的全貌,莫札特運用了第39號莊嚴宣示的序奏,第40號這史上最絕美的旋律,與第41號最精妙複雜的多聲部技法,將所有合而為一,結束了他一生致力的交響曲創作。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