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疼惜您而三轉法輪
2021/03/21 09:30:00瀏覽355|回應0|推薦1

2021.03.21 庭園靜坐共修部落──慧學法談 日誌 

慧學讀本:

1.一行禪師著,《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台北市:法鼓文化,2016年,二版)

2.性空法師講,《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嘉義市:香光書鄉,民95)

 

摘記文本關鍵文句,與您同參共勉:

 

1.〈音樂的妙境〉與〈水也會上升〉二則文章,指出:我們要從覺醒之道中找回真實的自己,真正與「自己」接觸,親證因緣生起法,而活出安詳、解脫之境。


1) 生命只可在目前的這一刻找到,但我們卻很少真心投入此刻。相反地,我們的心只忙於追逐昨天(過去)的回憶和明天的夢想或憧憬未來。我們常以為自己就是自己,而其實我們一直以來都甚少真正與「自己」接觸;唯一能與生命重新接觸的機會,就是回到當下這一刻,只有當你重回這一刻,你才會覺醒過來,也只有在這時候,你才能夠找回真我(真實的自己)。你可曾真正用一顆平靜和覺醒的心來看那些被陽光擁抱的嫩葉?這一抹綠色就是生命中奇妙的事物之一。如果你從來沒有真正看過它,請看看吧!

 

2) 優樓頻螺迦葉對佛陀說:「你昨天曾說,一片樹葉是因著不同的助緣才成就出來的,你也說人類的存在和產生也是基於同樣的道理,但當這所有的外緣都消失時,那些個體又往哪兒去了呢?」   佛陀解答說:「一向以來,人類都被『常我』這個觀念繫縛著,以為事物都有個別永恆的存在性。我們相信人死了,其個體仍然存在,更會與他的本源大梵天合一。但,這實在是世代以來令我們迷失人生方向的基本誤解。我的朋友迦葉,你應該知道萬法因緣生,萬法也因緣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比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這就是我在禪定中所發現且親證的因緣生起法。在真實的體性上,根本沒有什麼是獨立存在或永恆存在的,也沒有自我的個體,無論是高級或低級。一個人是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結合體,它們就像流動的河流,永無止息地變動著,在裏頭甚至連一個不變的元素都找不到。而『無生論』一如獨立、永恆、個別體的觀念一樣,都是錯誤的。我的朋友迦葉,請你看著蓮池的水面。我並不是說蓮花、河水都不存在;我只是說,蓮花、河水都是因應許多其他因素的相互關係而產生的,而這全部的因素,又沒有一樣是獨立存在或永恆存在的。」    優樓頻螺迦葉抬起頭來,望進佛陀的眼裡:「如果說『無我』,為何我們又要修道以達究竟解脫呢?是誰會得到解脫?」佛陀深深地望著這個婆羅門朋友的眼睛,怹的目光有著太陽般的光芒,同時卻有如月色般溫柔,怹微笑著說:「迦葉,從你自己的內心找尋答案吧!」

 

 

2. 關於三轉法輪,南傳佛教說是三種智(示諦智、應作諦智、已作諦智)的說明,也可說四聖諦是三轉十二行相 ;然,說一切有部卻認為四聖諦有四十八行相,誠如《俱舍論》卷24,〈分別賢聖品〉(大正29,頁128下)云:「云何三轉十二行相?此苦聖諦,此應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轉。即於如是一一轉時,別別發生眼、智、明、覺,說此名曰十二行相。如是三轉十二行相諦諦皆有,然數等故但說三轉十二行相,如說二法七處善等。由此三轉如次顯示見道、修道、無學道(三轉對應三道之說,是方便的說法;延伸閱讀:賢聖修行位次說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28666810 )。毘婆沙師(說一切有部)所說如是。……如何三轉?三周轉故。如何具足十二行相?三周循歷四聖諦故,謂: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此應遍知、此應永斷、此應作證、此應修習;此已遍知、此已永斷、此已作證、此已修習。」

 

1) 「三轉法輪」之總說

因為佛陀說明四諦的三種智,如此我們才能徹底了解四聖諦、緣起的內容,因為四聖諦就是緣起的說明。

 

(1) 第一轉為「示諦轉」,此是第一智「示諦智」,中文譯作「示轉」。

依南北傳佛教的看法,第一轉讓我們了解佛陀開悟的內容以及見道的過程,就是在說明見道實現四聖諦。南傳佛教主張實現見道時,斷掉三結。說一切有部設立實現見道的條件,就是見道捨離的煩惱,除了離開下界(欲界)的煩惱,也要離開上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合計有八十八種見道所應斷的煩惱(見惑)

 

(2) 第二轉為「應作諦轉」,此是第二智「應作諦智」,中文譯作「勸轉」。

佛陀不僅自己能斷除煩惱,也能領導別人朝向斷煩惱的方向;所以,佛陀開悟有二個方面:一是自己通達「道」而實現解脫,二是教導仲生如何修道及如何實現「道」達到解脫。是故,第二轉「勸轉」是勸告,以表示什麼是應該做的意思。南傳佛教的修道過程所斷的煩惱之說是聚焦於「十結」。而嚴格地說,說一切有部是以第二轉說明修道的過程,見道後才有修道的過程,見道時不能完全離開煩惱,只有修道才能真正斷除一切煩惱。所以,修道稱為「應作」就是離開所有見道時未斷的煩惱,修道過程中要斷的根本煩惱有十種,又修道所斷之惑(修惑)遍三界九地,總計有八十一種,也稱八十一品修惑。而且,在第二轉時要實現金剛喻定(指能破除一切煩惱的禪定,此定如同金剛之能摧斷一切物,故稱金剛喻定。)

 

(3) 第三轉為「已作諦轉」,此是第三智「已作諦智」,中文譯作「證轉」。

證轉,說明已經完成金剛喻定而得漏盡智、無漏智、無生智,已實現真理,沒有什麼還沒做的;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2) 「三轉法輪」分別解說

 

(1) 何謂三轉苦諦?南傳《轉法輪經》(收錄於相應部,大品12諦相應,第2轉法輪品)云:「比丘!苦聖諦者,即是此,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應對此苦聖諦徧知……乃至……已徧知,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佛陀時代雖有很多人修行,而且當時印度人修定(瑜伽)是相當普遍的事,就如同現代人都有車子一樣,但是他們沒有「無漏道-涅槃道」。在佛陀之前,通往古老的涅槃城、古仙人道早已不見,直到佛陀因為收集無量功德與圓滿諸波羅蜜,所以能夠發現且實現無漏道而究竟解脫,並以此解脫法-涅槃法教化眾生;諸佛都以四聖諦、八正道來教導眾生,指出我們因為長久以來被愛的煩惱的稠林淹沒,而看不到古老的涅槃之城,也無法體證真正的解脫、解脫智,乃至生起無漏智慧的光明。

 

涅槃之道是「如如」、「不離如」、「不異如」,就是對四聖諦、八正道的了解與體現;誠如《雜阿含417經》佛陀跟弟子云:「善哉!善哉!汝真實持我所說四聖諦:如如(真實性-緣起法性),不離如(無誤性),不異如(無例外性),真實,審諦,不顛倒,是名,比丘!真實持我四聖諦。」

 

佛陀展現無比的慈心悲智,不厭其煩的用三種層次(三轉法輪-三種智)教導指引我們,如何正確地走這一條覺醒解脫之路。關於三轉苦諦就是說明「我遍知苦諦-示諦智」、「我應遍知苦諦-應作諦智」、「我已遍知苦諦-已作諦智」。

 

苦是什麼?苦就是果。一、《俱舍論》說:思惟苦諦如同「病」,集諦如同「病因」,滅諦如同「病癒」,道諦如同「治病的過程」。二、《清淨道論》說:思惟「苦」為「負擔」,思惟「集」為「取負擔」,思惟「滅」為「離負擔」,思惟「道」為「離負擔的方便」。

 

為什麼苦是果?因為過去的業(無明的行),讓我們結生於母胎之中,成長於不斷破壞、無法滿足的世間、沒有出生在清淨的蓮花中(喻出離愛染而化生),所以有生就一定是苦。是故,我們應當要能了知「此是苦」、「應知苦」、「已知苦」三種層次,才是徹底了解苦聖諦。

 

 

(2) 何謂三轉集諦?南傳《轉法輪經》云:「諸比丘!苦集聖諦者,即是此,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苦集聖諦應斷……乃至……已斷,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集諦是苦的因。為了離苦,就必須對於苦的原因要遠離並斷除。《俱舍論》卷22〈分別賢聖品〉(頁114上)中提到:苦諦就是「五取蘊」,是從「果」位來說;而集諦就是關於「五取蘊」生起的「因」,是苦的能集—招感。苦與集只是名稱不同,但體是相同的,都是屬於有漏法;也強調苦諦與集諦就是「行」的說明,「行」是生命輪迴最重要的緣,有「行」就有輪迴。

 

為什麼有「行」?因為有「愛」,所以有「行」。有「行」就有三種苦—苦苦、壞苦、行苦,一切法都在「行」的無常逼迫中,所以苦就是「行」;而集就是「行的緣」,因為集是「愛」、是有漏法;有了「愛」,就有愈發頑強的「無明」,而有了「行」。

 

要實現滅諦的離苦解脫,就是去掉苦及苦因,即去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與「無明的行」;所以,解脫道就是離「愛」的道,離「愛」就是離「緣無明行」。為什麼能離「行」?因為徹底了解「行」本來就是苦(行苦、惑業苦);是故,要成就「知是集」、「應斷集」、「已斷集」三種智,才能徹底了解集聖諦。

 

 

(3) 何謂三轉滅諦?南傳《轉法輪經》云:「諸比丘!苦滅聖諦者,即是此,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苦滅聖諦應現證……乃至……已現證,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滅諦三轉就是成就「知證滅」、「應證滅」、「已證滅」三種智。「證」是自己的經驗,要親身實踐法行才能證,才能實踐究竟解脫。滅諦的實現就是離苦的過程,在勝義諦的究竟說明上,只有一個真正的滅諦,沒有二個或三個不同的究竟解脫境界。

 

原始佛教中:滅諦只是表示涅槃的境界,是究竟滅的意思,並沒有關於不同品(漸次滅)的「行滅   (用智慧斷除「行」,即運用實相智慧斷除苦諦與集諦的煩惱)」;不過在實現涅槃或實現第一果須陀洹至第四果漏盡阿羅漢果的過程中,會依不同修行者的「根」之成熟程度而有不同的說明。

 

南北傳佛教用無漏的「三種根 (出自《俱舍論》卷3〈分別根品〉,頁15上)」來讓我們瞭解這個道理:當見道時,就有了「未知當知根」;於修道時,有「已知根」;究竟解脫後,則實現了「具知根」。「根」是關於出世間的所緣,關於無漏所緣的增上力(根還是很弱時);雖然力量弱,但實現見道者就已經入聖者之流。

 

說一切有部說明「滅」為「擇滅」,「擇滅」就是用智慧來實現「滅」,也就是「行滅」的意思,此為「漸次滅」的過程。滅諦是無為法,是沒有所緣的法,也就是「行滅」;且必須用無漏法來了解「滅」,所以只有第一果到第四果的無漏果,才是「滅」的境界;而無漏的三種根(三種無漏根)就是來幫助我們了解「擇滅」。擇滅和現觀的過程無法分開,因此要用現觀的過程來了解擇滅,而實現無為法—涅槃時,則要用無漏的有為法「道」來踐行。滅諦是果,道諦是因。

 

 

(4) 何謂三轉道諦?南傳《轉法輪經》云:「諸比丘!順苦滅道聖諦者,即是此,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順苦滅道聖諦應修習……乃至……已修習,於先前未聞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什麼是道諦?道諦的精隨在於離欲—即離愛,因為苦的因是愛;「離欲」、「離愛」就是「道」的意思,所以通常稱「道」為離欲道、離愛道,是實現究竟涅槃的道。「道」引導我們離開所有的煩惱,道諦是滅諦的因。

 

道諦的三轉是「知有道」、「應修習」、「已修習」。「道」要修,「涅槃」要用自己的身體力行來證。修道的「修」,依巴利語Bhāvanā,就是「成」的意思,修道就是成道、證道的過程。實現解脫時,「道」就稱為「已修」,只有阿羅漢與佛陀才可以完全地修、完全地證;若還沒有成道,「道」就稱為「應修」。

 

道諦有世間與出世間二部分。《俱舍論》提到:見道是無漏的,因為實現見道要用出世心,只有出世心可以正斷煩惱。所以,嚴格的說,出世間道是在說明見道、修道的過程。成就不同果位的修道是很自然的過程,若我們不退心用功地修行,努力思惟「無常」、「苦」、「無我」,就能從見道第一果任運地朝向第二果,接著自然朝向第三果、第四果。

 

在成道的已修方面,佛教有三種目標:

一) 成就佛道:修道過程,「已修」的部分要如同佛陀一般。

二) 成就聲聞道:「已修」的部分就是實現第四果漏盡阿羅漢,只有已經成就漏盡智、無生智的阿羅漢才是成就「已修」。

三) 成就獨覺道:一般說獨覺出現於沒有佛法的時代、沒有佛與阿羅漢的時代,他們不是靠善知識,而是靠自己用功了解緣起法。獨覺的波羅蜜 (巴利語Pāramī,是成就無上究竟菩提的根本資糧、必修的善德,也就是以大悲心與空相應善巧方便作為基礎的聖潔素質)雖比阿羅漢高,卻遠遠不及佛的波羅蜜那樣圓滿。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