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寧靜與內寂靜
2017/06/15 13:24:47瀏覽314|回應0|推薦1

 

 

向自然處,住安詳心;向寧靜處,住平靜心;

向樹林處,住止觀心;向僻靜處,住獨覺心。

 

從佛陀的傳記得知他的一生跟大自然有緊密的連結──

生於藍毗尼園無憂樹下;

出家修梵行在沒有人間憒鬧的苦行森林中;

秉持堅決的意志策發了覺悟是在菩提樹下禪坐成就的;

初轉法輪分享生命的實相是在一小樹林鹿野苑;

而無數次的說法與教導之處成就,

大多數是在寧靜處、僻靜處、自然處、樹林處,

如竹林精舍、祇園精舍、靈鷲山等等;

走過人間八十載後,彼時在拘尸那城外婆羅林的雙樹間入般涅槃。

您也總是叮嚀聲聞弟子當

「如是,有諸樹下,如是,有諸空室。應禪思,勿放逸。應不可有後悔。

此乃我為汝等之諸教誨。(中部,152經)

 

您為什麼如是教誨呢?

想是一種以過來人的經驗對後學者之呵護吧,

也是一種以自內證的智德作證的勸修吧。

 

某次,一個木匠見您於沙羅樹下正念而坐,

於是想著自己是為了來此森林工作而快樂。

木匠不知您於林間坐有何快樂?

您說:

「我獨在森林,以行所應行,一切森或叢,皆是我所斷,

然我於森林,無有煩惱繫,亦無刺所刺,獨樂拂不滿。(婆羅門相應部,17經)

 

佛子讀到這般法句情境,唯有「善哉!美哉!」以對。

佛陀啊!您以身口意教示一個行者就該如此,由外而內,由內而外,令內外一致靜寂。

也許,如是所行才堪稱梵行吧,

也正是「在家是雜鬧、塵勞之處;出家是空閒寂靜也。(中部,27經)」吧!

 

向外在寧靜處安居,也向內在寂靜處行去……

吾願盡形壽效之為之。

 

~ 2017.06.15 夏安居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