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9 10:22:07瀏覽561|回應0|推薦0 | |
諸葛亮在羅貫中筆下是一位忠君為國的治世良才,他留下的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給後世為人謀者一個終極的典範,是令人景仰,但是若綜觀諸葛掌權治蜀之一生,其實並不順遂,也不算功成,此觀照前後出師表即可窺見端倪,前出師表,諸葛亮趾高氣昂,自居君師,出師前還在對劉後主下指導棋,教他如何為君,在後出師表,因出師不利耗損國力,自覺愧疚,他就自我告解,在尋求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諸葛武侯治蜀之所以不順遂,最大的關鍵,就在於劉備死後,蜀國的內政外交戰略產生嚴重斷裂,此讓諸葛終其一生,鞠躬盡瘁也無法讓其重新復合或調協,而蜀國國壽就是在這內外兩條戰略路線拉扯中斷送掉的,為什麼會這樣?大家都知道,劉備能夠立國的兩大戰略支柱,一是諸葛亮在<隆中對>所擘劃開出三分天下的三角國際衡勢戰略,二是劉備以情義號召天下的立國戰略,但是這兩大戰略支柱,在關雲長麥城兵敗被東吳殺後,應聲斷裂,劉備面對雲長的死,陷入戰略兩難的困境,不出兵伐吳,為雲長復仇,即無法圓續桃園三結義的情義價值,要出兵與東吳開戰,就等於要破壞三角鼎足而立的戰略,使國家陷於危險處境,最後,劉備內心耐不住情義價值的煎熬,乃決定伐吳一賭定天下,結果兵敗死於白帝城,劉備知自己戰略選擇錯誤,希望諸葛亮來替他善後,因而臨終託孤,諸葛亮臨危授命後便積極與東吳修好,戰略上一再努力,想維繫三角鼎立的天下格局,但這僅只於上層結構國家輪層的外交努力而已,其實此時蜀國上下反吳的聲浪極大,蜀國人民對東吳的國仇家恨已深結,要他們去認同諸葛亮與東吳修好的聯盟外交戰略,心頭情感上都大有障礙,因而也連帶影響到他們對諸葛亮在施政上的服從度和配合度,因此後主繼位後,諸葛亮雖然掌握軍政大權,但是宮中 民間社會對他不復仇,還與敵為盟的心態,一直都難以釋懷,諸葛亮深知這個癥結所在,為了貫徹自己的意志,於是他結合對外用兵的軍事行動,展開一個大開大闔的社會改造工程,他要將劉備立國的情義價值觀,作適度轉換,用法制命令來凌駕情義倫理的規範,用嚴刑峻法的中央統治制度取代情義相挺的莊園聯盟政治,諸葛借操兵改造新的政治社會,這是他治蜀最獨特的地方,因為藉由對外用兵,軍令如山,才能制壓情義的價值觀,讓大家把感情因素放下,聽命團結一致對外,諸葛擅於集權 操用權力並追求效率如此, 當諸葛出兵祈山,在街亭失戰一役時,不得不揮淚斬馬謖,以召示國法之位階高於情義之價值排序,手段亦有過人,但問題是如此用兵用權頻繁,國力耗損也大,本來是要強國的,結果弄得是國力疲困,最重要的是他要改革,不從下層結構的莊園經濟的民生生產型式去革起,不從下層去牽動上層,以轉換社會賴以結合的新價值觀念,而是運用權力,自上而下直接從嚴刑峻法的上層結構動手,上層結構動,下層結構仍不動,如何能讓社會底層民眾跟隨著 適應改革呢?如何能讓社會順利轉移價值觀呢?我們今日回看三國這段歷史,對諸葛的治蜀行事,格外有感觸,台灣 蜀漢,諸葛 馬英九,蔡英文是否似曾相識呢?尤其,我們如試著揣摩諸葛當初執掌軍政大權,治蜀的心境,諸葛為何會這麼做呢?用現在台灣政壇的流行語來說,也許就是這一句<自我感覺良好,自我感覺能夠>這一句話令人憂心的話吧! 基礎閱讀--前 後出師表----------------------------- <前出師表> 臣亮言:先帝(劉備)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等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後出師表>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渡瀘水伐南蠻),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得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曹魏)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劉邦)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陟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張良)、平(陳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爾。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 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巴州少數民族)叟(蜀兵)、青羌(羌族一支)、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早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劉備為關羽報仇,卻為吳所敗,逃回秭歸),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