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28 15:17:11瀏覽1288|回應0|推薦0 | |
從2月中出現的「口罩之亂」一直到今日的亂象百態,格主感觸很多~我們可以從很多的報導中得知,在武漢肺炎災情慘重的國家如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美國等國,在抗疫初期都是很排斥戴口罩,後來隨著疫情的惡化與持續延燒,各國政府經過多次政策上的調整與掙扎後,現在已變成不只是勤洗手,同時也要勤戴口罩,或全面戴口罩的現況。
其實台灣的指揮中心也曾經強調過,健康人不用戴醫用口罩,請大家留給真正需要的醫療照護者。但,目前要求全面戴口罩才能外出或進入某些商家或機關的規定。。。隨處可見! 當然醫院員工,進入醫院就醫的病人當然沒話說,探病的訪客及陪病的家屬,也都被要求必需戴口罩也非無理,但,其他服務業者不管是公家或私人企業,都各一位小指揮官,要求入內採買或洽公民眾的戴口罩~門口量體溫更是常規,有時進入同一棟建築物內,還要被量好幾次。。。因天天看疫情消息,成了較神經質整天都在戴口罩的勞工,上下班及路上開車都離不開口罩的也很多,會不會小題大作?更何況台灣的疫情到底是越來越嚴重嗎?怎麼變成要戴口罩的地方越來越多。 根據CNN, WHO, BBC, 歐盟及美國的CDC,以及美國醫院評鑑機構TJC ,在4月23日的公開支持CDC的建議,在新冠肺炎(Covid-19)過度時期,對醫院(醫療設施)內應全面戴口罩Universal masking or mask wearing,而實際上在美國,現有很多實施封城的州,對勸導不聽的民眾都可開罰,在國內則是對亂丟使用後的口罩者,也有罰則。
反正為了控制疫情,不管罩得住或罩不住,各國現在對戴口罩的規範,似乎有些共識,但亂象一堆卻是事實。真正沒有爭議的且有實證可以支持的就是勤洗手和保持社交安全距離(Social distancing)。 另外,台灣特有的制度,如購買口罩實名制及搭配其他細節規定的作為、嚴禁口罩輸出(可寄給旅居國外的二等親以內)、商家推出的消費只要達某額度就送口罩、口罩自動販賣機PK口罩實名制3.0。其他的亂象包括:一歲以下的孩童,甚至新生兒及寵物也都加入「抗疫」戴起口罩來了,不久前的海軍染疫事件中,憤怒的長官當場下令要24小時戴口罩,相信這些沒有其他選擇的「抗疫」成員心中,只有無言的「抗議」。
自從武漢肺炎爆發以後,媒體曾多次報導,亞洲人因為戴口罩防疫而在歐美被歧視,甚至也有被施以暴力的事件。如今這些原本不認同戴口罩的國家,現在已經有大幅度的改觀,但實際情形也有可能因口罩不斷缺貨,而讓不少人想戴卻沒得戴,不管是真心想戴或是被迫要戴,不得而知。
相較之下台灣似乎沒有口罩荒+慌的現象,甚至還有軟實力可藉此機會站在人道救援的立場,行使口罩外交,宣揚我們抗疫的寶貴經驗。 我們在國內外媒體上經常看到某個國家或民間團體,捐贈給疫情嚴重的某個政府或某某團體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個口罩,日本媒體報導中國大陸竟然已輸出211億個口罩,可見它是需求無限大的抗疫必需品,一直都有供不應求的現象,台灣不知如何定位自己? 但這並不代表就有全民全天候全面戴口罩的必要。 日本最近傳出,在福岡的博多車站前,有人在路上叫賣中國製口罩的不尋常現象,而且日本政府最近才公告,要開始管業者對口罩的定價,因為Toyota及Sharp都已開始生產販賣口罩了,為了超前佈局下一波疫情,其他也有更多製造商已加入爭奪口罩的世界大戰,台灣7月才要開始輸出恐怕慢人家好幾步?
不願意花錢購買口罩的人,只是為了心安,自製克難式囗罩的亂象也不少,網站上曾有人介紹可拿紙巾或胸罩、內衣、內褲等衣料折疊成口罩的短片。拿一塊布或圍巾遮住鼻子和嘴巴的可自家製作Homemade face covering,然後再設計能讓它外掛在耳朵上的就變成一個功能不一樣的口罩。 在日本,安倍政府還特別發給每戶2個布製的口罩,據說有部分還是在越南製造,他以為這樣有助於控制疫情,沒想到罵聲連連卻得到負面的批判。 美國CDC也同意認為,但能把口鼻都遮住的話,多少就能阻擋一些細菌或病毒入侵體內,這也令人想起古代人早就相信的一句話,「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或許外科口罩發明人(Paul Berger,1897)的邏輯就是這樣,但對歐美人改觀並不容易。 美國病安之父Lucian Leape說過,病人安全最困難的一件事是改變「文化」,因此對戴口罩的意義及認知也是一種文化,所以可以想像要求抗疫要配合戴口罩只有過渡時期,以後他們還是他們,不可能有太大的改變。
這次的抗疫活動中,格主在生活周邊的觀察,包括從社群媒體上看到的就有多達數十種的口罩,有不同的顏色、型態的設計,玲瓏滿目,實際摸過和感受過的材質,尤其是高檔的N95口罩又名N95 Respirator,它就是因為可以遮斷95%以上的0.3Micrometer(Micron)粒子而得名,一般人無需使用,所以在此不多談。
早在2月初,感管專家就已明講一般健康人,只需要用可以遮斷0.1Micrometer粒子及細菌的不織布Non-woven口罩,來擋住飛沫入侵就夠了,專家強調一樣重要或更重要的,倒是徹底洗手和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以下只針對所謂的”外科口罩”作簡單説明:
受限於21 CFR 878.4040的規範,不是所有戴在臉上的face masks 都可用在醫療上,其適用範圍通常是外科手術、隔離,牙科及其他醫療處置,對外來的微生物有阻絶的作用,同時在咳嗽或打噴涕時,不會傳播口水及呼吸道分泌物給别人。 外科手術口罩Surgical mask又稱為醫療用口罩(Medical mask)雖然現在幾乎人人臉上都戴著一個,但製造廠商如有符合美國FDA認證的標準規格,(ASTM F2100-11)原則上必需有3個性能等級(Barrier level1~3)和具備5個特性。產品必需通過以下測試才能排除瘕癡(不良)品,即:
1.微粒子濾過率(Particle filtration efficiency),這是保護戴口罩者的重要指標
2. 微生物濾過率(Bacterial filtration efficiency),這是除去飛沫中的細菌之濾過性功能指標,通常是等於或大於95-98%
3.液體防護性(耐水性),這是保護在手術中從傷口噴出或飛散至臉部的血液及體液的指標
4.呼氣抵抗,這是戴上口罩後的舒適性及通氣性的指標 5.燃燒性,這是保障萬一從手術傷口的火花引火至口罩時,火勢擴散速度不會太快的指標
結論是,為了對抗武漢肺炎的大流行,全球戴口罩的氣氛,現象可從報導、爭論、市場、物流及文獻考察得知許多,但我們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到處全面戴著或隨時隨身帶著外科口罩的人確實多到數不清,這只是留於形式嗎?還是真正需要?在很多人的心裡,這是上司的命令,也可能是政令或法令,無論如何,目前尚未有足夠的科學依據,可以改寫感染控制的準則(CDC, WHO)與教科書。 不管執政者有多強勢或能幹,全面戴或不戴口罩,可能是Covid-19抗疫上全球最大的爭議,其他基本策略還是沿用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老套隔離,雖然時空不一樣,原因很多,有醫療(含心理)、政治、經濟等因素的考量,台灣本來就有戴口罩的文化,民眾並不太抗拒一天到晚都在戴口罩,但格主不太能相信這次疫情過後,歐美國家會變成像東亞國家一樣,如此喜歡或流行戴口罩。 因此建議,或許抗疫成功後,應該可以把數百款的口罩,收藏在醫學博物館裡面,除了提供展覽外,更是醫療歷史的重要一筆。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