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由質化而深觀廣行
2017/09/26 10:08:50瀏覽327|回應0|推薦0

20170923 民生靜坐共修部落-慧學法談 日誌 

法友:蘭子、端子、峯子、綦子、禎子、粧子、雲水僧(分享人)

慧學共讀範圍是《佛教真髓》第十一章<從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

 

這次共讀主題所談的是一個佛教修持理論與實踐之大轉變問題,也就是由自受用的阿羅漢道果到自他受用的菩薩行證佛果之質化,所繼之而起的自受用智慧之深化,與他受用之慈悲廣行。於此,針對作者在這一章的撰述內容,提出下面幾個議題作討論與分享。

 

一、從宗教意涵看佛教得以存在的緣由

 

傅偉勳教授對「宗教(religion)」一詞的意涵詮釋,是選擇回到佛教最初的教義──四聖諦」之生活實踐性來闡釋,從中建構宗教需具備四大基本要素,即:終極關懷(苦聖諦)、終極真實(集聖諦)、終極目標(滅聖諦)、終極承諾(道聖諦)。[1] 

傅氏以四聖諦建構宗教四大要素得以呈顯宗教存在於世間的意涵,除此,從佛教自身來看,這是最能夠顯示在根本佛教時期佛陀的教化本懷。何以見得呢?因為,人在現實世界裡身心所經驗的種種,不出苦苦、壞苦、行苦等感受;或說是處在八苦的身心狀態,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而這正是悉達多之所以出家,修道,證悟,說法之「終極關懷」所在。當沙門瞿曇自內證成為一覺者(佛陀)[2],決定跟人們分享自己所證悟的生命實相時,並不是想著要成立一個新興的宗教團體或組織,而是深感芸芸眾生仍漂流苦海中不得出離,是一種感同身受的終極關懷之作為!當佛陀來到昔日苦行林找那當初伴隨自己一起修梵行的五人,這五個梵行者直覺地領受到眼前的沙門瞿曇已大大不同了。佛陀的身心威德攝受了五人,彼時,六人端坐於林間,佛陀正式為人演說自內證之法──四聖諦。佛陀帶領五人直接聚焦在身心經驗的諸受現象,並且一一分析,找出苦受之原因,使五人正確了知身心世間是無常、苦、非我我所(無我、無自性、無實體性),領受「終極真實」之法要──緣起世間,一切皆無常、苦、非我我所。是故,五個梵行者於聞法後自我立下「終極承諾」──願成為佛陀的弟子,自力依止法要,精勤實踐八正道的生活或說三十七道品的生活細行,以達成究竟離苦的「終極目標」。

傅氏雖未明確界定「宗教」一詞,卻清楚指出一個完備的佛教信仰實修系統,是具備了四大基本要素而得以存在於世世代代中,且有方有法引領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完成生命的實踐與自我的超克。

 

二、與時俱進中轉型之必然

 

從整體的佛教思想史來看佛教的發展,不管是根本佛教或此後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人間佛教等等,在每一時期的佛教思想與文化形態,就是一種「此時,此地,此人」脈絡下的與時俱進之必然性革新與發展。我們從佛教千年的歷史長河裡,看到每一時代的「弘法者」,隨其所到之處,或主動或被動的令「法音宣流」於四處,若欲進一步獲得「應時,應地,應人」的大普化效益,弘法者在佛法的義理闡釋上與信仰實修引領上,多數者就站在歷史性的「浪頭」上而有了應世的善巧之會通與融攝;這樣一來,自然而然,佛教的理論與實踐也不斷發展與分化,最後內外部因緣聚合而蔚成一佛教宗派體系

就今天共讀的主題<從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來說,這個轉型是必然的、必需的。如何看待這個必然現象呢?首先,作者提出初期大乘之雛形──原始大乘」的概念或說法,這可以說若一種截流取樣、提取精華的研究法,乃從經教中找出差異性的用語、思想、修持等等(如頁326所云:)。再者,更指出漢譯阿含部中最晚成立的《增一阿含經》已出現大乘佛教時期的辭彙與思想等等(如頁327所云:)。最後,作者推測說:「說不定是大乘行者(案:於部派佛教僧團中出家的行者,其心密行大乘思想)為了教化民眾所編輯而成。……或許是部派中,深諳部派佛教的缺點,又有能力的宗教師(法師)脫離部派,而倡導他們理想中的佛教吧!」 

緣上所說,也許,我們可以視《增一阿含經》等「原始大乘」佛典的出現與時代性意義,是當一座橋樑,讓與時俱進的必然性向前開展;透過除弊、革新的事實作為,完成一個世代中「終極關懷」對象上的廣化,如由少眾的出家行者轉向大眾的在家行者;與「終極承諾」道業上之深化,如由體證無常、苦、非我我所之聲聞行轉換到體證般若慧用之菩薩行;以及「終極目標」道果上的質化,如由解脫涅槃之阿羅漢果轉化到無住涅槃之佛果。

 

三、何謂判教

 

即教相判釋,亦稱教相、教判、教攝,佛教術語,即判別解釋佛陀一生言行教法的相狀差別。大乘佛教諸多教典傳至中國後,佛教僧眾就其具體教說的形式、方法、內容、意義等,進行分類而判別教說的體系,以明佛陀言行真意。

 

四、何謂三藏十二部

 

「三藏」,指經藏、律藏、論藏。「十二部」,亦稱十二分教,是依佛典的體裁而分作十二類部,即:長行、重頌、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其實,這種分類法最早提出的是大眾部之九分教學說(九大類),亦稱「九分教」。直到,說一切有部等等進一步提出了十二分教的分類法,也就是現今所說的「十二部」。 

就作者在第三節「阿含經與大乘的關係」之內容,可看到其由「本生」、「譬喻」、「授記」、「方廣」等類經教,探尋大乘菩薩思想的源頭。

 

五、大乘佛教的特色

 

大乘佛教乃以成佛為終極目標,故,必須發起無上的菩提心,實修六波羅蜜等菩薩道之廣行,經累世實修圓滿了波羅蜜,始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或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佛果。這樣一個修證之路其特色為何?作者如是說:

(根本佛教時期)釋尊在理論方面宣說四諦與緣起的道理,讓眾生遠離塵垢,證法眼淨;在信仰(實修)方面依「四不壞淨」,使眾生皈依佛、法、僧三寶,並奉持殊勝的戒法,而確立其對三寶的正信與對戒法的堅定,藉著這兩個面向將所有人引導至覺悟的境地。 

同樣的,大乘佛教不論是理論層面上,依據諸法實相的般若波羅蜜,或信仰層面上的念佛思想(等等),兩者都是在菩薩修道之初發菩提心時,就以覺悟的境界為終極目標,這就是初期大乘佛教的特色。



[1] 參閱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台北:東大圖書,民88年),頁189-208

[2] 佛陀,梵文Buddha,漢文音譯為佛陀,義為覺者或智者,就是覺悟到宇宙人生真理的人的意思。除了自己覺悟之外還能覺悟他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被稱為「佛」。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