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10 08:29:13瀏覽4862|回應10|推薦42 | |
從電視媒體的角度,我們來還原一下這場「颱風災情如何浮現」。 從「週四」發佈陸上颱風的晚間開始,台灣各家電視台的地方記者,開始向台北回報有小幅災情。 這次原本被氣象局預測應該會是「風雨不驚」的「莫拉克」颱風,因為台北風雨不大,其實連新聞部的「長官們」一開始也沒有特別「坐鎮」。 直到颱風滯留花蓮外海始終還沒登陸的「週五」白天,中南部119的災情回報卻開始頻繁密集了,而電視台駐地記者們拍回的畫面「很有看頭、頗為驚人」,這時電視台才開始有更大的動員。 但在此同時,由於跑「氣象局路線」的記者,並沒有從台北的中央氣象局或防災中心,帶回同樣「驚聳」的應變反應;電視台方面,只好採取「哪裡有災情、報哪裡」,還沒有一個依照往例「地方」與「中央」路線相互搭配的系統性、全面性的報導呈現。 只是怎樣也沒想到,「莫拉克」可怕的風雨,一日一夜之間,盡能如此達到上千公釐的,無情的全都下在台灣中南部的最山裡、最海邊。 如同一場快速揭開序幕的驚聳片,每一條河流都暴漲了!本來還缺水的水庫,一夜之間也立刻就得要洩洪! 幾乎都是因為「潰堤、斷橋」所連帶造成的水患,而且甚至災情蔓延快速,地方上幾乎來不及進行區域通報! 行政聯繫與回報的機制,尚且如此混亂,更何況從地方到中央,涉及跨部會的災情救援啟動?中央與地方之間,簡直是到處抓瞎。 然後又因為暑假期間,許多縣市長甚至鄉里長,一大堆恰好「出國考察」。 面對越來越驚人的災情從各地回報,幾乎可以說,電視台成為「災情聯繫反應」的中心! 電視台也將絕大部分的採訪人力投往災區動員!有的電視台甚至連續廿四小時滾動播出,編輯台全員不回家樓上樓下跑稿跑帶,甚至政治財經路線記者,也不用去做什麼立委、官員的「風涼話」反應了!全都調來後勤支援。 而這次「莫拉克」颱風,也是電視史上第一回,幾乎開放直接讓民眾call in,打斷播出順序,直接反應台灣需要救災的各個角落。 這次電視台與其說是「報導災情」,倒不如說已經直接投入「救援環節」之中,同時要督促著政府的救災進度。 我看了各家新聞台的報導,以我專業上的評斷,TVBS做得最好! 中天與東森投入度高,也有些應變的創意,但幾位年輕的主播表現不夠深穩,新聞條序也比較混亂。 三立與民視這次第一時間做得不夠好,週六週日甚至還有一些「排定好的」,如今災情當下看來莫名其妙的藝文專題(置入行銷報導,已經簽約必須播出?)。 其實每到這種「突發新聞」,便能看出各家電視台新聞部的動員與規劃功力,彼此相差多少。 特別是這次幾乎各台都是處在「北台灣無風無雨」的假象當中,誰能最快從地方災情中發現苗頭不對,也最快應變動員採訪,誰才能真正掌握報導的迅速與精實。 這次颱風的報導,一如過去所有的緊急災難事件,也是一場收視率的大戰。 但若說電視台是靠這種高收視率發「國難財」,也是對媒體的偏見與無知;收視率代表著民眾的關切,尤其新聞的收視率,背後代表民眾對相關資訊的渴切。 全世界的災難事件發生之際,第一時間一來是各方信息的斷層與落差極大,二來是政府單位大多刻意掩飾或誤導發展;新聞的揭露與批評,往往最初是與政府的一種第四權的「敵對」,是一種非常神聖的專業投入,讓真相得以有機會至少被部分的曝光。 「這次政府的『防颱應變』程序,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都在混啊?」這一次颱風災情每個看著電視畫面的人,幾乎都會脫口而出。 連中央防災應變中心,都有專人守著電視台記錄災情呢!因此,若不是電視畫面在第一時間同步呈現了災情的嚴重性,馬英九也不見得會及早親自到南部探勘災情,並且也是首度直接在災情前線成立應變調度中心。 平心而論,這次在氣象局對於「風雨」誤差甚鉅的預報,造成中央對颱風沒有高度警覺之下,整個颱風救災確實顯得的「指揮應變」毫無章法。 媒體接下來開始會在政治評論節目中,以各種批判進行檢討,也是很自然的事。 畢竟如今死傷與失蹤的人數,隨著更多災情回報,幾乎跳增到無比慘重的地步,這不能只歸咎於民眾自身「防颱不力」。 這種對於政府應變程序的批判,對於水利在建設與防洪之間的思路探討,再怎樣都要比過去探討一些無聊的「政治意識型態」,更有建設性。 當然,這次最諷刺的是,這次對於颱風災情的訊息掌握,竟然不是來自政府,而是來自「直接看電視」。 災區民眾或外圍的親友,在求援不成時,竟然大量撥打到電視台求援,是最值得反省的現象! 當然,很多人會以為,報導的重點應該還是先在「救災」本身吧!不要口水戰了! 但媒體真正負責任的報導,當然包括更嚴格的防災救援檢討,更深入的政治動員程序審視,以及更洞悉的政治趨勢判斷。 這一場颱風,完全可以預期將重創馬英九政府的信譽,並且將會從「氣象預報問題」衍生成為棘手的「政治議題」。 這一場完全超過五十年前「八七水災」的災情規模,可以看見的除了眼前災民的安置、水電設施與衛生問題,另外無數的山區聯外交通、斷橋都有待即刻搶修,才能知道更多山裡未知的災情。 災情接下來的,還有「農林漁牧」的驚人損失!這與金融風暴的「隱性損失」不同,而是直接碰撞民眾生活與情緒感受的部分,糧食的調度、物價的控制都必須得當,否則對政治的衝擊相當大! 另外也不得不提醒,那些在台北經常不知人間疾苦的財經官員們,最好皮繃緊一點,別講出什麼「對政府經濟統計數字『影響不大』」這類的蠢話呢! 特別是基層農林漁牧損失,可能超過百億台幣以上!這次有太多人無家可歸或財產全失,因此各項社會救助,乃至稅賦減免的配套措施,甚至對明年政府歲出歲入的直接影響之大,從此刻到明年應該都會讓各部會,從星期一開始就無比忙碌才對吧! 這些都將是接下來,由媒體評論節目或專欄,所必須帶動檢討或監督的。 災難事件中,媒體當然不是那個送水、送糧食的人!這也不是媒體的角色。 媒體以動員投入取得的報導內容,為民眾跨縣市的整理出災情的脈絡、反應民眾的心聲,監督政府的進度,這才是媒體在這起災難事件中的專業與表現。 面對莫拉克這三、四天風雨不斷造成的災情,相較之下,電視媒體廿四小時不間斷報導的「口水」,尤其那些林園斷橋、金帥倒塌的畫面,才讓政府與民眾真正看見了天災人禍的可怕。 這場颱風也讓我們看見,什麼樣的政府與「治理人才」才是最重要! 既不是兩岸關係,也不是TMC與半導體產業,甚至不是清廉品格,這場颱風提醒著:在人民的危難之際,政府是否具備了「警覺、應變、負責、擔當」,才是施政順序的最優先。 因此無論接下來,媒體的口水戰是否無情的指向政府,媒體的口水戰是否彼此「牽拖」各種政治意識操作,都是很自然的事。 只要媒體的口水,能夠揭露真相,帶來省思!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