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快樂5月 心理健康
2013/05/02 05:56:50瀏覽1660|回應6|推薦64

加註(2017-04-29):最近幾年,心理健康終於可以像流感、癌症一樣可以上台面討論,報導。而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一樣,要長期維護,先天體質,後天環境,互相影響,但有時因為意外,必須儘速就醫。家人和朋友,請不要隨便説加油或說教,好好陪伴傾聽,一但病人病情惡化,馬上送醫。 

“菜花黃,癡子忙”說的是春季是精神疾病復發率最高的時期。每年春節後到5月份這一段時間,精神疾病患者的就診率就明顯上升。

台灣人憂鬱症量表 - 董氏基金會  

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 - 董氏基金會 

簡式健康量表 -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躁鬱症自我檢測 - 網站

抑鬱症及焦慮症檢測

*****************************************************

三合一治憂鬱 遠離靠「四好」
2013/03/08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楊欣潔】

憂鬱症是一種情感性疾病,受到生理心理以及環境共同影響。

生理上,有家族史的民眾有較高的機率罹病;心理上,具追求完美、好強或神經質等特質,是憂鬱症高危險族群;環境上,當生活中遇到壓力,無法排解,造成強烈挫折感,也可能造成影響,例如讀者提到罹癌後,接二連三出現養父過世、孩子智能有問題等,長期處於重大壓力下,無從抒發。

圖/聯合報提供
憂鬱症共有九大症狀,包含憂鬱的情緒、罪惡感、自殺念頭、睡眠障礙、活動量減少、不明疾病症狀、胃口食欲減退、妄想、性欲減退等,多數患者較常出現睡眠障礙及情緒低落,但並非有這些症狀就是憂鬱症,應持續兩周以上且頻率頻繁,才算罹患憂鬱症。

憂鬱症患者在腦神經科學分析下,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以及多巴胺分泌不足,治療方式也與發病成因一樣,得以三種方式綜合治療,包含生理、心理以及環境。

除了服用抗鬱劑等藥物治療,也要依狀況定期接受心理諮商,特別是在環境上,家人也要正向積極的給予患者支持還有鼓勵。

通常憂鬱症急性期時,醫師會建議住院,避免患者自殺,但急性期後,就應回復正常生活,與人互動、規律生活都有助於康復。

讀者參加讀經活動、念故事給孩子聽,就顯現了很好的恢復力,提升自己存在的價值來對抗疾病。這些活動不但能讓讀者轉移注意力,更安心養病,念故事給孩子聽,同時也是助人行為,提升自我價值感,又能與他人互動,對病情是很好的幫助。

預防憂鬱症有四個要訣,好睡、好吃、好動以及好笑。規律且超過七小時的睡眠,睡眠充足,多巴胺、血清素等也會分泌足夠;營養均衡多吃香蕉、魚油以及乳製品可改善焦慮;運動和大笑也可促進多巴胺、血清素等讓心情變好的激素分泌。

八成以上的憂鬱症患者都可痊癒,若控制良好,也不會復發。

憂鬱症患者病識感低,常錯過治療黃金時間,建議民眾定期檢測。

(諮詢/耕莘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



全文網址: 三合一治憂鬱 遠離靠「四好」 - 心靈百寶箱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44607#ixzz2S8lTwTm9 
Power By udn.com  

兒時受虐 罹患憂鬱症可能性倍增

2013/02/27

【內容摘自《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精神科醫師,沒說的事》,作者鄭光男,博思智庫出版】

父母對待兒女的方式,就像一本存摺,每天可以很用心的存進一點東西,或是無止盡的虛耗,無論是哪種結果,都會在日後的帳本上看到。

心靈上的創傷對容易復發的憂鬱症,扮演著重要的關鍵。

兒時受虐病患,和擁有正常童年的病患相較,罹患長期憂鬱症的可能性倍增。

兒虐經驗對於當事人來說,類似經歷重大天災人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受虐兒的成長過程,往往伴隨著憂鬱症等精神狀況。

英國研究發現,兒時壓力過大或受虐的病患,利用藥物及心理治療效果也不佳,建議醫師及科學家應及早尋求新的治療方式。

刊登於「當代生物」(Current Biology)期刊的報告,研究人員掃描大腦,探索身體受虐或家暴對孩子情緒發展的影響,發現暴露於前述情況下的孩子,腦內兩區活動增加,和看到生氣臉部圖片的孩子一樣。

「對如憤怒這類威脅暗示反應變強烈,或許代表這些孩子短時間內的一種慣性反應,幫助他們避開危險。但是這類反應恐有神經生物學潛在風險,易在之後罹患如憂鬱症等精神疾病。」主持這項研究的英國倫敦大學專家麥克羅利(Eamon McCrory)說。

對於患者本身經歷的重大的失落或者虐待,所造成的殺傷力,如果不是當事人,很難想像到底有多大。就功能性醫學角度而言,心理壓力是否過度負荷,對於身心健康佔有重大的比例。

透過這樣的臨床處理,也讓我理解到憂鬱症患者,若是有明顯過去的受虐、失落或者驚嚇,想透過一般精神科門診的抗憂鬱藥劑,或其他精神科藥物來控制,效果並不佳。



全文網址: 兒時受虐 罹患憂鬱症可能性倍增 - 心靈百寶箱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42954#ixzz2S8l9FRAY 
Power By udn.com   

躁鬱症憂鬱症不同,它包含了躁期與鬱期,患者分為三型:
第一型:以躁症為主,鬱症可能接著發生,之後躁鬱週而復始發作。
第二型:出現躁症後,之後只出現鬱期。

第三型:若無法歸類為此兩種的則稱為「混合型躁鬱症」。

如何觀察身邊的人有躁鬱症?

2015-01-22 13:41:34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醫師表示,躁鬱症的朋友到一定程度沒有病識感,需靠周遭朋友協助就醫,但如何察覺身旁的人可能有躁鬱傾向?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的資料指出,躁鬱症分成躁期及鬱期。

躁期發作時,可能出現症狀包含:

1.情緒容易波動或是易怒。

2.睡眠需求減少。

3.不能克制地多話。

4.意念飛躍。

5.注意力分散。

6.誇張的膨脹自信心

7.增加目的取向的活動(如:性活動、政治活動、宗教活動等)或精神激躁不安。

8.過分參與極可能帶來痛苦後果的娛人活動(如:瘋狂採購、魯莽駕駛等)。

其中症狀1是必要條件,其他症狀只要出現至少三個,且連續發生達一周以上,就是罹患躁鬱症。

鬱期發作時,可能包含下列症狀:

1.情緒低落。

2.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

3.胃口改變。

4.睡眠習慣改變。

5.動作遲緩或因不安活動量增加。

6.疲倦或失去活力。

7.無價值感或過強的罪惡感。

8.無法有效思考、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自殺的念頭。有計畫或行為出現。

其中症狀1、2必須至少含有其中一項,並至少需再出現四種症狀,同時持續達兩周以上,才能說是罹患鬱症。躁期發作通常起病突然,首次發病若不加治療,平均約會持續三至六個月。但時間長短因人不同,鬱期則可能長達六至九個月。

May is Mental Health Month 2013 精神疾病防治宣傳月

預防憂鬱症有四個要訣好睡、好吃、好動以及好笑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經預估,到2020年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是心血管疾病,第二位即是憂鬱症。 憂鬱症不容忽視的警訊

“菜花黃,癡子忙”說的是春季是精神疾病復發率最高的時期。每年春節後到5月份這一段時間,精神疾病患者的就診率就明顯上升。

春天到來,許多人開始擔心這會加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類疾病患者的病情,以至於談“春”色變。春季精神疾病的多發到底有哪些原因?是否與氣候相關?為了解更多關於精神衛生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王汝展院長。

  春季是精神疾病高發期

  

王汝展院長指出,目前,精神疾病的發病機理還不是十分清楚,其發病和復發不僅與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關,也與環境密切相關。在春季,天氣轉暖,使代謝進入旺盛期,導致體內神經遞質的分泌發生變化,容易產生情緒波動和精神活動上的變化,使精神行為發生異常改變,促使精神疾病發病或複發。不管什麼原因,作為一個流行病學的事實,提醒人們春季是精神疾病發作或複發的高峰期,特別是曾經患過精神疾病的病人,其家屬更要做好預防,避免病人發病,發病後要及時治療。

有資料顯示,20-40歲的青壯年上有老、下有小,承受了更多的社會壓力,焦慮、心理緊張的狀態需要及時調整,否則就會演變為精神疾病。此外,受到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的兒童、青少年,受物質依賴、網絡依賴困擾的人群以及婦女、老年人等人群特有的各類精神和行為問題,在日常接診的門診病人中均較為常見。 “目前,我中心除接診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常見精神疾病患者外,還接受酒精依賴、睡眠障礙、心理行為問題的諮詢和治療。”王汝展說。

精神健康與精神疾病和軀體健康與軀體疾病一樣,是由各個相互作用的社會、心理和生物因素決定的。精神疾病是一類常見病,但由於部分患者缺乏自製力,不會主動求醫,其家人常存在羞恥感,往往諱疾忌醫,同時也受到一定的社會歧視,因而就診率、治療率普遍較低,這在國內甚至國際上都是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

  三方面早發現 精神行為異常

  

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王汝展院長表示,精神疾病不僅嚴重影響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同時也給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和危害,但精神疾病是可防可治的,而且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將直接影響著疾病的轉歸與效果。

怎樣早期識別精神病人呢?可從如下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表現的是意志行為方面的問題。可以舉個例子,比如有一個學生成績一直不錯,平時勤奮、好學,但近期無明顯原因變得不願上學、被動懶散了,此時有些家長或是老師就認為孩子不想上學、偷懶是思想問題,但其實這很可能是孩子早期精神方面出現問題的表現。

其次,就是情感與交流方面的問題。在親情方面的交流會淡漠一些,父母體會不到孩子對他們的依戀性,和親人的距離越來越疏遠。

第三,個人在個性方面發生明顯變化,那就更應該留意他是否有精神方面的問題。往往一般人不易及時發現這些,或是根本就不願意往這方面想。

懷疑有明顯心理行為問題或精神疾病者,要及早去正規的精神​​專科醫院進行諮詢、檢查和診治。被確診患有精神疾病者,應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遵照醫囑全程不間斷按時按量服藥,以達到最好效果。

王汝展表示,目前已有有效的治療藥物以及心理治療和社會康復方法。通過規範化的治療,多數患者可以治愈,維持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能力。重性精神病人有一部分是可以痊癒的,但其預後與很多因素有關,如病程、治療的反應、病前的性格、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等等。

  防止“被精神病” 仍是工作重點

  

自2013年5月1日起實施《精神衛生法》至今已有近兩年的時間,《精神衛生法》對於發展精神衛生事業,規範精神衛生服務,維護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

有段時間,有關“被精神病”問題被一些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吸引了社會關注的眼球。所謂“被精神病”,是指把正常人錯誤診斷為精神病人,送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療。對此,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王汝展院長明確表示,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精神障礙患者的人身自由,未經法律授權,任何人不得侵犯。要防範“被精神病”問題,首先,醫務人員要加強法制觀念,依法執業;在主觀上須轉變以病為本的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施行無病推定原則。其次,在收治患者時應貫徹執行精神障礙住院治療自願原則。第三,在診療方面,應該尊重患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自主決定權。第四,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應逐步改變封閉式管理為開放式管理,為住院患者創造盡可能接近正常生活的環境和條件。

春季養神先養肝

一位50多歲的大媽,平日性格外向,愛說愛笑,火爆脾氣,熱心腸,是一家之主,家裡的大事小情,都得她做主,三天三夜不睡覺也不喊累,愛無私幫助別人,給陌生人錢物,而且幹什麼都熱情高漲,動作誇張,表情豐富。就在前幾天,這樣一位“女強人”被送到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原因是家人和鄉鄰都接受不了她的“超強發揮”。經過醫生了解和觀察,其被診斷為躁狂發作。躁狂發作的特徵是心境高漲,思維加快,活動增多。主要表現為心情特別好,脾氣特別大,自己感覺一切都是美好的,認為自己本事非常大。用這位患者自己話來說,就是“春天來了,花兒開了,我的心也開了”。

為什麼春季是精神疾病的高發期呢?中醫理論認為,肝主疏泄,與人的情志變化關係密切。人體的肝氣與春季相對應,與風、木同氣相求。春季陽氣來复,風氣流動,萬木生髮。如果風的流動、木的生髮遇到阻隔,風就會變成渦流,木就會變得彎曲。人體肝氣不舒、情志不遂就會發生精神疾病。


春季如何預防精神疾病的複發呢?首先要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調暢情志。如《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所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意思是說春天是生命萌發的時令,萬物欣欣向榮,人們應該入夜即睡,早些起床,披散開頭髮,揭開衣帶,舒緩形體,漫步庭院,使精神愉快,胸懷開暢,多施予,少斂奪,多獎勵,少懲罰,適應春季的時令,保養生髮之氣。

另外還要從飲食藥物上進行調養。中醫理論根據四時變化的特點,總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春季陽氣初生,萬物生髮向上,內應肝,應因勢利導,順應肝的生髮之氣。 《黃帝內經素問·臟氣法時論篇》說“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意思是說甘味能緩急,肝氣急可用甘味食物、藥物以緩解之,如甘草、大棗、粳米、牛肉等。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意思是說辛味能發散,肝性喜條達而惡抑鬱,舒達肝氣可用辛味的藥物、食物以發散之,如用桑葉、菊花、生薑、大蔥、雞肉等升散之品調動人體陽氣,調和氣血。 (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 趙向輝 李林)  

治重度憂鬱症 成大引進新儀器 2013/04/30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陳雅玲/連線報導】

憂鬱症是臨床上常見的精神疾病,其中重症憂鬱症患者服用2種以上抗憂鬱藥物,仍無法獲得改善,屬於難治型憂鬱症。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科醫師張維紘說,目前在歐美採取腦部磁脈衝波治療(r-TMS)方式,是在體外刺激腦部特定部位的技術,主要利用儀器產生線圈電流,並根據磁場原理發出短暫電磁波脈衝,經由頭皮和顱骨進入特定大腦皮質區,並產生感應電流,從而抑制或促進神經細胞的功能。

rTMS

Brain Stimulation Therapies

腦部磁脈衝波治療不需要麻醉且無傷口,雖有頭痛副作用但幾天後就能改善,國外已經證實可以達到部分或完全緩解難治型憂鬱症的效果。成大醫院今年引進該儀器,並已通過人體委員會許可進行試驗中。

另外,40多歲許姓婦人罹患子宮內膜癌,仍每天接送兒女上下學,直到最近出現嚴重氣喘,才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到肺部,所幸藉由化療治療後狀況已獲得改善。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主任蘇裕傑說,癌症治癒率愈來愈高,大家對癌症要有正確的了解與面對的態度,早期診斷儘早接受治療。

他指出,根據醫院統計有**6成以上癌症可以治癒,且大多不會再復發,隨著癌症治療技術愈來愈進步,治癒率也愈來愈高,發現身體上有不明腫瘤或腫塊時,要儘早接受治療。  

**八成以上的憂鬱症患者都可痊癒,若控制良好,也不會復發。

※延伸閱讀》
‧含葉酸食物 有助穩定情緒 
‧與躁鬱症和平共處 找回人生幸福線 
‧兒時受虐 罹患憂鬱症可能性倍增 
‧三合一治憂鬱 遠離靠「四好」 
‧感覺「受傷」… 該如何療癒? 

全文網址: 治重度憂鬱症 成大引進新儀器 - 心靈百寶箱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53308#ixzz2S8kDp9yD 
Power By udn.com  

相關網站 心理健康資源    

笑一笑

我剛出生那年,老爺子幫我找了一個方圓幾十裏路都威名

顯赫的算命大師給我相面,大師說我面相極好,長大以後

出入都有車,走哪都得搖旗呐喊,頻繁進出豪華酒店及名

勝古蹟,無論走到哪裏都有一大幫人緊緊跟隨!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
'

我後來誤打誤撞成了.........

'

'

'

 

'

 

'

 

'

 

導遊。。。

Happy May is Mental Health Month! 

http://www.nami.org/ 

http://www.nimh.nih.gov/index.shtml 

http://www.mentalhealthamerica.net/

http://www.mentalhealthamerica.net/go/may    

For more than 60 years, Mental Health America and our affiliate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led the observance of May is Mental Health Month by reaching millions of people through the media, local events and screenings. This year's theme is Pathways to Wellness.

Key MessagesMHM Logo

  1. Wellness - it's essential to living a full and productive life. It's about keeping healthy as well as getting healthy.
  2. Wellness involves a set of skills and strategies that prevent the onset or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illness and promote recovery and well-being. Wellness is more than just the absence of disease.
  3. Wellness is more than an absence of disease. It involves complete gener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overall health and well-being. The fact is our overall well-being is tied to the balance that exists between our emotional, physical, spiritual and mental health.
  4. Whatever our situation, we are all at risk of stress given the demands of daily life and the challenges it brings-at home, at work and in life. Steps that build and maintain well-being and help us all achieve wellness involve a balanced diet, regular exercise, enough sleep, a sense of self-worth, development of coping skills that promote resiliency, emotional awareness, and connections to family, friends and community.
  5. These steps should be complemented by taking stock of one's well-being through regular mental health checkups and screenings. Just as we check our blood pressure and get cancer screenings, it's a good idea to take periodic reading of our emotional well-being.
  6. Fully embracing the concept of wellness not only improves health in the mind, body and spirit, but also maximizes one's potential to lead a full and productive life. Using strategies that promote resiliency and strengthen 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 mental health and substance use conditions lead to improved general health and a healthier society: greater academic achievement by our children, a more productive economy, and families that stay together.  

Happy May is Mental Health Month!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bbitdog&aid=7568640

 回應文章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5/11 13:21

憂鬱症在現代很普遍 , 是心理上出現疾病 。沒錯, 董氏基金會 對於憂鬱症 非常專業~https://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vs.asp  介紹的非常好。

我開朗的老爸得過,  我的好朋友也得過 。都是有原因的, 情緒挫折引發。 一時無法排解的過不去的情緒 而引起。

老爸得病的原因 : 年輕到老一向自認健康的他 某日買來血壓計一量  高血壓150-160 嚇到了 , 加上愛看政論節目 , 又被嚇 心情鬱卒 ,。覺得自己老了 不中用了 很是灰心。開朗的人 居然想走絕路。

朋友 是為著 : 事業不開展  家庭 (和父親相處 再怎麼努力都不受重視)  感情(交友不順 ) 所引發

還好他們 都因為家人朋友的關心, 爸爸有宗教可以舒壓, 又加上耐心求診, 漸漸走出 躁與鬱 的折磨。

情緒的病 也要自己梳理治療 。之前 我有想過寫篇文章, 現在就寫在 AL 這裡吧。

憂鬱症是比發瘋 (全然崩潰)輕一點的情緒病, 在某個時間點 突然打結無力了。 欠缺的是,對於自己能力的肯定。 (如果叛逆強壯一點 不理會外界 , 或是有力氣對抗外界 自力更生 說不定 就好了) 。 家人的溫暖關懷非常重要, 能找到自己的特長所在, 發揮表現  滿意自己 非常重要。

我比較覺得 憂鬱症的患者 也是想的太多 作的太少, 或是作出來令自己滿意的太少。 情緒脆弱 加上內心思想弱, 因為解決不了引起問題的結,  卡住 才發病的 。

如果設個簡單目標 , 即想 即作, 先能肯定自己, 覺得自己是有力量 有能力處理的 。對於人為什麼要活下來這件事, 也想清楚了, 就沒事了 。當個願意奉獻 不求回報的傻子 也很好, 傻子得人疼, 週圍的人疼 ,上天也疼, 就不會得這種情緒病了。

AL(rabbitdog) 於 2017-05-12 04:31 回覆:

謝謝盹姐姐的用心回應。對心理健康問題,AL在這格子內,有一個小單元:特別不同。這年頭,身心健康應該一同重視。因為了解,身心健康是互相影響。身體會感冒,心理也會。只要能早日找到病源,就能康復。感冒不好,也會死人的。
心理免疫力強的人,通常意志力比較堅強,加上如果個性樂觀,環境衛生也佳,就比較不容易染上心情重感冒。
吃心理抗生素,就是抗憂鬱藥物,也要小心副作用,如病癒後要結婚生孩子,最好先用三年的時間學習新生活,一切適應再考慮。

誘因像過敏原,要避開。就像吃藥,會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不要使用。
盹爸爸對全民亂說的節目過敏,那就不要看。因為工作或婚姻心累而病,就想辦法改變,如果無力轉變,離開也是一個辦法。
習慣要改變,太文太宅就要練出門,運動也要去戶外,在陽光、新鮮空氣下,好好出力出汗,累到回家倒頭大睡。睡飽加上吃的平衡,腦袋的線路就會回位。這方法算是心情排毒。身體排毒,心情也要定期清理。
此外,隔離病人和加害人,加害人如超級病毒,被害人通常不會只有一人。

AL(rabbitdog) 於 2017-05-12 04:33 回覆:
http://blog.udn.com/rabbitdog/article?f_ART_CATE=391193  特別不同
AL(rabbitdog) 於 2017-05-12 06:14 回覆:

再加一點,環境整理和自身衞生要做好。運動完,好好洗澡,順便按摩l肌肉通經絡,拍打排毒順氣。吃完整理飯廳。清潔內外有益身心健康。定期把枕頭棉被拍打曬太陽,暖暖的陽光味,可以助眠。

AL家老媽媽説,小孩、年輕人,出門去,多做些體力勞動出汗,累一點早睡,才不會胡亂想。(保肝膽兩經)。

AL(rabbitdog) 於 2017-05-12 12:04 回覆:

身心健康心地正派的人,元氣滿滿,神清氣爽,走過他們的週邊都會感覺到一股正氣。洋小孩告訴我,那叫做good vibe.好氣場。中外都有同感。

感謝盹姐姐次次好回應,AL特長氣回應盹姐姐。謝謝您!


客旅貞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5/10 11:46
兒童時被虐待的人,成長之後比較容易有憂鬱症。我這樣就比較理解為何我表妹常因為精神失控而自殘。她小時,我舅舅對她很嚴厲,管教上近乎是虐待了。
AL(rabbitdog) 於 2017-05-10 19:38 回覆:

童年身心受傷者,真的很可憐,他們會一直自責,如果能找到合適的醫療照顧,加上隔離加害者的接觸,情況會改變很多。

有個人一到傍晚就開始焦慮不安,後來了解到這個時段是年幼時那個暴力父親下班時間。那個人一到家,心情不好看不順眼,接下來整個晚上就沒完沒了,受暴者第二天早上也無法有精神上學,長期的恐懼和受虐,那合不了口的傷口,影響孩子,陰影籠罩一路。後來他長大以後,選擇斷絶與那個暴力者任何接觸並接受治療。他真的鬆了一口氣那天,是他聽到那個人往生了。看了不少童年受創者,能走出陰霾,好好活著,真的要有超強的意志力。


陳正華 牧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5/09 13:46

謝謝AL的資訊分享!

您真是有心人...親你一下

AL(rabbitdog) 於 2017-05-10 07:20 回覆:

最近因爲腦袋心情重感冒的悲劇不少,剛好五月,特別置頂提醒。

謝謝陳傅道,也希望大家都能天天身心健康,靈圓滿。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5/06 14:52

這週,我參加兩個公民週的講座,一個講「認識憂鬱症」,另一個講「用藥安全」。後者講得很好,前者講得很不好,因為演講的人不是學心理的,是健康中心的青少年的心理諮商師而已。

我剛上網時(約2000年),認得一個年輕人,和我兒子同年,我稱呼他為乾兒子,他就是躁鬱症的人,他女朋友也是。這乾兒子告訴我許多有關躁鬱症的症狀。

我自己也有一點點憂鬱症,有時候某些"事件"會引發,"事件"過後常常不藥而癒。我要說的是,憂鬱症或躁鬱症、恐慌症...等等要發作前,自己(本人)可以預知將發作。

曾經買過一本翻意的書,「夜,驟然而降,了解自殺」(Night Falls Fast:Understanding Suicide by Kay Redfield Jamison)。這個作家本身是醫生,且罹患憂鬱症,她的另一本著作是"躁鬱之心",我沒有看過。

AL(rabbitdog) 於 2017-05-07 00:32 回覆:
寧靜姐因手術重傷了肝經,又加上家人家事煩惱,所以生了心病又血糖失控。參考一下這兩篇,加上您現正進行的戶外邊走邊學課程,情況會改善。http://blog.udn.com/rabbitdog/6877116 
在外走時,會順氣。 就是排氣,俗稱放屁。氣血水便順,人就健康快樂。http://blog.udn.com/rabbitdog/5818408
AL(rabbitdog) 於 2017-05-07 00:37 回覆:
看過也聽過Dr. Jamison 的書和演講。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憂鬱
2013/05/07 17:11

一直不解的是,從"想不開" 變成" 憂鬱症" 的人,是怎麼變成的,如果當初多睡,多吃,多運動,多笑,就會化解了,對不對?

所以看到身旁有想不開的親朋好友,就得拉他們作這四件大事!


AL(rabbitdog) 於 2013-05-07 18:45 回覆:

能吃 睡的好 天天有運動 常常笑 心情好 對憂鬱症的免疫力比較強  

基本上用防治心理感冒的看法 去看待這疾 病 不要從小感冒變肺炎

快樂的人 免疫力較強

 


山楓 @ 薪火相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憂慮症
2013/05/03 09:38
憂慮症患者其實不少,對它了解得愈多就愈能克服它給生活帶來的挑戰。
AL(rabbitdog) 於 2013-05-03 11:38 回覆:

山楓老師說的是 多了解有預防提醒作用。腦袋感冒對生活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