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收錄於九月份「印刻文學生活誌」,情節是計畫中一部50萬字上下的長篇小說,最後結尾的情境。
一股煙團才淡開上半端,新的一股濃煙團已經湮漫遮掩而去。剛剛收停了一場短暫的陣雨,空氣細細綿綿還夾著的淡淡水氣,清洌中帶有些陰冷。坐在前廊的一名老者,呼出一口煙之後,蹙蹙鼻翼吸口新鮮空氣,而後平視著往院子外望去。他注意到十年前搬遷至此建屋所編栽的扶桑樹籬枝葉,在煙霧濃聚散淡交替中,一下子貼上雨滌過後的青綠,一下子又白霧花茫。
12月下旬來這麼一場大不大小不小的雨,不是好兆頭啊!
那老者心裡嘀咕著,眼神越過樹籬向前展延,遇上了檳榔樹梢,再順著地勢往前望向部落入口前的臺地山坡。這個名為「四周遮屏之地」的部落(註:mulivelivek今之初鹿),是15年前遷入七個部落整合而成的,由這老者擔任頭目。他是馬智禮,幾年來,他總是習慣性地在沉思時抽菸吐煙,先是向前然後由右環視一圈,視線最後落在前院以粘土夯實的晒榖場。
1932年日本總督府頒佈「全台高砂族集體移住十年計畫」,里壟支廳首先將大小鬼湖區域內本鹿布農族人強制遷徙至鹿野高台附近建立幾個新的聚落,台東廳長大盤誠三及警務課淺野義雄更要求馬智禮協助,防止卑南族與布農族在這個節骨眼持續近百年的相互仇殺。在這個情況下,馬智禮與其好友南志信醫師幾番交換意見,體認到形勢比人強,與其抗拒造成族群重大傷亡,最後又不得不為,倒不如提前規劃,主動執行,還能便宜行事為自己族群取得最大發聲權。最後由馬智禮主導,讓出鹿鳴溪以北的北絲鬮(註:今桃源村)的核心位置,轉而集中收縮到現在的部落:初鹿。
「這件事,你怎麼看?你去過南京參加制定憲法簽訂,算一算,這個國家體系的運作好壞都要算你一份,現在國家政府整個都遷來台北了,連不當總統的蔣先生也跟著來了,還找人來了口信,邀請我到台北長住的事。你看,這有什麼意圖啊?」馬智禮沒等煙呼完,撇了頭向坐在左方的另一老者問,說話間,煙雲一絲一片地不規則溢出,說完輕輕咳了一聲。
「呵呵……我看你先把菸戒了再說吧!都一把年紀了,身體弄差了,還管得了蔣先生的意圖啊!」
「駭!你又來了!作為我們蕃人有史以來第一個西醫的,你總是拿戒菸來當開場。」
「呵呵……醫生?那是我的專業啊!」那老者微笑著向前傾了傾身子輕聲的說,素淨的襯衫與梳理整齊的頭髮,與馬智禮剛猛挺拔的身軀形成文儒與勇武的強烈對照。他是卑南社的南志信,1909年畢業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就讀的正牌醫生;1925年獲台灣總督府授與「紳章」,1947獲選為中華民國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他望望院子外的濕綠,溫和地轉過頭看著馬智禮說:
「這些事,你比誰都看得清楚啊!遠的不說,1945年日本人走的時候委託你保管槍械,後來你分出一些槍械到各部落的事;1947年228動亂的那個年,你雖然和縣長謝真力保台東沒動亂,後來我們也去了台北見白崇禧和陳儀,還陪著到各地平撫我們蕃人同胞的事,依我看,這些事還沒完呢。你是這幾年的核心人物,你還看不清楚?這個國家政府還沒有就定位啊,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一個弄不好那要人頭落地啊!」南志信不慍不火的說。
「是啊!這是我一直掛心的事,謝真調回大陸,陳儀也聽說被解除職務關了起來,白將軍在戰場也不順利,傳言蔣先生的退位也與他有關。現在整個國家政府遷來台灣,蔣先生會繼續當總統嗎?」馬智禮扣扣地敲著煙斗清理煙灰說。忽然想起擁有特工中校軍官身分的義子李建文暗示過,他被軍統局列名228動亂的十大寇的事,心理一悸。
「依我在南京的觀察,我認為他一定會重新當總統,他的性格跟日本軍人出身的總督是一樣的堅定擰拗,甚至更強烈。」
「這一點我是不懷疑,不過,日本在台灣不過是個總督府,我們就應付不不來了;現在來了一個國家,一個更不穩定的政府組織,日後會不會優先聽我們的建議啊?」馬智禮想起歷史以來,強權進入卑南平原,總以卑南族為第一交涉對象,17世紀的荷蘭、18世紀的清朝、19世紀的日本都是如此。
「呵呵……基本上這是一個漢族的政府,我想那些已經蜂擁進入卑南平原的漢人,才是他們考量交涉與重用的對象吧!我們的時代結束了,才剛嫺熟習慣的文字語言,也要重新再學習了,所有我們的菁英,要不了幾年全都要回家種田了。希望這個國家能維持起碼的效率、清廉與一點悲憫啊!」南志信語氣轉凝重,長長地拖了些尾音,令馬智禮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但南志信隨即又微笑的注視馬智禮說:
「我是個醫生,什麼朝代都會被需要,我的政治經歷短時期內還會受這個政府重用,我希望能多爭取我們蕃人的一些權益。倒是你,一方的霸主,按照歷史的定則,你遲早會被當成開刀的對象!」
「哈哈哈……」馬智禮忽然大笑,也不理會南志信一臉的愕然,塞了些菸絲在煙斗,點火。
「你有多久沒到我們後面那一塊山地了?」
「怎麼了?」
「等我活的夠老了,也沒什麼影響力了,我會葬在那裡!」馬智禮噴著煙氣定的說。
也是一陣雨過後的下午,我望著手上一張1947年3月26日,國防部長白崇禧將軍同台灣行政長官陳儀接見馬智禮並一起拍照的老照片,我連想起1945日本戰敗離台以後的台東情勢,並開始想像著1949年12月下旬,面對國民政府遷臺,兩位深受日本總督府器重的卑南族菁英、摯友,以日文夾雜著卑南語不時口稱「蕃人」,憂心族群面臨新國家機器的焦慮,彼此相互關心著。
雨濛中,一點清氛水氣,我這樣連結文獻史料並編織想像著1949年卑南平原的氛圍,沒有往事雲煙的虛幻,倒有幾分「卑南煙雲」的歷史場感,震撼。
照片說明:(見首頁)白崇禧接見台東縣平亂有功人士(馬來盛提供)
時間:1947年3月26日
地點:台北賓館
左三:陳振宗,左四:南志信,左五:陳儀,左六:白崇禧,左七:馬智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