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修訂黨章,把精神黨員的黨章內容,從原先的規定<大陸地區反對共產制度,認同三民主義,志願與本黨共同致力國家統一者,均視為本黨之精神黨員>修訂為<不具中華民國國籍者,認同三民主義,志願與本黨共同致力國家和平發展者,均視為本黨之精神黨員>,我們認為這樣的修訂,實在離譜,也很不智,這修訂有兩點,一是把<大陸地區反對共產制度者>拿掉,改為<不具中華民國國籍者>,二是把原先<志願與本黨共同致力國家統一者>,修訂為<志願與本黨共同致力國家和平發展者>(輿論界指為去統), 這樣的修訂,光從文義的隱含來看,就有幾種疑義會出來,第一 所謂<不具中華民國國籍者,認同三民主義,志願與本黨共同致力國家和平發展者>,把大陸地區之限制拿掉,雖然範圍較寬廣,精神黨員擴及海內外,但把統一的精神目標去掉,也等於是把深度支持者拿掉一樣,那麼那些不具中華民國國籍者,卻認同三民主義,志願貢獻其力,致力於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者,就被排除, 例如,大陸 香港 海外華僑或外籍人士,他們沒有中華民國的國籍,但他們確是十足的反共親台者,他們卻都要被國民黨排除在外, 國民黨換來的是一批輕得幾乎可以不存在的淺性支持者,有用嗎?第二 還有那些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不加入國民黨,但認同三民主義,且仍堅持統一的,國民黨也要將之排除在精神黨員之外,這不是很奇怪嗎? 我們認為國民黨這樣做,有兩個不智, 第一個不智,是從文字的修訂上暴露出黨精神總目標的改變, 儘管,有人曾辯稱,在黨章其他條文仍然保留統一的文字,但對不起,一談到黨的精神目標仍在此條文中會躍然而出,讓人再怎麼看,都會認為國民黨的精神目標,已經改變,從國家統一改變到尋求兩岸的和平發展, 因為<精神黨員>之<精神>講的重心,就是在講<黨的精神>而不是<黨員>, 國民黨這樣的改變影響最大的,我們要說的,不是精神黨員的資格問題,而是國際戰略上<眉角>的問題,之前,我們曾提過國民黨兩岸政策可能要面臨正反背離的困境, 甚麼意思? <現在因兩岸不開放, 國際社會間及台灣人民普遍期待開放, 因此勢在國民黨這邊, 大家期待國民黨可以突破, 大勢對國民黨有利但是一旦兩岸開放, 藍綠雙方戰略形勢必逆轉,勢會開始靠向民進黨這邊, 因為台灣人民會開始擔心,如由國民黨執政,會過度向中傾斜,便轉而希望由民進黨執政比較不會把台灣賣掉, 美日國際勢力也會接受這觀點,比較會傾向支持民進黨, 因為國際勢力骨子裡,其實還是希望兩岸分立 不要統一,他們會認為支持民進黨比較合乎他們的長期國際戰略利益>, 這就是國民黨的困境, 國民黨要如何突破這困境, 眉角就在這裡--- 國民黨不能讓國際勢力和台灣人民,感覺到兩岸要合或過度和在一起, 必須跟中共政權保持適當距離,或者是讓國際勢力認為國民黨是反中共政權的(不能只說反對共產主義而已,因為大陸已經不共產主義了),這樣,國民黨在兩岸間,在國際間,才能取得最大的戰略利益(國際勢力的寄望,是希望兩岸間仍維持著足以制衡中共的棋子在), 如今,國民黨黨章這樣一修,<國家和平發展>一句,讓國際間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對國民黨信心動搖,甚至產生戒心, 國民黨從此可能失去了足以衡動國際戰略的最高樞紐點, 這不算糊塗嗎? 第二個不智,是國民黨被民進黨常丟出的統獨議題丟怕了,對<統一>的文字解釋權也自動投降, 事實上,談<統一>至少包括三種情況, 一是被中共統一, 二是兩岸對等統一, 三是我們統一大陸, 民進黨統獨議題所指的<統一>,大都集中在最前者, 他們絕不會指第三者的<統一>,<統一>若被定格在最前者,這當然會陷國民黨於不義不利, 但國民黨為甚麼不把它轉到第三個意義來談呢?轉到第三個意義來談,就不會被推落到統一等於賣台 不愛台的深淵裡,情勢一改,國民黨反守為攻,統獨議題配合兩岸經貿,此時此刻對國民黨來說,不是更具優勢嗎?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