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7/25 10:02:05瀏覽328|回應0|推薦1 | |
20170722 民生靜坐共修部落-慧學法談 日誌 法友:香子、蘭子、端子、雲子、粧子、蓁子、珠子、雲水僧(分享人)。
一、巴漢大藏經譯文的對照 我們以一部相對應的經文為例,初探不同譯本所呈現的譯詞之語境與法義,也透過多個版本的對讀,一窺佛陀教導止觀法的綱要,更從中討論分享個人所聞所思,以深化實踐上的正知正見。
一) 巴利本《分別界經》 ……彼即對或有、或非有而不行、不思惟。彼對或有、或非有而不行、不思惟故,於世間不執受任何物。不執受故而無恐怖。無恐怖故而自般涅槃。知『生已盡,梵行圓成,所作已作,更不來此世。』彼若受樂受者,知『其無常。』知『不應繫著。』知『不應歡喜。』知彼若受苦受者:『此是無常。』知『不應繫著。』知『不應歡喜。』知受不苦不樂受……。彼若受樂者,應是離繫而受之。彼若受苦受者,應是離繫而受之。若受不苦不樂受者,應是離繫而受之。彼受身之最後之受,知『我受身之最後受。』受令之最後受,知『我受命之最後受。』身壞、命滅盡後,知『於此一切之喜受,應為清涼者。』
……他對有或無有既不造作,也不製造思。當他對有或無有不造作、不製造思時,他在世間中不執取任何事物,不執取則不戰慄;不戰慄就自己證涅槃,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如果他感受樂受,他了知:『它是無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執的。』他了知:『它是不被歡喜的。』如果他感受苦受,他了知:『它是無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執的。』他了知:『它是不被歡喜的。』如果他感受不苦不樂受,他了知:『它是無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執的。』他了知:『它是不被歡喜的。』如果他感受樂受,他離繫縛地感受它;如果他感受苦受,他離繫縛地感受它;如果他感受不苦不樂受,他離繫縛地感受它。當他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時,他了知:『我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當他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時,他了知:『我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他了知:『以身體的崩解,隨後生命耗盡,就在這裡,一切被感受的、不被歡喜的都將成為清涼。』
……他沒有新型建構也沒有意志傾向存有或非有。當他沒有新型建構,也沒有意志傾向存有或非存有,他不會執取此世間的任何東西;當他沒有執取,他就不會顫動,他個人證悟涅槃;他如此了解:「生已盡,梵行已立,所應作皆已作,不再有來生」。
(東晉 瞿曇僧伽提婆譯) ……彼於爾時不復有為,亦無所思,謂有及無,彼受身最後覺,則知受身最後覺,受命最後覺,則知受命最後覺,身壞命終,壽命已訖,彼所覺一切滅息止,知至冷也。
關於佛陀的一代教法,最初結集成經藏、律藏;爾後,佛教走上阿毘達磨部派佛教的開展,經過初期、中期、後期的不同階段的發展,形成了「巴利七論」與「漢譯七論」等論藏,也因此讓整體佛教正式進入一個三藏完備的代代教法。論藏的價值與意義,對當今的我們來說,它如同佛教百科全書,也如教觀辭海。可以說經藏、律藏、論藏就是後學們的無言親教師。 今以小部十五經中的《無礙解道》(共4卷)[5]為例,初探經藏中的論書雛形。《無礙解道》收編於經藏中,屬於經藏中唯一的論書,因此被視為論書之雛形,也可以從中瞭解到初期的阿毘達磨(論書)的立意,完全是針對阿含經(法或經藏)的整理與研究,釋義論究上還不至於未遠離佛陀無本體論說,或悖離生活實修的立場。
一) 經文結構 1、經題 無礙解道 2、歸敬偈 歸命彼世尊 應供等覺者 3、主題 論母 4、內容 聽聞之慧是聞所成智。 聽聞後律儀之慧是戒所成智。 律儀後定之慧是修定所成智。 緣攝受之慧是法所依智。 攝過去、未來、現在之諸法所決定之慧是會得智。 觀現在諸法變壞之慧是觀生滅智。 思擇所緣而觀破壞之慧是正觀智。 怖畏近住之慧是過患智。 停止簡擇欲解脫之慧是捨諸行智。 外出離、退轉之慧是種姓地智。 俱出離、退轉之慧是道智。 加行止滅之慧是果智。 觀所斷之慧是解脫智。 正觀其時所修得諸法之慧是觀察智。 內決定之慧是事之種種相智。 外決定之慧是行境之種種相智。 所行決定之慧是所行之種種相智。 四法決定之慧是地之種種相智。 九法決定之慧是法之種種相智。 通智之慧是所知義之智,徧智之慧是度義之智,斷之慧是永捨義之智,修習之慧是一味義之智,現證之慧是觸接義之智。 義之種種相慧是義無礙解智,法之種種相慧是法無礙解智,詞之種種相慧是詞無礙解智,辯之種種相慧是辯無礙解智。 住之種種相慧是住義之智,等至之種種相慧是等至義之智,住等至之種種相慧是住等至義之智。 以無散亂清淨為體而斷漏之慧是無間三摩地智。 見增上與寂靜得住乃妙勝解之慧是無諍住之智。 具二力止三行依十六智行及九三摩地行得自在之慧是滅盡定智。 正知者流轉永盡之慧是般涅槃之智。 一切諸法之正斷、滅、不近住性之慧是齊首義之智。 別性、異性、一性、威力永盡之慧是漸損義之智。 依不怠、持心精勤義之慧是發勤之智。 說明種種法之慧是顯示義之智。 通達一切諸法之攝一、異性、一性之慧是見清淨之智。 已解之慧是忍智。 觸之慧是深解智。 總攝之慧是分住智。 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轉智。 異性之慧是思退轉智。 攝持之慧是心退轉智。 空性之慧是智退轉智。 最捨之慧是解脫退轉智。 如義之慧是諦退轉智。 決定身、心於一依攝持樂想、輕想力神通義之慧是神通類智。 依尋思徧滿之力深解異性、一性聲相之慧是耳界清淨智。 依三心之徧滿,依五根明淨之力深解異性、一性識行之慧是心差別智。 依緣所轉之諸法徧滿異性、一性業之力深解慧是宿住隨念智。 依光曜之力見異性、一性之色相義之慧是天眼智。 具六十四行相三根得自在之慧是漏盡智。 徧智義之慧是苦智,斷義之慧是集智,現證義之慧是滅智,修習義之慧是道智。 有苦智、苦集智、苦滅智、順苦滅道智。 有義無礙解智、法無礙解智、詞無礙解智、辯無礙解智。 有根上下智。 有情意樂意趣智。 有對偶示導智。 有成大悲智。 有一切智智,有無障智。 如是有七十三智,此等七十三智中,六十七智是共於聲聞,六智是不共於聲聞。
(經文摘錄) 大品第一 智論 第一章 第一誦品 一 「聽聞之慧是聞所成智」者如何? 云:「應證知此等之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應徧知此等之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應斷此等之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應修習此等之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云:「應現証此等之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略)… 二 云:「『應証知此等之諸法』是聽聞,以其了知之慧是聞所成智」者如何? 應証知一法,〔是言〕一切有情依食而住。…(略)… 三 諸比丘!應証知一切。諸比丘!「應証知一切」者如何?諸比丘!應証知眼,應証知諸色,應証知眼識,應証知眼觸,即應証知緣眼觸所生受之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略)… …(略)…
三、初探從經典到論書 一) 二種類型的論書 ( 印公《空之探究》p209提出 ) 1、釋經論: 以解釋某部經為主,依經文次第解說。如龍樹[7]著《大智度論》解釋《大般若經》,及《十住毘婆沙論》廣釋《華嚴經》〈十地品〉偈頌,皆為闡揚廣大菩薩行的論書。 2、宗經論: 是依一經或多部經的經義而論究法義,並將之有系統的綜合與解說。從中亦能展現自家的修持思想體系與風格。如《中論》重在抉擇深義,以緣起中道之觀行為旨趣。
二) 從原始佛教經典到部派佛教阿毘達磨論書的成立 初探經藏上的「十二支」緣起說到初期阿毘達磨的法蘊論說,以漢譯《雜阿含 · 296經》為例,一探對應此經文的《法蘊論》(亦名:說一切有部法蘊足論或阿毗達磨法蘊足論)之論文,以了解初期部派佛教時期對法的演繹概況。除此,在經文部分還是再次選錄了巴利藏相對應的經文之譯本,再複習一次不同譯本的對讀。 1、漢譯《雜阿含經》卷12 / 第296經 [8]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9]及緣生法[10]。[11] 此段要點說明:因緣法(緣起法) 「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此段要點說明:緣生法 「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12]。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13]。審諦[14]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此段要點說明:聖弟子不求過去世,不求未來世,不著我見、眾生見、壽者見…… 「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求前際[15],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不求後際[16]:『我於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不猶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於此沒當何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17]所繫、說眾生見[18]所繫、說壽命見[19]所繫、忌諱吉慶見[20]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巴利《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20經 / 緣經。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世尊曰:「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緣起及緣生之法,汝等諦聽,當善思念,我則為說」。彼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世尊曰: 「諸比丘!何為緣起耶?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如來出世,或如來不出世,此事之決定、法定性、法已確立,即是相依性。如來證於此,知於此。證於此、知於此,而予以教示宣佈,詳說、開顯,分別以明示,然而即謂:『汝等,且看!』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諸比丘!緣有而有生。諸比丘!緣取而有有。諸比丘!緣愛而有取。諸比丘!緣受而有愛。諸比丘!緣觸而有受。諸比丘!緣六處而有觸。諸比丘!緣名色而有六處。諸比丘!緣識而有名色。諸比丘!緣行而有識。諸比丘!緣無明而有行。如來出世、或不出世,此事之決定、法定性、法已確立,即相依性。如來證知。此已證知而予以教示宣佈,詳說、開顯、分別以明示,然而即謂:『汝等,且看!』諸比丘!緣無明而有行。諸比丘!於此有如不虛妄性、不異如性、相依性者,諸比丘!此謂之緣起。 諸比丘!何為緣生之法耶?諸比丘!老死是無常、有為、緣生、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滅法。諸比丘!生是無常、有為、緣生、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滅法。諸比丘!有是無常、有為、緣生、滅盡之法、敗壞之法、離貪之法、滅法。諸比丘!取為……諸比丘!愛為……諸比丘!受為……諸比丘!觸是……諸比丘!六處是……諸比丘!名色是……諸比丘!識是……諸比丘!行是……。諸比丘!無明是無常、有為、緣生、滅盡之法、離貪之法、滅法。諸比丘!此等謂之緣生法。 諸比丘!聖弟子對此緣起及緣生之法,以正慧如實善見故,彼憶起宿世,即:『我於過去世有耶?我於過去世無耶?何故於過去世有耶?於過去如何有耶?於過去世如何有耶?如何而有耶?』彼聖弟子,馳思未來:即:『我於未來世有耶?於未來世無耶?何故於未來世有耶?如何於未來世有耶?我於未來世何有?如何而有之耶?』又聖弟子,於今之現世就已有惑。即:『有我耶?無我耶?何故有我耶?如何有我耶?此眾生來自何處耶?彼將赴何處耶?』不知其理。所以者何?諸比丘!聖弟子如實對此緣起及此等緣生之法,以正慧善見故。」
住在舍衛城……(中略)。 「比丘們!我將教導你們緣起與緣所生法,你們要聽!你們要好好作意!我要說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什麼是緣起? 『比丘們!以生為緣而有老死』:不論諸如來出現,或諸如來不出現,那個界住立、法安住性、法決定性、特定條件性。如來現正覺此,現觀此;現正覺、現觀後,告知、教導、安立、建立、開顯、解析、闡明,而說:『比丘們!你們看!以生為緣而有老死。』 『比丘們!以有為緣而有生』……(中略)『比丘們!以取為緣而有有』……『比丘們!以渴愛為緣而有取』……『比丘們!以受為緣而有渴愛』……『比丘們!以觸為緣而有受』……『比丘們!以六處為緣而有觸』……『比丘們!以名色為緣而有六處』……『比丘們!以識為緣而有名色』……『比丘們!以行為緣而有識』……『比丘們!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不論諸如來出現,或諸如來不出現,那個界住立、法安住性、法決定性、特定條件性。如來現正覺此,現觀此;現正覺、現觀後,告知、教導、安立、建立、開顯、解析、闡明,而說:『比丘們!你們看!以無明為緣而有行。』 比丘們!這樣,在那裡,凡真實性、無誤性、無例外性、特定條件性者,比丘們!這被稱為緣起。 又,比丘們!什麼是緣所生法? 比丘們!老死是無常的、有為的、緣所生的,是滅盡法、消散法、褪去法、滅法。比丘們!生是無常的、有為的、緣所生的,是滅盡法、消散法、褪去法、滅法。 比丘們!有是無常的、有為的、緣所生的,是滅盡法、消散法、褪去法、滅法。比丘們!取……(中略)比丘們!渴愛……比丘們!受……比丘們!觸……比丘們!六處……比丘們!名色……比丘們!識……比丘們!行……比丘們!無明是無常的、有為的、緣所生的,是滅盡法、消散法、褪去法、滅法。比丘們!這些被稱為緣所生法。 比丘們!當聖弟子已以正確之慧如實善見這緣起與這些緣所生法,他將跑回過去:『我過去世存在嗎?我過去世不存在嗎?我過去世是什麼呢?我過去世的情形如何呢?我過去世曾經是什麼,後來又變成什麼?』或者,他將跑到未來:『我未來世存在嗎?我未來世不存在嗎?我未來世會是什麼呢?我未來世的情形如何呢?我未來世會是什麼,[以後]又變成什麼?』或者,他現在內心對現在世將有疑惑:『我存在嗎?我不存在嗎?我是什麼?我的情形如何?這眾生從何而來,將往何去?』這是不可能的,那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比丘們!聖弟子已以正確之慧如實善見這緣起與這些緣所生法。」
3、《阿毗達磨法蘊足論》緣起品第二十一 [23] 爾時世尊告苾芻眾:「吾當為汝宣說緣起、緣已生法,汝應諦聽,極善作意。 云何緣起?謂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發生愁歎苦憂擾惱,如是便集純大苦蘊。…(略)… 云何名為緣已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如是名為緣已生法。苾芻當知,老死是無常、是有為、是所造作、是緣已生,盡法、沒法、離法、滅法。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亦爾。…(略)…時諸苾芻。歡喜敬受。此中緣起、緣已生法,其體雖一而義有異,謂…(略)… 復次無明緣行者,云何無明?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於業無知…(略)…總名無明。云何無明緣行?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明為因、無明為緣故,貪瞋癡起。此貪瞋癡性,是名無明緣行。…(略)… 復次《瓮喻經》中佛作是說:無明為緣,造福、非福及不動行。…(略)… 云何行緣識?謂有一類,貪瞋癡俱生思為緣故,起貪瞋癡俱生諸識,是名行緣識。…(略)… 云何識緣名色?謂有一類,貪瞋癡俱生識為緣故,起貪瞋癡俱生身業語業,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是名識緣名色。…(略)… 復次《教誨那地迦經》中佛作是說:若那地迦所愛親友變壞離散,便生愁歎苦憂擾惱。此愁俱生識為緣故,起愁俱生身業語業,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是名識緣名色。 復次《教誨頗勒窶那經》…(略)…復次《教誨莎底經》…(略)…復次《大因緣經》…(略)… 云何名色緣六處?謂…(略)… 云何名色緣觸?謂…(略)… 云何六處緣觸?謂…(略)… 云何觸緣受?謂…(略)… 云何受緣愛?謂…(略)… 云何愛緣取?謂…(略)… 云何取緣有?謂…(略)… 云何有緣生?謂…(略)… 云何生緣老死?謂…(略)… 云何發生愁歎苦憂擾惱?謂…(略)… 云何如是便集純大苦蘊?謂…(略)…復次無明苦蘊為緣,起行苦蘊。行苦蘊為緣,起識苦蘊。 …(略)…有苦蘊為緣,起生苦蘊。生苦蘊為緣,起老死苦蘊。由老死故,發生種種愁歎苦憂擾惱苦蘊,故總說言如是便集純大苦蘊。 [2] http://www.muni-buddha.com.tw/buddhism/wiki031.htm 中部/140經(界分別經)。 [5]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第1、2卷http://tripitaka.cbeta.org/ko/N43;第3、4卷http://tripitaka.cbeta.org/ko/N44n0019
[7] 龍樹菩薩約在公元2世紀出生於南印度,其於「說一切有部」中出家,後視部派佛教的發展陷入弊端而倡回歸佛陀阿含經教本懷,進而成為「初期大乘佛教」開創者,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也被視為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 [11] 印公,《中觀今論》p37-39指出:「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即相依相緣而起的,原語是動詞。「緣生(pratītyasamutpanna)」是被動詞的過去格,即被生而已生的,所以玄奘譯作「緣已生法」。 [13] 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真理是穩固的(法住)、真理是空的(法空)、真理是真實真如的(法如)、真理自然就是這樣,不是由誰所訂定的(法爾)、真理不離開真實(法不離如)、真理無異於真實(法不異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法安住性、法決定性、真實性、特定條件性、無誤性、無例外性」。 [22]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91.htm 相應部12相應/20經(緣經)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