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教中國化的課題
2018/03/02 13:49:04瀏覽490|回應0|推薦2

20180224 民生靜坐共修部落-慧學法談 日誌  

 

法友:蘭子、君子、雲水僧(分享人)

慧學共讀範圍:《佛教真髓》第十三章<佛教的終極目的()──中國佛教的特質>

 

作者在這一章要闡述什麼呢?若從章節名稱來看,主標題設定為佛教的終極目的」,副標題是「中國佛教的特質」,內文分述二個主題,即:「五十二位說的成立」與「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我們可約略推知作者所談的是印度佛教傳播到中國的本土化課題,也可以說是佛教中國化的歷程之一的概述;而所謂中國化,是指將印度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無論在思維模式上、思想內容上都予以適應中國文化思想的再詮釋之特色。

 

一、五十位說的成立

首先,作者從「五十二位說的成立」予以論證,得出菩薩五十二階位應當視為中國佛教的創作。其說:

 

關於述說菩薩階位的「菩薩地」方面,在曇無讖(385-433)所譯的《菩薩地持經》,以及求那跋摩(367-431)漢譯的《菩薩善戒經》中所記載的,皆與玄奘(602-664)所譯的《瑜伽師地論》相同,僅記載著十地的菩薩階位,而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階位並不存在。……因此不得不斷定印度佛教原典並未記載這些階位……。整個印度佛教,以及繼承於印度佛教的西藏佛教,在菩薩階位方面都只述及十地,絲毫未談到十信乃至十迴向等階位,因此,這些(不存在的)階位應當視為中國佛教的創作。

 

其次,作者指出初期大乘經典本身的立場與中國佛教善巧闡釋的現象。其說:

 

對於佛教徒信仰實修方面,以《般若》經典為代表,乃至《法華經》、《華嚴經》等初期大乘經典,全都是解說佛菩薩聖位境界的經典,但中國佛教卻受到菩薩五十二階位說的影響,論及菩薩階位時轉變成凡、聖階位都涵蓋在內了。 

(譬如)《法華經·方便品》說佛出世的一大事因緣(最大目的)是讓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中國天台宗的教學中將「開、示、悟、入」分別(以菩薩階位的分證來)解釋為:「開」是針對十住為眾生開顯其清淨本性;「示」是為十行位眾生宣說佛圓備萬德;「悟」是令十迴向眾生解悟法性而事理融通;「入」是讓十地位眾生證入佛之知見。

 

也許,中國佛教各宗派祖師大德的善巧詮釋,雖不符合該經的立場,但其立意卻恰恰符合佛陀教化的本懷意──讓不同層次的眾生皆能入佛知見,斷惑證真。

 

二、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

最後一個主題是「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相較第一個子題的篇幅來說,作者以較多篇幅來闡述這個子題,因為這裡所談的正是副標題「中國佛教的特質」。

 

首先,作者再次簡述了印度佛教思想史遞演,其指出:

 

印度中期以後的大乘佛教,理論學說層面較強,且極為複雜、多歧,而傳到中國的佛教可以說大多就是這部分的印度佛教,只有五世紀初鳩摩羅什翻譯、介紹的佛教,才是初期大乘的純粹佛教。羅什所翻譯的經典有《大品》、《小品》、《金剛》等般若經典……等,論書則有《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與《大智度論》等,這些全部屬於初期大乘(佛教的典籍)。此時真實的佛法才開始傳入中國,也為人理解、接受,因而真正的中國佛教可以說是從此時開始的。

 

若此,可以推知在羅什東來之前,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是經歷了近三百年的模合期。所謂模合是指相較中國文化體制而言,「印度佛教典籍含有異質思想、文化與語言,若不經處理而傳到中國,中國人很難理解,翻譯者只好比附本土的老莊思想與用語來翻譯。」因此,佛教傳入中國首務是解決本土化的課題,而這也形成了初期中國佛教的特質──格義佛教。所謂格義佛教,就是借用老莊的思考方式來理解、詮釋佛教。當然,誠如作者所言:「佛教與老莊,即使思想上有若干類似點,基本思惟模式畢竟不同,若依老莊是無法正確理解佛教思想、把握佛教真義的。」有鑑於此,推薦相關文章供您參閱理解:<緣起性空><解經修行><由本體見到無本體想>

 

其次,作者也在文中提及中國佛教的「教相判釋」(略稱「教判」或「判教」)。所謂教判,是針對經典與論書中的教義,來判定它是從何種立場來論說的標準。是故,教相判釋成為中國佛教中教理研究的一個領域,也是一大特色。譬如天台宗的五時八教」判教說;華嚴宗的「五教十宗」判教說等等。

 

中國佛教學理性的特色,其實是說明了中國佛教自南北朝傳衍到隋唐,一路以來是透過譯經、取經承襲了印度佛教阿毘達磨式的複雜教理學說,也從中開展出中國佛教各宗派的自家教理行證體系,如說八宗或十三宗。其中,禪宗,就是一個佛教完全中國化了的宗派

 

最後,作者談及「佛教在中國」也受曾到極大的壓迫與排斥,像「三武一宗」的法難情事。當然,造成法難事件之原因,除了政治之需,佛弟子更應當從中自我審視佛教內部的不足處與各種流弊,並對這些不善因予以改善與革新。

 

【與您共勉】

想到二十一世紀的佛教乃至未來的佛教之存在意義,這樣對法難事件的反思、省察更是眼前當務之急啊!話說回來,佛教如何與時俱進又能契理契機,這是每個世代佛弟子當時時繫念與慎思慎行的大課題。與您共勉:在浩瀚法海中,尋找正見,以確立正信,更不忘初心堅忍正行,願我們在正行中得以傳承正法。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