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思索未竟之問與業
2017/08/21 20:20:19瀏覽432|回應0|推薦0

有說已斷三結證初果須陀洹者,至多往返人與欲界天間投生七次(共十四生),就可以修證到究竟解脫,因此初果也稱作「七有」。然,對於投生六欲天之說,自己是無法直接接受,對這一說法持保留待議態度。其實,這是一個需要實修有所體證之後,才能真正明了的課題。但是,仍是放在心上,得空時,有法緣起時,就推敲它、思索它……

 

一、若從定慧等持的道心與道果來看

《雜阿含經》卷十五,396經:「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案:即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初果)。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聽彼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此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是故,比丘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 

從這段經文,想起有一說:鈍根者,修五戒、十善、布施,能往生六欲天,這一類者是未修禪定者。而利根者,是修五戒、十善與布施外,更加修禪定,進而能體驗到色界天,至少是初禪天。另外,根據禪定的境界不同,色界天又分為四禪十七重天。利根行者能體驗到哪一色界天境地,是依其禪定的高低或定力的強弱而定,而將來會受生色界哪一天也依今生所體驗相應色界天境地而往生。 

關於已斷三結證初果須陀洹者,至多往返人與欲界天間投生七次之說,是否僅適用於未修禪定,而僅修五戒十善與布施者呢?再者,若對那些先修定而後再依定發慧者,「欲界天」是否仍適用呢?假如不適用,那會是於人與「色界天」間投生七次?

 

二、從三界看定心與生存地的關係

《雜阿含經》卷十六,438經:「比丘們!當知諸界,其數無量,眾生界無數無量,當善界學,善種種界……,有欲界、有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有滅界……。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云何眾生,常與界俱:謂眾生行不善心時,與不善界俱;修善心時,與善界俱;修勝心時,與勝界俱;行鄙(汙濁)心時,與鄙界俱……,當作是學,善種種界。」 

如何啟動善心所獲種種善果報心境地呢?佛陀教導人們可以藉由靜坐禪修的定力(禪定力量)進入不同層次的精神修養之狀態,這可略分為三種生存、生命層次。 

一) 第一種是活在財欲、色欲、名利、食欲、睡欲等五種貪欲熾盛的生存空間,稱之為欲界。透過靜坐禪修,領心游於物外,於靜坐中獲得紓壓與寧靜感,也能培養穩定的專注力與平等心。在《瑜伽師地論》上有「九心住(或作九住心)」的分別,這是說初修定學有九個次第,這九個次第完備了的時候,就叫做「欲界定」。然,欲界是散心雜念之地是沒有真正的禪定,所以欲界定也就相對稱之「未至定(或未到定)」。 

二) 第二種是較具自覺性的眾生,其心生起厭棄欲界的貪欲生存環境與生活情態,轉向進入精神調適與提升的追求;其選擇以禪修養定作心的修練,這禪修過程,雖可逐漸淡薄貪欲,但身心尚生存在有色物質的束縛範圍裡,這稱之為色界。此界的禪修之定境可有四種禪那境地,即: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合稱「四色界定」。其中,依第四禪的正定力,更緣出離心,於是藉此正定力轉修實相慧的觀禪,得以開發三種智慧(三明),體證空解脫、無相解脫、無願解脫,入究竟境地—現法涅槃。 

三) 第三種是立於色界第四禪的基石上,再加勇猛精勤的禪修,可令心識運作超脫色質和形相的約束範疇,完全進入深定的純意識狀態中,這些狀態也有四種禪那境地,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等,合稱四無色定。 

若就上述來看,那些先修定而後再依定發慧者,且已達色界定(至少初禪)而慧觀證初果者而言,於人與「色界天」間投生七次之說似乎是可行的。

 

三、從斷惑與證果的關係來看

論教將煩惱依三界而分成:欲界煩惱,色界煩惱,無色界煩惱。進一步將此三界煩惱再細分為八十八品見惑、思惑八十一品,或說九十八品的見思惑(案:88品見惑+10思惑。10個思惑,又稱十使,即:欲界之貪、瞋、痴、慢,及色界之貪、痴、慢和無色界之貪、痴、慢。)。

 

經教提到種種不同的煩惱,是將這些煩惱分成五下分結和五上分結之說。此即《舍利弗阿毘曇論》所稱的「十結」

 

何謂五下分結?《雜阿含經》卷32,918經:「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已,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這五下分結即眾生結縛於欲界之五種煩惱:身見結、戒禁取見結、疑結、欲貪結、瞋恚結等五結。又稱為五「下」分結,是因為具備了「四下」:第一、「界」下,貪欲、瞋恚結使只限於欲界,不在色界與無色界;第二、「果」下,由貪、瞋、戒取等結只能招感三惡道的下劣惡果;第三、「人」下,只有凡夫才有身見戒取與疑等,聖人沒有這些結使;第四、「所障」下,身見戒取與疑結只能障礙初果。

何謂五上分結?《長阿含經》卷8,9經:「復有五法謂五上結:色愛,無色愛,無明,慢,掉。」這五法,是將眾生結縛於色界、無色界之五種煩惱。色貪結是貪著色界五妙欲之煩惱。無色貪結是貪著無色界定境之煩惱。掉舉結是心念掉動而退失禪定之煩惱,這可說是色界、無色界最重之煩惱。慢結是自讚毀他憍慢之煩惱)。無明結,是不明義理的煩惱。而稱為五「上」分結,是因為具備了「三上」:第一、「界」上,無明等五種結使均發生在色界、無色界。第二、「人」上,無明等五種結使均是四果聖者中前三果之有學階段所起的煩惱。第三、「所障」上,此五種結使都能障礙獲得無學位之道果。

南傳佛教行者所修證的四解脫果,若就論教所細分的煩惱來看斷惑與證果關係,則說明了每一解脫果的成就乃視削弱或斷除了那些結縛而定。一般來說:初果(須陀洹)是斷盡三界見惑88品者,或說斷「身見、戒禁取、疑」者,最多七次受生後就證入涅槃,「須陀洹」,南傳作「入流者」又稱「七有」。第二果(斯陀含)是斷「身見、戒禁取、疑」等三結及令「貪、瞋、癡」薄弱者,或說斷欲界九品修惑前六品,尚未斷後三品,可生欲界天,且最多再來人間受生一次後就證入涅槃,所以「斯陀含」(sakadāgāmi)取其義也譯作「一來」。三果(阿那含)斷「身見、戒禁取、疑、貪、瞋」等五下分結者,此乃欲界九品修惑斷淨,生色界五個淨居天,不再來欲界受生,永斷諸苦入於涅槃。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在當生證得阿羅漢果,則下一生只會往生色界天,並在該天界證入涅槃,不會再受生人間,故「阿那含」(anāgāmi) 取其義也譯作「不還」。四果(阿羅漢)是斷盡三界思惑81品或說永斷「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五上分結,一切煩惱永盡者,至此,證得第四阿羅漢果的聖者,即究竟解脫者,亦稱「無學」聖者。

由斷惑與證果來看,二果比初果殊勝,只能生欲界天;又初果僅斷三結,欲貪結及瞋恚結未斷除;因此,說初果之果德,能於人與「欲界天」間投生七次之說,是毫無疑問的。

四、百般思索《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文句義 ( 尋法比丘中譯,下文摘自,此書頁54-55  )

「所有證悟道果的禪修者都因修慧(panna)而成就;此慧即是知見無常、苦、無我三相之智。然而,諸道果之間在定力的程度上有所差別。 

不以禪那為基礎而修習觀禪的禪修者,名為「純觀者」(sukkhavipassaka)。當這種人達到道果時,其道果心與初禪相符。(案註:若依此說,那未修定而能斷三結證初果者,至少是相符於色界初禪。是故,初果之果德,亦可說是能於人與「色界天」間投生七次吧。) 

對於以禪那為基礎而修習觀禪的禪修者,名為「止行者」。當達到道果時,其道果心與他們之前已證獲的禪那相符。 

古代諸師對決定道果心屬於哪一個禪那層次的因素有不同的見解。

有一派認為該因素是「基礎禪那」(padakajjhana),即是在修觀禪與證悟出世間道之前,作為令心專注的基礎之禪那。

第二派認為道心屬於哪一個禪那層次,是決定於作為觀智目標的禪那,即「所觀之禪那」或「所思惟之禪那」(sammasitajjhana)

第三派則認為當禪修者已熟練於某些禪那時,他可依自己的意願或傾向(ajjhasaya),而決定該道屬於哪一個禪那層次。 

然而,無論是採取哪一種見解,亦不論是純觀行者或止行者,一切道心與果心都是一種禪那心。如此視之是因為它們有如世間禪那一般,完全投入地思惟其目標,亦由於他們的禪支之強度與相符的世間禪那相等。 

道果出世間禪與世間禪在幾個方面有所不同:

一、世間禪的目標是某種概念,如遍相。    出世間禪的目標則是涅槃,即:無為究竟法。

二、世間禪只是暫時鎮伏煩惱,所以諸煩惱還是潛伏性地存在。    屬於出世間的道則徹底根除諸煩惱,令它們不會再生起。

三、世間禪能導致投生到色界天,因而延長了生死輪迴。    屬於出世間禪的道則斬斷把人緊縛於輪迴之諸結,因而導向解脫生死輪迴。

四、在世間禪裡,慧次要於定。    在出世間禪裡,慧與定則適當地平衡:定把心專注於無為界,而慧則知見四聖諦之奧義。

 

就此繫緣一個未竟之問,深知己未竟之業,離入流之境,路遙又遙啊!當更加精勤實修!

 

~2017.08.21 夏安居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